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教育“装进”手机的喜与忧

2018-05-21 11:12:24曾凤清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教育学习类软件数量及下载量都十分可观。

一名小学生正在用手机做作业。

●三明日报记者 曾凤清 文/图

打开各大应用商店,教育类软件已经成为各类软件中一大重要分支。据统计,目前市面上手机应用中的教育类软件已超过7万个,在各大应用商店中占比超过10%,成为仅次于游戏类应用的第二大应用类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将教育“装进”手机,在让学习变得更加随时随地的同时,也有人对此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教育类软件几乎成为装机必备

@阿部是一位二孩的母亲,打开她的手机,有一个文件夹的命名就是“教育”,里面装载了近10个软件。

“大部分都是为孩子安装的,其中有些还是学校要求安装的,老师会通过手机软件布置一些家庭作业。”@阿部的大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儿子3周岁上幼儿园时,自己的小女儿出生了,面对着两个孩子,生活一下子更加忙碌起来,很多时候,大儿子闹着要讲故事、玩游戏,她就会让孩子玩一玩手机中的教育益智类游戏。

“现在的手机软件功能越来越丰富,而且也越来越专业,讲故事、唱儿歌、甚至识字、学习,什么内容都有。”@阿部说。儿子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她没有随大流送自己孩子去上拼音、数学等学前班,而是下载了两个在应用商城中排名比较靠前的拼音和数学学习软件。对于最后的学习效果,她感到挺满意的。

不少没有育儿需求的年轻人也将教育类软件作为装机必备。“我手机里的教育类软件主要是英语、读书、翻译工具之类的,还有就是此前考驾照的时候,曾下载过专门的学习工具,里面从课本到练习、再到模拟考试一应俱全,特别方便。”23岁的@赤道环线说。

家校互动交流有了更直观的平台

5月5日-7日,梅列区作为智慧教育云平台综合应用、全面落地的福建省级区域典型案例代表,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会。近3年来,梅列区先后投入2115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建设智慧教育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更新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与家校互动模式。

从上个月开始,梅列区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春晓开始通过一款教育软件进行家庭作业布置。

“语文学习除了书面作业之外,每天也都会布置不少读、背的口头作业。以前,我们的做法就是每天布置下去,由家长进行监督,孩子们如果完成的话,就在课文上签字作为检查的依据。”@春晓说,采用这一手机软件进行作业布置和检查,就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好的掌握,进而实现更好的教学互动。

按照原来的办法,@春晓表示自己并无法掌握每个家庭的执行情况。现在通过手机软件,老师可以进行朗读和背诵等口头作业的布置,孩子们可以对朗读和背诵的内容进行录音,之后再由老师一一进行检查。如此一来,老师们不仅清楚地知道孩子有没有做作业,还可以知道孩子完成的实际情况,到上课时,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教学调整。

让信息化走进课堂,这些只是其中的小小缩影。

别让手机成为“电子保姆”

不过,对于68岁的罗玉璋而言,老师通过手机布置的作业,常常让他不知所措。他的孙子今年上一年级,儿子、媳妇又都在外地工作,所以孙子平时就由他们老俩口照顾。本以为自己照顾一个一年级的孩子问题不大,但是老师经常通过手机进行作业布置,这让不习惯上网的老人愁坏了。“这个学期只好送孩子去托管了,孩子的父母现在也商量着还是要把孩子接到身边才行。”老人说道。

而更多的家长,则是担心孩子碰了手机就管不住自己。“我们家孩子每天回家最爱做的就是手机上的作业。”@茹茹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家里对她使用手机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可是,部分作业必须通过手机来完成,在她看来,孩子便有了堂而皇之“玩”手机的借口。

“孩子到底是真正地在‘用’手机,还是沉迷于‘玩’手机,这其实取决于家长的引导。”@春晓说。她接触到的家长中,有些人为了自己省事,孩子一闹就把手机交给孩子,自己却疏于陪伴。作为老师,她希望家长能够更多地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手机里的教育软件真正成为工具,而不是替代父母陪伴孩子的“保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