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翌祖:“我们这里的茶叶可是风向标”
2017-12-11 10:47:40刘岩松 李顺亮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记者 刘岩松 李顺亮 本报尤溪记者站 苏春凤 山上,一行行阶梯状的茶树分布在林木之中,那是“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生态茶园。 桥头,茶农、茶商交易着刚采下来的茶青,那是多年来自发形成的交易市场。 村里,偶有馥郁茶香飘入鼻中,那是红茶成品前最后步骤烘干的味道…… 尤溪县台溪乡象山村被称为福建红茶村,是全市产茶第一村。目前全村共有茶企40多家。虽然秋茶已近尾声,但是走进尤溪县台溪乡象山村,仍然能够感受到茶农们的那份忙碌。 “茶乡小镇”故事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茶叶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给这里的茶农带来欢乐。作为象山村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碧叶馨的法人,廖翌祖更是与这里的茶园、茶叶有着不解之缘。 “30多年前我就开始种茶了。”早年,廖翌祖通过信用社设在村里的的信贷站,贷款3万多元,成为当时最早的一批茶农。但是,由于茶苗运输过程中温度太高,种到茶园里,长得看似漂亮的茶树,一两年后就出现了问题。 刚开始种茶,他没赚到钱,却积累了很多经验。后来,茶园渐渐有了起色,廖翌祖把茶青卖到安徽、江苏等地,有了一定的收入,见识广了,也萌生了自己制茶的想法。 1997年,同村一位茶商准备出去开中巴,要把茶厂转让出去。廖翌祖毅然拿出多年积攒的钱接手下来,开始了茶叶的加工。 “茶叶师傅是最重要的,别人一个月给师傅1000元,我直接开价3000元。”刚进入茶叶加工新领域时,廖翌祖虽然对加工技术一无所知,但深知道技术人才的重要性。高薪聘请茶叶师傅,他并不觉得心疼,反倒因此心里踏实了。 “6月23日开始干,40多天就开始赚钱了。”廖翌祖对刚开始加工茶叶的那段苦乐年华记得一清二楚。加工茶叶,让他很快尝到甜头,40多天赚了2万多元,迅速赚回本钱,这让他看准了茶叶发展之路,在承受风险之中不断成长,坚持下来。 “我们这里的茶叶可是风向标。”廖翌祖介绍说,戴云山脉横亘闽中,高耸入云,给清溪小盆地这片山水带来了小气候。这里是华东地区春茶上市最早的茶乡。每年农历正月底开始,就吸引省内外的茶商前来收购茶青,渐渐形成了民间的批发市场。 由于气候相较于其他茶区更为温润,茶叶采摘的时间也提前20天以上,所以周边茶叶价格都是以这里茶青的价格作为参考。每年附近的乡镇,甚至邻县都有鲜茶送来加工。做茶叶,不止要把握茶叶价格的风向标,更要找准市场的风向标。从毛尖到碧螺春,再到红茶,廖翌祖制茶20年,感受着茶叶市场日新月异的点滴变化,根据市场的喜好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008年,廖翌祖到武夷山参加茶博会,看到了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认为红茶很有市场前景,就把制作方法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回来之后,正好有一批茶青不太适合做绿茶,我就想尝试一下做红茶。”廖翌祖用当时收的65公斤茶青,大胆创新做起了红茶。让他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第一回制作出来的红茶,居然一举拿下当时三明斗茶赛的第一名。 “虽然当时没有拿出去卖,但是给客商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二年,他们就纷纷找来了,要买红茶。”好山好水出好茶,客商们自然就上门了,廖翌祖因此敲开了红茶销售的大门。 一时的成功,反倒让他多了一分清醒。农民出身的朴实,让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当他赶到“金骏眉第一人”那里,认真学习之后,更是发现自己的差距。“还是要做出高品质的茶叶才行。”廖翌祖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茶叶的品质,才能走得更远。 与高手的“较量”,与市场的“碰撞”,每一回都让他静下心来反思。他一次又一次埋头研究茶叶的制作,反复研究揣摩,终于开发出了最新的品种——轻发酵红茶。 “拿去参展的时候,专家还以为我这个是绿茶,向我请教如何制作。”说到自己的轻发酵红茶,廖翌祖很有成就感。产品品质的提升,自然同步带来更多的效益。“以前做的量大,每年2万公斤左右。现在一年做不到0.5万公斤,利润却多了两成。” “村子里的加工厂多,虽然有竞争,但是都是良性竞争。”茶叶集中加工区里的制茶人,都是本乡本土的父老乡亲,廖翌祖喜欢与他们沟通交流。为了提高茶叶品质,他们还会定期举办斗茶活动,交流茶叶的制作经验,共同提升进步。 把握市场方向,提升产品质量,这就是廖翌祖不断进取的茶叶之道。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