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工匠”:医师林伟和他的“药竹疗法”

2017-09-27 09:51:08邱慧敏 苏春凤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林伟在给患者理疗



实用新型理疗工具
    

三明日报尤溪记者站 邱慧敏 苏春凤 实习生 余森婕 文/图

近来,尤溪县管前镇卫生院中医馆人气暴涨,管前、八字桥、新桥等乡镇群众慕名来这里体验奇特的“药竹疗法”。中医馆医师林伟把竹筒制成理疗工具,开发“药竹疗法”,与传统按摩、推拿等疗法比,疗效更为明显。今年3月这个发明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小竹筒暗藏玄机

林伟,1975年出生,1993年从尤溪卫校结业后,应聘到管前镇卫生院骨伤科。后来,他曾到尤溪卫校、龙岩第一医院等处进修。

林伟擅长为骨折、脊椎病等骨伤科患者进行理疗。2012年的一天,他给一名患者进行理疗。边做边聊起来,患者提到自己肩膀很酸痛时,用烤过的竹子在肩上滚一滚,就会舒服很多。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现在风湿疼痛、颈椎病等症状的患者挺多,医生进行推拿或者按摩,要耗费许多体力和时间,非常辛苦。”林伟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改用竹筒推拿,并加入中医理念和中药成分,研究出一套更方便有效的理疗办法,既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缓解痛苦,也可以让医生从体力活中解放出来。

说干就干,林伟着手实验。选什么竹子,多大,选择什么药材,林伟反复琢磨,不断与病人沟通交流,逐步改良,这一改就是5年。

为什么不用木头和铁制品之类的,而用竹子?林伟介绍:“木头不易掏空,过水后还易腐烂。铁制品在煮的过程中受热快,但会烫伤患者、易生锈。都不合适。”最终,林伟选择了取之于自然、不易烫伤人,且更容易聚热的石竹。

认真观察林伟用于理疗的小竹筒,就会发现其中玄机。这个小竹筒直径大约4厘米、长10厘米,竹筒掏空,一端设置固定隔板,另一端设置可拆卸的卡块,中间放置用于理疗的药包。

竹筒壁上整齐排列着一个个小孔,共有8排,每排、每孔间隔约1厘米。“固定孔的位置,每排错落,这样在滚动时就可以更全面覆盖到肌肤,使药物渗透更均匀。”林伟拿着竹筒在手臂上滚动向我们解释道,因为还搭配中药理疗,这些小竹孔还便于药汤吸收和渗透。

5年默默试验,林伟摸索出了一套较成熟、可推广的“药竹疗法”和理疗工具。今年管前镇卫生院成立中医馆,发挥林伟的专长,独特的理疗术成为这里的特色。

小竹筒汇集人气

林伟开发的“药竹疗法”,究竟怎么疗,又好在哪呢?

在中医馆内,林伟备好了装着药包的竹筒5个。然后再将竹筒和药包、水一起装在小盆里,放在电磁炉上煮半小时。这时,竹筒也烫了,可以用了。

林伟将第一个药包放在竹筒内,第二个药包放在水里煮,这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作用。

对于药材的选择,林伟凭借自己多年就诊的经验,结合参考老药方,改进了几十次后,终于确定了二十多种疏通经络、温通气血的中药材。这些药材被用来制作药包、药汤和药酒。

竹筒要先用中草药煮泡两星期后才能使用。使用时,将煮好散着热气的竹筒放在病患疼痛处快速滚动药竹。来回滚动使患处皮肤表层温度增高,毛孔扩张,更易吸收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温通气血、祛湿散寒、舒筋止痛、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治疗和保健功效。然后再喷上林伟自制的药酒,覆上保鲜膜、敷上温毛巾,半小时后揭下即可。这药酒也是“药竹疗法”有效的一个关键。

据了解,“药竹疗法”跟传统的按摩、推拿等疗法相比,能使患者的毛孔更快张开,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药酒更好地吸收。

自从有了这个小竹筒和“药竹疗法”后,中医馆人气暴涨。“现在的业务量明显增加了,以前一个月的业务量大约6000元,现在上升到了1.2万元。”。

提起“药竹疗法”的功效,在管前镇上开店的蒋女士深有体会:“两年前我的颈椎和腰椎痛得很厉害,甚至疼得走不了路。在林医师帮助下,现在我的疼痛症状缓解了很多,还能带孩子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