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永安:千亩荒地变良田 稻谷飘香兆丰年

2017-11-02 09:40:15林丹 魏晓琼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曹远镇东风村荒地种上稻谷,一派丰收的景象。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土地是农民的命脉。永安地处闽西和闽中大山带之间,东部和西南部属于戴云山脉,西北部属于武夷山脉的东南坡,境内群山连绵。因为永安多山,山垅田也多。曾经,永安部分村庄的山垅田因为地势偏远,灌溉不便,渐被冷落,变成了荒地,野草肆意蔓延。

改变,从2015年开始。永安市组织实施山垅田复垦改造项目,使3200亩的荒地变为良田,重新种上水稻和蔬菜,焕发出勃勃生机。

荒地蜕变 稻谷丰收

进入秋季,走进永安曹远镇东风村至罗家坪村交界处,只见稻谷飘香,沉甸甸的稻穗将稻田染黄,一派丰收美景令人陶醉。67岁的东风村村民罗光巧正在自家的稻田里收割稻谷。看着长长的稻穗上满是饱满的谷子,罗光巧心里乐开了花。

“原本这里附近的田地都荒了5年,长满了芦苇,土地荒着,实在可惜。”罗光巧回忆道,后来,我和几位村民一起向村里反映,希望能解决荒地问题。

罗光巧是永安市佑好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据悉,2015年,曹远镇东风村村民成立了佑好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走联合经营的道路,实施订单农业,每年销售各类蔬菜达200万元以上,带动200余户农户共同致富。

东风村村书记、佑好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明好说:“村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讨论山垅田抛荒的问题。”

2015年,经过多番努力,曹远镇东风村向农业部门申报了山垅田复垦改造项目。2016年底,东风村荒地的周边已铺设了机耕道,新建了灌溉水渠、排水沟。

见此情景,村民们闲不住了,除草、犁田、插秧、种菜……大伙纷纷扛起锄头,重新将荒地变回良田。

“以前,我儿子在这里种西瓜,因为没有机耕道,西瓜全靠肩膀挑才能运出山,请工人挑一斤西瓜的工价约一角钱。”罗光巧说,如今,有了机耕道,拖拉机直接开到田地边,节省了成本,省时省力。

蔬菜是东风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借着农业政策的东风,东风村山垅田不荒了,种上了蔬菜、稻谷、瓜果,鼓了腰包,乐了村民。

闲地变活 荒土生金

9月15日,在位于永安市小陶镇上湖口村的金山家庭农场,农场主冯洪龙正组织工人铺设农田机耕道。

“这里曾经办过养鳗厂,后来,养鳗厂倒闭了,土地就闲了,十几年没人耕种。”冯洪龙回忆道。

2013年起,通过土地流转,冯洪龙从其他村民手中租赁了120亩的闲置农田。

开荒并不是件易事。冯洪龙说:“养鳗厂的鱼塘里全是石头,清理鱼塘难度非常大,加上荒地里长满杂草,杂草茂密,牛都钻不进去,开荒难度可想而知。”

办法总比困难多。石头多了,就清理石头;没有土壤,就搬来土壤;没有水源,就引水灌溉。土壤“瘦了”,就给土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养分。靠着一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和毅力,冯洪龙投入13万元将过去的这片荒山野岭,初步改造成了绿色田园。

冯洪龙是一位新农人。在农场的田地里,冯洪龙购买的播种机、催芽机、水稻插秧机、田园管理机、旋耕机、施肥机、联合收割机等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轮番上阵,上演一场场“机械种田戏”。冯洪龙洒下的汗水,也换来了水稻、莴苣的丰收,平均每亩早稻产量达450公斤,再生稻亩产350公斤。

今年,金山家庭农场向农业部门申报了山垅田复垦改造项目,项目通过验收后,可享资金补助。8月起,金山家庭农场已组织人员铺设了田间道路480米,新建了排水沟。

“以后,建了田间道路,我家的农机再也不用发愁找宽阔的地方下田地,随时可以下地,提高了效率!”冯洪龙说。

冯洪龙告诉笔者,为了给田地增加肥力,永安市农业局免费提供紫云英的种子,今年春,金山家庭农场的田地里长满紫云英,形成紫色的花海,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

据悉,2015年以来,永安市共投资606万元实施山垅田复垦改造项目。其中,2015年,新建灌溉渠道1493米,排水沟175米,拦水坝2座,蓄水池1座,新建田间道路(砼路面)910米,修建田间路(生产路)4303米;2016年,新建灌溉渠道2490.3米,排水沟456米,新建田间道路2718米。

(林丹 魏晓琼 文/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