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传统手工书画装裱:三代人的传承与坚守

2017-11-29 10:12:53郑继涛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陈权和父母亲进行覆背工序作业

陈权在对字画拼接处进行处理

陈权和母亲杨德萍正在进行托画芯工序作业

●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郑继涛 文/图

11月中旬开始,地处永安市茅坪的“德屏斋”传统手工书画装裱店内,店里的年轻老板陈权和父母亲一道,常常加班赶工到深夜,忙着为永安市开展的“写家训、晒家风”廉政文化书画展作品进行装裱。

“德屏斋”是一家扎根永安已经21年的传统手工书画装裱店,曾多次为永安市举办的大型书画展览作品提供良好的装裱服务。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传至陈权手上已是第三代了。

1 带着手艺扎根永安

陈权的传统手工书画装裱技艺传承于母亲杨德萍,杨德萍也传承于母亲。

杨德萍的母亲杨清莲是莆田荔城区黄石镇人,生于1911年,高中毕业,心灵手巧,尤其擅长手工,装裱、剪纸、刺绣,样样精通。全镇只有杨清莲会书画装裱,她平时在镇上开的一家百货店内接受装裱和修补字画作品,也接镇上一家公家鞋厂鞋子的纸样模具。靠着手工艺和勤俭持家,在当时人们还为吃穿发愁的年代,杨清莲成为全镇最富有的家庭之一。

杨德萍生于1957年,排行第四,上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下有三个弟弟。从18岁开始,杨德萍就跟着母亲学传统手工书画装裱,还有三个兄弟姐妹也学会了这门技术。到现在,除了杨德萍的大儿子陈权传承了这项技艺外,这一代已经没人再干这项辛苦的手工活了。杨德萍之所以坚守了42年至今,除了靠传统手工书画装裱技艺养家糊口,供三个孩子读完大学,她始终记住母亲说的话:“这项传统的东西你们不能丢,一定要传承下去。”

杨德萍的丈夫陈庆焰也是莆田人,1994年到永安市开店销售汽车玻璃。1996年暑假期间,杨德萍带孩子来到永安市和丈夫团聚,她参观了文化馆、老年大学等场所,了解到永安字画开展得很活跃,但没有专业从事手工书画装裱的行当,便决定留在永安,在丈夫开的玻璃店内开展传统手工书画装裱业务,小作坊取名“德屏斋”。

杨德萍记得,在永安的第一笔业务是经永安市老年大学枫叶书画社社长叶兴灼介绍的。当杨德萍把用全绫或半绫手工装裱好的书画作品拿到老年大学展示时,得到一致好评,老年大学的国画班、书法班学员都把作品送来装裱。杨德萍的“德屏斋”手工书画装裱店很快在永安的书画界传开了,随着手工书画装裱的生意越来越好,“德屏斋”慢慢扩大,从租用一间店面发展到现在租用三间并排的店面,其中一间是工作室,另两间作为接待和字画销售展示间,面积达400多平方米。2008年起,杨德萍丈夫陈庆焰不再从事汽车玻璃销售,也一起专业从事手工书画装裱,成为夫妻店。

从事手工书画装裱技艺42年,由于长期站立操作,有时作品多时,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杨德萍落下职业病,出现脊椎腰椎劳损,膝盖酸痛,视力也因修补字画用眼过度造成下降。令她欣慰的是,今年32岁的大儿子陈权已经接过手工书画装裱技艺的担子,传承的同时又有新发展。

2 装裱中的细心和耐心

传统手工装裱的书画作品有着耐保存和易修复的特点,这得益于手工书画装裱的繁杂工艺,十八道工序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细心和耐心。

用于装裱的浆糊是基础。浆糊用纯天然面粉加工制成,用于字画的浆糊非常讲究,煮浆糊时掌握的火候是关键,如果浆糊太熟,用到书画装裱中做出来的作品容易折断,如果浆糊不熟,浆糊粘性不够,作品就容易起泡、脱层。调制浆糊的配比是“德屏斋”独家的秘密配方,这正是店铺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

