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建宁水尾:“红”的做好了 “绿”的也不能落下

2017-11-25 10:43:41刘岩松 李顺亮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记者 刘岩松 李顺亮

穿行于蜿蜒曲折的窄小山路,海拔越来越高,地势却渐显平坦。11月18日,今年第一回南下的冷空气携带而来的雨雾,让建宁县客坊乡水尾村一片朦胧。

“路隘林深苔滑”之中,“风展红旗如画”的一簇簇红色在雨雾里格外振奋人心,那是村里随处可见的红旗和红色的标语。“欢迎你们!”水尾村村支书谢文雄热情地说道。他那双握着记者的手,已经被冻得有些冰冷。

因为客坊乡地处偏远,建宁人戏称这里是福建“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而水尾村更是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寒风呼啸刮过分水岭,脚下这边是福建,另一边就是江西,因为建宁、宁化、广昌来往无间,这里当年成了红军的后方根据地和建宁苏维埃的大本营,被称为“红色小井冈”。

时至今日,水尾村还完整地保留着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红军医院、红军银行、红军兵工厂等革命旧址,是全省乃至周边省份行政村一级保护最完好的红军驻地旧址之一。

“不管身在哪里,住或者不住,村民都会拿出一部分钱,修缮这些与红军有关的老宅。”每年春节,村里欢聚一堂的各家各户,商量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支撑那些破败的老房子,让它们能够继续保留下来。有一回,就连乡长林珊都来一起搬砖头,村里的群众都说自己如何还能闲着。

水尾村大量红色遗址得以保留,与村民有较高的保护意识分不开。而省里部门单位的全力帮扶,以及县乡对村里发展的全新定位,让村里的群众对走上“红色”产业致富新路,越发有了信心。

水尾革命旧址群修缮复原、红色文化历史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越来越有模有样。作为三明市第二批中央红军村,目前,水尾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红色路线、省级传统村落。11月13日,水尾革命旧址群作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之一,刚刚结束了公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闽西北的这一抹红色,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追梦人。11月18日一早,县里开中巴车的师傅就忙碌起来,当天他们要把5批客人,从建宁县北动车站送到水尾村。“今天已经来了4辆中巴了。”谢文雄看着刚下车的学员,高兴地对记者说。

唱一唱红军歌曲,听一听红军故事,走一走红军路线……这些学员,并不是单纯的游客,而是省国资委系统下属企业的党员,特意前来条件十分艰苦的水尾村,接受红色教育、党性教育。如今,小山村越来越热闹,红色旅游、红色培训在这里办得红红火火。

“今年来村里的游客、培训人员有5万人左右,目前收入50多万元了。”谢文飞高兴地说。他是村里已经外出的老干部,响应县乡的号召回到村里,在参与发展“红色”产业之中,为扶贫致富出一份力。

目前,水尾村已组建了13人的红军剧表演队伍。眼看来村的人越来越多,村里鼓足干劲建设新的学员宿舍,接待能力将从原来的64人增加到100多人。依托基地建设,解决了7户贫困户12人的“家门口就业”问题,带动了80户农户增收。

回到水尾村的谢文飞,承包了学员宿舍楼、学员礼堂、游客接待中心,做起“红色文章”。而村里想得显然更长更远。“‘红’的做好了,‘绿’的也不能落下,我们还要打造绿水青山的环境。”谢文雄说道。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整合美丽乡村、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村里修建了旅游步道、花圃围栏、旅游公厕等,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我们在项目建设时,都是与村民进行反复沟通后,才确定方案。”

群众满不满意,是首要考虑的事情。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村里的群众有了更高的期盼。群众要满意,方法要对路。乡里组织村里的同志,特地到明溪县御帘村学习取经。找差距、补短板,不骄不躁才能越走越好。

下午3时许,雨雾之中的水尾村瞬间暗了下来,能见度已经很低了。曾在客坊乡工作多年的建宁县客联会会长王登远,在乡里等着记者安全归来,水尾一直牵挂在他们这些老同志的心头。他说:“一定要在那里住上一晚,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