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遭遇幼儿急疹 护理最关键
2018-04-23 10:27:26刘莉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记者 刘莉婷 通讯员 张春妹 【人物名片】 蓝振章,市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2005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现名温州医科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前往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儿科重症医学和新生儿专业。擅长儿科及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擅长儿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近年来成功抢救了大量危重症患儿。 【核心阅读】 春季,不少小宝宝得了幼儿急疹,这让年轻的爸妈们万分焦急。而幼儿急疹通常也是排在宝宝第一次生病排行榜中的榜首,它往往毫无征兆,让新手爸妈们措手不及。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儿急疹,得了幼儿急疹该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市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蓝振章。 宝宝发烧后出疹子多半是幼儿急疹 前不久,家住美地大道的刘女士1周岁大的宝宝突然发起了高烧,被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因这是宝宝第一次生病,一家人都慌了起来,看门诊、贴退热贴、吃退烧药,全家人围着小宝宝忙了3天,好不容易烧退了下来,孩子身上又出现了红疹子,这又让一家人傻了眼,再次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这才明确诊断宝宝得的是幼儿急疹。这样的一幕在许多家庭都曾上演过。 市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蓝振章告诉记者,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常年散发,冬春季发生较多,90%发生于2岁以内婴幼儿,7至13月龄为发病高峰年龄段,3月龄前和4岁后少见。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蓝振章总结幼儿急疹主要有发热期、出疹期、辅助检查、预后4种表现。 具体来说,在幼儿进入发热期时,患儿体内的病毒经过5至15天潜伏期后突起高热,体温多在39℃至41℃,持续3至5天。此段时间,患儿伴有食欲减退、不安、轻微腹泻或轻咳等症状,而通常患儿在高热初期会诱发惊厥。还有一些患儿体征不明显,仅有咽部、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可伴有眼睑水肿、前囟隆起。在发热期,患儿虽反复高热,但精神状态、活动等一般情况良好。 当患儿在发热3至5天后,体温骤然退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这时可以判定患儿急疹进入了出疹期。此时,患儿出的疹子为细小、清晰的玫瑰红色斑点状皮疹,按压会褪色,很少融合。患儿出疹期间,疹子先出现于躯干和颈部,后迅速波及面部及四肢,一般不痒不痛(与药物疹可区别),3至4天后患儿的皮疹便会完全消退,且无色素沉着,也不会脱皮。 “幼儿急疹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一般不需要做常规实验室检查,只有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时才需要做血常规、病毒血清学等检查。”蓝振章分析道。 蓝振章也提醒家长,患幼儿急疹的患儿,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大部分患儿会出现“热退疹出”的典型特点,也有部分患儿表现不典型,有的只发热没有皮疹,有的只有皮疹不发热,还有的没有任何症状(隐性感染)。在未出现“热退疹出”的典型症状之前,即使是很有经验的儿科医生也无法确诊此病,医生只会根据月龄、病史等告诉你“也许是幼儿急疹”。尽管幼儿急疹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但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疹相似,所以家长在幼儿患病初期,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让医生对患儿给予进一步判断,以排除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的可能。 幼儿急疹可自愈 家长护理需谨慎 “因幼儿急疹是良性病毒感染,而非细菌感染,因此一段时间后,患儿便可自愈,家长千万不要给患儿滥用抗生素。”蓝振章提醒家长。 那么,究竟患幼儿急疹时,家长该如何护理,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蓝振章一一作出分析。 首先,患儿在疾病早期,典型特征没出来之前,确诊起来有困难,但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玩耍正常,没有脑膜炎、肺炎、重度脱水等严重疾病的表现时,医生和家长能做到的就是对症支持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待时间,等待自然病程。这过程就需要父母们有一些医学常识,配合医生密切观察,减少过多的检查及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其次,患儿在患幼儿急疹期间,出现高热时家长需给予物理降温和退热药退热。但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患儿在发热期间无论用什么退热药,都很难维持体温正常,顶多几小时,药效稍退,患儿的体温即回升。此时,家长需反复使用退热药,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退热药,同时,需要特别注意患儿在此期间可能发生热性惊厥。若患儿出现惊厥时,家长则应及时为患儿止惊。在饮食方面,家长应多给孩子准备清淡且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并让孩子多喝水。 “热退后出疹是疾病即将痊愈的征象,无需特别治疗。”蓝振章解释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患儿在出疹期间,家长应帮宝宝用清水洗澡,不用沐浴露和婴儿肥皂,防止化学成分刺激皮疹。宝宝在出汗时,家长应及时为其擦干。如果宝宝皮疹瘙痒,家长可为其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 “幼儿急疹通常可由患者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传染性不强,在患儿开始发热至皮疹消退前应远离其他婴幼儿,以免扩大传染。与此同时,家长应特别注意宝宝的手卫生,且家里应时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由于人类疱疹病毒6、7型基本上每个成人体内都有,且会不定期的分泌到体液中,而这个病最可能是通过亲密接触分泌物传播,尤其是唾液,因此父母最好不要亲吻孩子的嘴。”蓝振章建议。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