装裱的第一步是托字画,这是最难也最容易出问题,也是最不好学的。托字画之前,用喷壶轻轻弹些水,把字画润开。再刷上浆糊,粘上第一层宣纸,进行托芯。刷浆糊时,需掌握好刷子的力度,手劲要恰到好处。稍有不慎,会造成字画破损。这功夫,陈权练了一年才敢上手。

托芯完要将字画作品上墙进行自然拉平晾干。根据季节气候不同,通常需要2至3天时间。春天梅雨季节,碰到墙上出水的时候,手工书画装裱就要停工了。

作品晾干下墙,要对作品进行裁直方正,搭配不同款式的绫布。是选用暖色调还是冷色调绫布,这需要有美学和色彩学的眼光和水准。有的作品还要在字画和绫布中间贴上距条,这样才能让装裱出来的作品显得更加得体、美观、大方、协调。

粘绫布和距条时要用上一级浆糊,再用覆背纸,通过浆糊将字画、距条、绫布完整地保护起来,再次上墙进行自然拉平晾干,由于有四层纸,这次晾干时间比前次长,大概要3至4天时间。

作品下墙后,要再次进行方正,然后进行砑背。砑背要按横向、竖向擦蜡,用石子自右而左依次推砑,遇到镶缝多砑几遍。砑光能使裱件解去浆性,增加韧性与密实度。这样裱件背面不仅光亮如镜,宜收卷,而且具有柔软平整和一定的防潮作用。

裱件砑光之后,需要进行装天地杆,作品的上部称天杆,下部称地杆。天地杆选用上等烘干后的松木为佳,包天地杆要包紧包实。地杆两边要定好榫头的位置,去掉多余的木头,再装上轴头。天杆要钉上铜钉,穿绳带,再系上扎带。系好扎带后,一幅作品的装裱过程就算是结束了。

3 传承中有新发展

陈权出生于1985年,从小学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帮着母亲做一些装裱的活,在母亲手把手的指导下,慢慢地对手工书画装裱的工艺有了了解。

陈权大学就读于长春工业大学外语系,主修英语,获得六级证书,还辅修韩语,获得中级证书。2009年实习半年期间,陈权在家里帮忙母亲从事手工书画装裱,系统掌握了装裱的各道工序。2010年7月毕业后,曾经在晋江市一家化工企业产品研发部门协助韩国工程师工作,半年后,辞职回到永安创业,正式接手“德屏斋”,以更好地传承手工书画装裱技艺。

2011年,陈权注册了“永安市德屏斋画廊”,并申请了“德屏斋”注册商标,还办理了工商、税务、组织机构代码、对公账户等企业资质,将母亲的手工书画装裱作坊提升到公司规模。店里请北京印社副社长石开写了“德屏斋”题匾,还经营有笔、墨、纸、砚等书画用品,方便书画爱好者选购。

2011年4月,陈权参加永安团市委组织的“YBC”青年创业培训,并获得5万元额度创业贴息贷款,得到创业导师李祖仁的指导帮助。2011年8月,陈权参加了劳动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班,并获得8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2012年,陈权以“传统书画装裱”项目参加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大赛,进入前20名,得到5万元创业资助金。每年陈权会趁店铺业务淡季的时候,到全国各地游学,交流传统手工书画装裱技艺。下一步,陈权准备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报考“传统手工书画装裱”相关专业,并希望将这项技艺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近10年创业历程中,陈权不仅扩大了店面规模,也弘扬了“德屏斋”名声,靠着熟练的传统手工书画装裱技艺,曾修复过清代名臣刘墉的书法作品、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的国画作品等一批名家字画,吸引了周边县市,甚至福州、泉州等地的古字画作品送来修复。他还装裱过长52米、宽1米的书法长卷作品。2016年12月,陈权当选为永安市美术书法家协会理事,负责装裱展览项目。

陈权对传统手工书画装裱情有独钟的同时,也积极地传播发扬光大,受邀为部分职业高校和职业技校学生讲授创业心得,还在店铺内手把手带了两名徒弟,其中一位名弟现在北京的一家画院从事手工书画装裱工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