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重拾经典小时光
2018-01-24 11:11:36苏莉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曾诗颖和妈妈一起诵读经典。 ●三明日报记者 苏莉 文/图 手捧经典,眼神专注,书声朗朗……每周六下午4时,在市图书馆门前的小亭子内,孩子们都会如期来到,一起诵读经典。 源于对国学经典的共同爱好,8位妈妈一起组建了经典诵读班,并相约周末,带着孩子来到户外,诵读国学,重拾经典,至今一共举行了40期。 把诵读模式带到户外 诵读班的组织者叫戴微微,她的女儿李馨朵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一开始,戴微微只是在家给女儿读经典名作,但她感觉收效甚微,女儿并未真心喜欢。女儿上小学后,她和班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妈妈们一拍即合,一起组建了经典诵读班。 “我们只是把家庭诵读的模式搬到了户外,选择相对安全的户外场地,就是为了释放孩子的天性。”戴微微说:“在诵读的环节中,我们设置了孩子带读、亲子共读环节,孩子们在一起诵读,能增进他们的友谊,而亲子诵读也能成为孩子与父母的一种有效沟通方式。” 戴微微介绍,诵读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国学经典、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个学期,诵读班选择了一本新书。家长们认为,这本书不仅让经典诵读变得趣味横生、寓教于乐,而且凭借其音韵之美,轻而易举地让吟诵者快速记住篇幅浩大的国学经典。而吟诵尤其能起到教化人心、提升文化品位、涵养君子品格的作用,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诵读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 面对那些生涩的古文和繁体字,经典诵读班里,妈妈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读书方法,有繁简对照、全文注拼音。读书过程中,妈妈们会先熟读这些内容,然后再教孩子读,等到孩子读熟了,再和孩子一起读。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给小朋友读国学经典,她们听得懂吗?”面对许多人的质疑,戴微微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诵读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包含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是最好的养正教育,虽然他们现在可能不太理解,但她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诵读班中,赖秋香也是最早的组织者,儿子阮俊凯读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俊凯懂礼貌多了,一家人都很支持她带着孩子诵读经典。 “我的儿子很调皮,做什么事都静不下来,2017年初,加入经典诵读班后,短短一年时间,他改变了不少,从一开始的没几分钟就要起来走走,到现在可以安静地诵读半个小时了。”今年读四年级的戴麒沄妈妈邱东伙高兴地说。 于是,戴微微想到了把国学经典与更多家长和孩子分享,便组建了两个“经典诵读”群,一个基础群,一个提高群。现在,两个群一共有100多个家庭参与国学经典学习,每天都有不同的妈妈在群里分享诵读心得和经验。 “诵读是最不需要技术和成本的,但是却很枯燥,所以坚持很重要。”戴微微笑着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这么多人支持,坚持也就没那么难了。” 让经典陪伴孩子成长 然而,一年多时间中,家长们也遇到了挫折。“一开始孩子们聚在一起很是吵闹,有时候自己也会想,这件事到底要不要坚持下去。”戴微微感慨:“中间也有很多家长因为忙或者各种原因进来了又走了,他们大多是来看热闹的,而不是真正喜欢,这样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 为了让孩子们静下来读书,家长们想到了奖励政策。“我们每次户外诵读,家长们都会自制一些美食来犒赏诵读的小朋友。读完书会组织做游戏,像古诗词接龙、双语诵读、记忆大考验等。这样,孩子们就会特别期待下一次的读书活动。”戴微微认为,将读书习惯的长期坚持和户外读书的乐趣结合起来,孩子们渐渐地由反感转变成一种习惯,每当阅读积累到一定量时,孩子就会有变化,比如,坐着诵读的时间更长了,认识的字更多了,顽皮的孩子更文静了。 “诵读锻炼了我的口才,也让我更自信了。”今年10岁,上四年级的曾诗颖小朋友是诵读班里的积极分子。她说:“我最喜欢带读,第一次带读时读的是《陋室铭》和《将进酒》,我现在背得很熟练了。” “虽然诵读过程中孩子们不了解字意,但读多了就会慢慢理解并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赖秋香认为,诵读经典不一定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孩子的改变都在一点一滴呈现。 戴微微笑着说:“班里的孩子大部分已经4年级了,再过几年,等孩子长大了,他们就不愿意你陪了,而国学经典则是能够陪伴孩子的一生。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