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沙县:一条铁路线牵动一座城

2018-01-11 11:05:19邓书榕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北站是全省四大交通枢纽。(杨锏平 摄)

有了动车站,出行更便捷。

上月13日,鹰厦线沙县城区段转拨新线运营,这段老铁路结束了历史使命。

运行61年的沙县火车站光荣退役。

●三明日报沙县记者站 邓书榕 文/图

2017年12月13日凌晨,鹰厦铁路沙县城区段转拨新线运营,运行61年的沙县火车站也随之光荣“退役”。改线后的鹰厦铁路不再贯穿城区,旅客可以从三明北站换乘高铁出行。

同年12月28日,位于沙县虬江街道的三明北站迎来了运行4年来的第一班高铁——高速动车组G1684。

从火车站到动车站,从铁路时代到高铁时代,从工业“大动脉”到客运“公交化”,经过了半个多世纪。铁路的发展变迁,牵动着沙县这座铁路边小城的发展。

鹰厦路通工业兴

沙县火车站“退役”了,但鹰厦铁路仍在运行。它正以新的姿态,牵动着沙县的发展。

闽道难行、交通闭塞,加之巩固东南海防的需求,1957年4月12日,鹰厦铁路通车,开启了福建,也是沙县的铁路时代。在这之前,福建没有一条出省的铁路,沙县更是连铁路都没有。

鹰厦路通工业兴。2000年前,公路不发达、路况差,物资进出,主要靠铁路这条“大动脉”。来自永安大湖的石灰石、龙岩苏邦的无烟煤以及漳平、洛阳、潘天的铁矿均可通过铁路直接运送,沙县丰富的资源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

火车站成为了沙县工业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对沙县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1987年后,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沙县铁路运送的民营企业货物逐步增多。列车数随之逐步增加,“最高时大约是在1995年,每日有80多趟货运。”原沙县火车站站长、现任三明北站副站长成进福说,后来,为缓解火车通行压力,在沙县境内增加了高砂、涌溪两个五等小站。

沙县火车站一直以货运为主。成进福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火车站还是一片繁华,龙门吊、插车、铲车等设备齐全;仓库内,木头、竹子、高凝土等工业物资堆满仓。”

在1997年左右,受公路运输的冲击,沙县铁路货运逐渐减少。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沙县企业经济不景气,铁路货物运输更少了,“火车站货场变成了篮球场。”成进福感叹道。

2013年9月26日,三明北站投入运营,沙县火车站停止客运,在此之前,沙县火车站每日有50多趟客货车,其中客车6对。2017年10月28日,沙县火车站停止办理货运业务;一个多月后,沙县火车站关闭,功能转移至三明北站鹰厦场。

三明北站的运营,迎来了又一个经济振奋点。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节能环保产业园等央企、大企纷纷落地沙县,不断发挥聚宝盆效应,吸引圣智(福建)热处理有限公司、福建省恒泰闽鼎有限公司、三明市圣龙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批产业项目跟着落户各大工业园区。

同时,又一座新城——三明生态新城在三明市区与沙县的连接带崛起。下一步,生态新城将引进与铁路运输紧密相关的项目,发展冷链物流等产业。

三明北站以客运为主,包含昌福场、鹰厦场、南龙场。其中昌福场、南龙场负责客运,鹰厦场负责货运。目前,南龙场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就可投入使用。

届时,三线并一站,沙县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铁通道将全部打开。以三明北站为中心,省高铁路线将形成一个环状,带来物流畅通、人流便捷等效益,沙县高铁将正式步入“公交化”时代。

两条街的繁华与萧条

沙县火车站前,有一条直通城区的大道,叫城西北路。这条路上,有石桥社区、城西社区两个社区,大洲村、西门村两个行政村。

铁路经济,在这条街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世纪90年代,在沙县火车站周围,有沙县笋干厂、化肥厂、水轮机厂、贮木场、采石场等企业和工厂,经济一派繁荣。1999年7月,“沙县石桥居委会”成立,常住居民6000多人,多为企业职工。

参与筹建石桥居委会的庄胜和回忆了当年的繁华:“现沙县凤岗中心小学操场所在地,原先是农贸蔬菜批发市场,早市特别热闹;街上,水果店、旅店、酒店、小卖铺很多,旅店生意最旺;火车站门口,拉客的面的、摩的排到大街上;工商所、税务服务点等办事窗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各大银行在这里设点服务,街上的基础设施也好……”

最受益的是大洲村。村民随便在火车站附近摆个小摊卖宵夜、青草冻、扁肉等点心,开家小超市、酒家等,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不用发愁就业问题。

大洲村在靠近火车站的地方办了家“红光旅舍”,一年单承包费就有几十万元;如今旅舍变出租屋,一年承包费只有5万元。大洲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陈德荣调侃:“现在沦落为最穷城中村了。”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街上,晨宾旅馆、金金旅馆、凤凰宾馆等旅店招牌还悬挂着,只是有的早已人去楼空,有的把一楼服务区租给了美食店,有的旅馆改成出租屋继续生存,从日租到月租甚至年租。

自从火车站停止客运,店铺一个接着一个关门。越接近火车站的地段,关店数量越多,也越密集。“自从客运转移到三明北站,沙县火车站只剩下货运,人流就大幅下降,仿佛一夜之间没有了人气,旅游、餐饮、运输、住宿等行业受到影响,曾出现街上绿地失管现象。”庄胜和说,好处也有,鹰厦铁路沙县城区段转拨新线运营后,明显感觉到噪音污染和安全隐患少了。

