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客家抗倭英雄揭鸿
2017-12-25 17:50:11廖康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潮州府区划调整,揭鸿兼任新设的澄海县知县。这时,海盗王伯宣之子王若鲁与另一汪洋大盗吴平串联,拥众数万,占据三城,声势浩大,欲攻潮州府。潮州府官员惧怕,有人提出与王若鲁议和。揭鸿说:“草寇无状,恶不可纵。然犹叛民也,愿以单骑招谕之,即不降,得其地势强弱,寇可擒矣。”于是单枪匹马前往匪巢劝降王若鲁。王若鲁虽无投诚之意,但害怕揭鸿,也不敢强抗。揭鸿把被王若鲁关押的600多名百姓释放了,王若鲁勃然大怒,众匪徒把揭鸿打伤。揭鸿用计脱身,走小路回来。然后迅速集结八千步兵讨伐,一战即破数万匪兵,生擒匪首王若鲁及其同伙500余人,剿灭另16股土匪,解救被掳百姓3000余人。在此次战斗中,揭鸿胸中三箭,仍拼死杀贼,尽显英雄本色。 揭鸿抗倭剿匪功高,大家都认为他会破格擢升,而结果只任命揭鸿为广州府连州知州,但他没有任何情绪。正要赴连州上任时,余阿五兄弟聚众作乱,粤东官员挽留他继续平乱。揭鸿调集“狠兵”,准备征剿,余阿五听说揭鸿要领兵前来,吓坏了,赶快请降。 广东岭东道巡徐甫认为揭鸿劳苦功高,人才难得,几次举荐揭鸿代替自己任岭东道巡,却为小人所嫉,恶意中伤。揭鸿性格耿直,不会去“跑官”,因而没有结果。人们都为他扼腕叹息。揭鸿谦虚地说:“吾起家文吏,平寇非吾职也,以不忍斯民,故不欲负吾生平,遂毅然任之。幸而鲸鲵授首,蛇豕骈戮,粤海不波,此圣天子之灵,诸当道之力也,吾何功之有焉?大丈夫树微劳,沾沾望报,复自鸣以徼之?为官非吾节也,南山之南,有田可耕,盍归乎?黄冠荣紫绶耳。”到连州任知州才一个月就提出致仕还乡,朝廷任命他为广西廉州府知府,也未就任。 揭鸿致仕时正当壮年,先在老家瀚溪闲居,后迁居将乐。“家食三十余年,五柳三槐之间,饮酒赋诗,陶陶焉有绿野白社之致……”但遗憾的是,揭鸿的诗作可能都散佚了,笔者迄今未能找到一首,只在几种族谱中发现他写的几篇序、传,如《御帘张氏族谱叙》。 揭鸿卒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享年八十四,葬于顺昌彰儒坊之阳长山。有二子一女,长子揭乔椿是贡生,任四川盐课提举,有政声,次子揭梦雷是国学生。 《明连州刺史文冈揭公墓志铭》的作者刘凤翥,闽县(今福州)人,举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任宁化县教谕。此文作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距揭鸿去世时间很短,不到20年,应基本可信。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