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沙县正地: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2018-03-20 10:26:34乐小丽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村口的红豆杉两个人都抱不过来。



  黄发佑出示父母的“五老”人员荣誉证。

红色故事

正地是革命老区,1945年12月,沙县重建闽西北特委和游击队根据地,特委机关就设在正地的隆兴洋(即现在的林洋自然村)。正地村有十几个人加入游击队,其中,村民黄隆雅用智慧和胆识上演了沙县版的《潜伏》,在当地传为佳话。

记者找到黄隆雅的儿子黄发佑,黄发佑今年72岁,他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和国民党斗智斗勇的故事。

当时,黄隆雅任地方保长,聪明机灵,办事麻利,乡亲们都服他。解放战争初期,有位共产党员来到高桥开展地下工作,送给黄隆雅三枚五角星徽章,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政策。黄隆雅小心翼翼地将徽章珍藏起来,他不知道那位干部的名字,但那三枚徽章在他心里留下了红色烙印。

黄发佑说:“我见过那三枚徽章,可惜现在找不到了。”

因为黄隆雅在当地有较高的威望,国民党也试图拉拢他,一时间,他有些摇摆不定。有一天,黄隆雅在路上遇到一个国民党兵,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黄隆雅请他吃饭,还送了他一些盘缠。那名国民党兵很感激,将自己的配枪送给了黄隆雅,并告诉他:“国民党当官的只顾自己享乐,不管普通士兵的死活,千万不要给他们办事,我就是从那逃出来的。”

没多久,林志群来到正地,建立游击队根据地,说服黄隆雅加入游击队。黄隆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仍然以保长的身份做隐蔽,偷偷支援游击队粮食、物资,为他们提供情报。

国民党在沙县官庄有个仓库,藏着不少战略物资。黄隆雅和游击队商量好,由他混进仓库,跟守库的国民党兵赌博,麻痹他们,赌得兴起,守库的人完全忘了戒备。中午12时整,埋伏在外面的游击队冲进仓库,把他们的赌资全没收了,还带走了许多物资。

游击队一走,守库的士兵连忙请援军追击。黄隆雅也跟在后头,假装给他们出主意:“快看,这有脚印,顺着脚印就能追上他们!”他们不知道,之前黄隆雅建议游击队员将草鞋反着穿,因此,他们朝着相反的方向追,哪里还能看到游击队员的影子。

还有一次,国民党准备从福州运一批物资回沙县,走水路。黄隆雅知道后,将情报告诉游击队,游击队决定截下物资。

由于人手有限,游击队只派了3个人执行这项任务,黄隆雅是其中之一。其他两名游击队员有配枪,黄隆雅没有。

他们埋伏在离县城不远的一座竹林里,那里是船只入城的必经之路。很快,押运物资的船只出现在视线中,船上有十几个国民党兵,个个都有配枪,如果硬抢,敌我实力悬殊肯定是抢不过的,怎么办呢?

3人一合计,决定唱空城计。

船行到竹林下,其中一名游击队员朝天开了一枪:“前面的船,停下!”

船上的人全神戒备,犹豫着要不要反击。这时,只听到竹林里沙沙作响,听声音至少隐藏着上百号人!

敌军一看我方人多势众,吓得赶紧靠岸卸物资,开着空船跑了。

原来,3名游击队员想了个办法,他们用绳子将竹子一根一根绑起来,3个人拉着绳子在山上跑,竹子晃动,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漫山遍野都是人。吃过游击队不少苦头的国民党早就成了惊弓之鸟,没等细看就投降了。

当时,沙县像黄隆雅这样的人很多,据人物传记《传奇青年林志群》中记载:“游击队乡、保、甲长采取两面手法,晚上通知贫苦农民躲兵、抗税,为游击队提供物资和情报。次日带着国民党抓兵、征税,使国民党在农村‘眼睛瞎了,耳朵聋了,甚至全身瘫痪’,成为闽西北特委工作中的一大特色。”

可惜,“反右运动”中,黄隆雅被迫害,发配到北方劳改,环境苦寒加上心中愤懑,于1960年郁结成疾,吐血身亡,年仅44岁。

文革结束后,国家为黄隆雅同志平反,为他颁发了“五老”证,追认他为“老交通员”,其妻子为“老接头员”。黄发佑向记者展示了父母的“五老”证:“当时是手写的,我父亲的年龄都写错了。”证件上,黄隆雅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令人唏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