到了下班高峰期,相比城区其他路段拥挤的状况,城西北路却很畅通,只有几辆车、几个人,很是萧条。“2路、5路、15路公交车经常坐不满人,以前主要服务火车站旅客的5路公交车车次也少了。”庄胜和说。

大洲村村民姜建生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工作了,晚上家门前的街道空荡荡的,冷清得可怕。”金沙明珠一层的店面空荡荡,无人问津。

也有店铺不受火车站变迁的影响,生意依然红火。火车站前,有家沙县祖森小吃店,下午三点半左右,吃饭的人却已开始多了起来,与两旁关闭的店面形成鲜明对比。这家店经营了20年,现在主要卖卤味、牛肉面、泥鳅粉等简单的小吃,由祖森的哥哥詹大叔在经营。因为生意好,詹大叔没有关门的打算,“应该是味道好吧,四面八方的食客都有。”

西门村虽然离火车站较远,但也受到了影响,主要是店面租赁。西门村副书记朱秀华说:“很多店面没人租,租金下滑厉害,年租金平均下降1万元;换租客的频率加快。”有的店迫于无奈,饭点一结束就关门,营业额从日均1000元降到400元。

城西北路113号老灶烧麦老板陈康国说:“附近的农业局、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搬走了,城一小学也转移了部分学生,吃早餐的人少了许多,一到下雨天更是没有生意,静悄悄的。”

老灶烧麦所在的店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租,一直都是餐饮店。早年,租约都是五年一签,自从火车站人流少了,这三年多来,变成了一年一签,租金也降低了一半。有的店面,租一年,租客做两三个月就关门,或者转租给其他人。

有人忧,也有人喜。三明北站附近居民受益最多。乐运豪是2013年夏天搬到三明北站附近居住的,2014年初,他回家过寒假,感觉变化很大。“之前的洋坊属于偏僻的郊区,很荒凉,存在车辆乱停、路面破损严重、扬尘很大、环岛破旧、过街无红绿灯等问题,半年的时间,不仅问题解决了,绿化工程还做得很好,也竖了很多广告牌,周边商铺多了很多,很繁华。”他为在这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而开心。

三明北站附近的房地产市场也被激活。郭南建说:“2003年到沙县火车站工作时,最繁华的金三角地带内的华山小区,一平方米房价700元;现在三明北站周边房价也涨到近6000元,接近目前每平方米6400元的均价。”

“铁路公交”倍儿棒

大多数沙县人第一次走出大山,坐的就是绿皮火车。但火车让人又爱又恨。

庄琰刚入职沙县一事业单位。她大一时,沙县没有直达河北的火车,她必须到三明火车站乘车。每到开学季,她父亲就要凌晨4时左右,护送她到三明火车站,然后由她独自乘车25小时到北京,再换乘至河北保定。“一路上提心吊胆的,睡不好。”庄琰说。在她大四时,三明北站开通了沙县直达北京的动车,全程只需16个小时,“上车时间是下午2时多,第二天6时多就可以到达。安全又省时。”

这种变化,让很多出行的人雀跃。网友“闲云野鹤”说:“因为动车,我从怕坐火车到爱坐火车。”

4年多来,铁路客运变得越来越“可爱”。作为全省四大交通枢纽之一,三明北站车次逐年增加,服务不断提升,站点改造也更便民。

从火车站到动车站,旅客切身体验到了质的变化。购票除了窗口排队购票,有了网络购票、自助购票;列车舒适度和环境提升,动车有空调而且禁烟,空气清新、座椅舒适;服务标识更加清晰,从靠人引导乘车,到旅客可独立依靠视觉、听觉精准地找到车厢,列车停靠位置也很精确,旅客无需跑动;动车站有迎春花服务台、绿色通道,还提供轮椅等特殊设备,出行没有障碍;基本当日可到达目的地,而且车次多,列车时间安排紧凑,错过一趟可以及时购买下一趟,等等。

服务的提升和出行速度的加快,改变了旅客的出行理念。郭南建从与旅客的交流和日常的观察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前,到福州、厦门、莆田的旅客,以探亲访友、务工为主,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现在坐动车出行的旅客以当日游居多,甚至有人专门乘动车到福州买海鲜,轻松出行的旅客越来越多。动车正在慢慢地“公交化”,成为群众重要的购物交通工具之一。

沙县在外的6万多名小吃业主也多数乘坐动车外出。与往年一去多年不回家不同的是,如今的小吃业主回家的随意性更大了,手机APP买好票就能立马回来,事情办完,当晚回去做小吃也不成问题。

三明北站的开通,也带动了沙县的旅游。乐运豪说,北站开通后,家住永安、泉州、邵武等地大学校友都会到三明北站转车,先在沙县玩一玩,吃一吃小吃再走。

三明北站旅客逐年递增。据统计,2016年进出三明北站旅客达到640万人次。又从沙县旅游局获悉,2016年沙县旅游总收入已突破26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5%。这里,动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交通的便利也促进了人流“回巢”。在便捷的铁路运输帮助下,沙县人把越来越多的好项目带回家乡,造福乡亲。过去一年,沙县街上活跃着一部部白色的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EVcard”,沙县用户亲切地叫它“小E”。

引进这个新能源汽车的是沙县人黄志明。黄志明是上海挚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济大学创新与创业兼职教授、德国联邦电动出行协会中国区主席。他将公司开发的汽车共享技术带回三明,优先在沙县设点,让老乡率先享受绿色便捷出行的快乐。目前,沙县是三明各县(市、区)布点最多的县城。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和创业。这两年,沙县“80后”、“90后”年轻人投资经营的微店、网店、服装设计工作室、甜品工作室、健身馆、轻食店等越来越多,充满活力的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定居沙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