精准扶贫 探索三明路径
2017-09-26 09:23:19项裕兴 巫瑞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9月26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巫瑞万 采摘游带热乡村游,助力泰宁产业扶贫。 邱灿旺 摄 建宁修竹荷苑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为当地村民拓宽了致富路。 陈晓星 摄 2013年以来,特别是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以来,三明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按照《福建省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针对扶贫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不断创新“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五项工程”,开展精准扶贫“三大行动”,推进精准扶贫到户、精准扶贫到村、精准扶贫到县等三个层面16项改革创新任务的落实,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去年12月,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座谈会在三明市召开,总结推广了三明经验和做法。此外,建立“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资产收益量化折股机制、贫困户大病医疗保险机制、乡村扶贫担保基金等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并已在全省推广。 2014—2016年,三明共脱贫2.69万户7.69万人,占建档立卡总贫困人口的72.8%。 创新机制,破解扶贫难 “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类似的面面俱到式扶贫,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个别贫困户养成“等、靠、要”的惰性。 以前,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三明也一定程度存在。 精准扶贫,目的是扶贫,关键要“精准”,精准不到位,扶贫效果肯定不理想。 三明市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扶贫任务重,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三明就占了5个。压力转化为动力,动力激发人的创造性。宁化、建宁等县勇于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三明市及时总结深化基层实践经验,在全国率先推出“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在贫困对象识别上,采取农户申请,村民小组、村委会比选,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审核公示的“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的“三步工作法”,摸清了贫困对象,明确了“扶持谁”的问题。 在致贫原因分类上,采取“四因四缺分类法”(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细化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明确“谁来扶”的问题。 在贫困帮扶措施上,采取“八种帮扶模式”,即结对帮扶型、创业培育型、入股分红型、资产盘活型、基地托养型、订单带动型、资金互助型、造福搬迁型,明确“怎么扶”的问题,做到精准帮扶,精准发力。 “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施行,较好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精准扶贫逐步走出了三明特色。2014年11月12日,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宁化召开。不久后,三明市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是全国六个之一、福建省唯一一个。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改革要求,三明不断探索和深化“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原有八种帮扶模式基础上,2015年下半年,进一步创新拓展了“三加三带”型党建扶贫、经营主体带动型产业扶贫、科技特派型科技扶贫、就学保障型教育扶贫、资源合作型旅游扶贫、产销联合型电商扶贫、融资担保型金融扶贫、“三自三助”型保障扶贫等八种帮扶新模式;2016年底,又探索了光伏扶贫、“菜单制”扶贫,更加精准有效地帮扶贫困户加快脱贫。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