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族”,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束缚”
2018-01-15 10:27:31刘莉婷 张春妹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记者 刘莉婷 通讯员 张春妹 【核心阅读】 生命在于运动,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久坐族”出现。一旦养成久坐不动的不良习惯,就很可能会被腰椎间盘突出症“缠上”。那么,究竟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久坐族”如何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束缚”?记者采访了市第二医院骨科一区主任田华强。 【人物名片】 田华强,市第二医院骨科一区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骨科进修,主修创伤骨科与脊柱外科。对于脊柱、骨盆、髋臼骨折、四肢复杂骨折、关节置换术、颈椎间盘突出、胸腰椎脊椎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久坐不动小心被腰椎间盘突出症盯上 许多人认为坐是一种休息,但对于腰椎来说却是例外。市第二医院骨科一区主任田华强告诉记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至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田华强就腰椎间盘突出症形成原因做进一步分析。人体的脊柱是由多块椎骨组成,两块椎骨间有一个盘状的弹性垫,周围由纤维环及韧带固定,这个盘状垫就是我们所说的椎间盘。它能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人类是直立动物,在站立时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就越大,尤其以腰椎间盘更为明显,因此受到伤害的机会就更多。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急性外伤、慢性积累外伤等原因导致纤维环破裂,造成椎间盘脱出压迫脊柱两旁的神经根面,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一系列腰腿痛症状,就是骨科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田华强解释道。 根据田华强多年的临床经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性神经痛、下肢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患者感觉非常痛苦,治疗难,易复发。 合适坐具、正确坐姿摆脱腰椎间盘突出“困扰” “在许多时候,人的坐姿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本身,坐具对坐姿的正确与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坐具不合适,同样也可以引起腰痛。”田华强说。 既然坐具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关系,那么,什么样的坐具更合适呢?有研究表明,腰背部休息时的角度和腰部有无支撑物依托,对椎间盘压力有着直接关系。即由直角状态的坐姿改为向后倾斜120度时,可以使椎间盘内压力明显降低,此时再于腰部增加3厘米厚的依托物,可使椎间盘内压力进一步降低,如将此支撑物加大至5厘米厚时,则椎间盘内压力可降低至-0.3Mpa。 “因此,较为合适的坐具要求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倾角的靠背,如在腰部有3厘米至5厘米厚的依托物则更佳。”田华强说道。 那么,什么样的坐姿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呢?田华强具体分析。坐凳子时,因无靠背,人们或自然弯腰坐着,或直腰坐着,可使腰椎保持自然屈曲状态,腰肌相对处于松弛状态,此时腰椎的稳定由腰椎周围的韧带维持,久坐后腰椎周围韧带易发生劳损;直腰坐时,腰肌处于收缩状态,久坐后腰背肌持续收缩,易发生劳损,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产生腰痛。 究竟什么样的人群适合坐凳子呢?田华强解释,老年人和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患者的腰背肌肉,韧带弹性及耐力较差,有不同程度的退变或损伤,不合适坐凳子,尤其不合适坐太低的凳子。青壮年则由于肌肉、韧带的弹性及耐力良好,较适合坐凳子。 “椅子由于有靠背,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力,使腰背肌肉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同时也不加重腰椎周围韧带的负担,可减少劳损机会。坐椅子时,应注意尽量将腰背部贴紧椅背,工作时,应将椅子尽量拉向桌子,缩短桌椅间的距离。”田华强建议道。 纠正劳动姿势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除了要保持正确坐姿外,选择正确的劳动姿势同样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田华强说。 劳动时由地面提起重物,如姿势不正确,是最容易造成腰椎间盘损伤的动作。若是劳动时,人们的动作是直腿弯腰双臂握紧重物后,以腰部的力量将重物提起后放下,尤其是提物同时再加上身体旋转,那时腰椎的损伤就更为严重。 究竟什么样的劳动姿势才是正确的呢?田华强为大家支招:正确的动作应当像举重运动员提起杠铃时一样,先下蹲,然后双臂握紧重物后起立,再移动双腿搬运到指定地点,再下蹲放下重物。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在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的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刺激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映性和强度,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起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腰背肌肉的锻炼方法很多,但在家庭能做到,又较重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仰卧起坐、背向行走及俯卧位背肌锻炼。”田华强建议道。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