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福建十大“最美资助人”郑建华
2018-03-30 10:45:08罗联浔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罗联浔 3月27日,我省召开2017年最美资助人、最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宣传活动颁奖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驾管大队民警郑建华荣列福建十大“最美资助人”。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薛卫民为他颁奖时,对他立足本职工作,结合驾驶人法制安全教育课,创新性地开启全国首个希望工程驾驶人爱心助学行动给予充分肯定。 载誉归来,郑建华却说:“这项荣誉属于全市驾驶人集体,是全市几十万驾驶人的爱心结晶。我只是集体的代表。” 做起“爱心助学”事业,源于郑建华9年前的工作调动。 他原是市公安局宣传处干部,长年拍摄新闻、专题片等,在公安一线采访到许多好新闻,先后获得全国公安系统“金盾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铜奖等10余个全国性奖项。2009年底,组织上考虑他的身体原因,不宜再做高强度的新闻宣传工作,将他调到市交警支队驾管大队从事驾驶员考试和驾驶人法制安全教育工作。 到了新岗位,郑建华依然很敬业。熟悉环境后,他就开始寻找工作突破口。他说:“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目睹了太多因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家庭、孩子带去极大伤害的案例。从事法制安全教育,最大的责任在于从源头上减少事故。” 多方走访、思考后,他提出了将驾驶人法制安全教育课与爱心助学相结合的想法,得到了市交警支队领导的认可和支持。2011年3月8日,市驾管大队与所在地的沙县妇联联合举办了驾驶人资助“春蕾女童”计划活动,发动广大驾驶人为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女童捐资助学。 起初,放在考场入口处、柜台的捐款箱,只有寥寥无几的1元、5元的小票。 经过认真观察、分析,并多次与参考驾驶人沟通、交流,他发现捐款少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地宣传发动。于是,他大胆创新,将自己积累的案例、刚发生的交通事故和身边爱心助学的故事融入课程内容,让安全教育与爱心助学有机结合。 他还记得第一堂课的忐忑不安,那种深怕参考驾驶人不理解、深怕表述不到位的紧张,一直伴随到最后。讲课结束时,看到大家纷纷挤到捐款箱前1元、5元,50元、100元地捐款时,他才悄悄拭去额上的汗珠。 在他的努力下,捐款很快突破1万元、2万元、5万元。到2012年初,捐款金额达十几万元。他发现,以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捐款会越来越多,而受益的对象却只停留在一个县,范围太小,作用发挥不够。 在市公安局和交警支队领导的支持下,郑建华找到团市委、市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希望将驾驶人爱心助学活动纳入市希望工程。双方一拍即合。2012年6月,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在驾管大队的驾驶人考试训练中心设立希望工程阳光助学募捐点,开启了全国首个希望工程驾驶人爱心助学行动。 希望工程阳光助学募捐点设立后,他主动提出每天提前上班,提前开课,不影响学员考试。他每天没坐班车,而是骑摩托车提前一个小时赶到考场,对学员进行法制安全教育,风雨无阻。每天下班前监督捐款箱护送到监护点,每周五下午组织市希望办、银行及群众代表共同开箱,清点捐款,并向社会公布。 他身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经常一节课下来就汗流浃背,领导和同事们看了心疼,让他少讲一些。他却认真地回答:“少讲了,教育效果不好,少一次,希望工程就少一些钱,就少资助一个孩子。” 他不仅在考场上发动驾驶人捐款,而且自己带头捐款5000元,还与沙县第三中学因车祸失去父亲的学生张某结对帮扶5年。同时,发动同学、好友捐款,其中,他移居加拿大的同学潘巧敏听说他的故事后,主动联系他为孩子们捐款1000元。 2011年以来,在市公安局、团市委的大力支持下,郑建华共组织1800余场活动,受教育120多万人次,募捐160余万元、资助970名因交通事故造成困难的中小学生。活动开展以来,每年全市3年内驾龄责任事故数量持续在全省排名靠后,希望工程驾驶人爱心助学行动成为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郑建华因此荣获省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省公安厅二等功等荣誉。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