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建设史上抹不去的“功臣”——“木水龙”

2018-06-25 09:46:46林芳芳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木水龙”结束历史使命被预应力管替代

木水管终究不是输水的最好选择,漏水的情况还在持续。

福建恒源供水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干部张丽生回忆,当时他主要负责木水管巡视,巡视路上一路走一路躲。

“例如我们一天计划供水给电厂5万吨水,但实际到达时仅剩两三万吨。”福建恒源供水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公司退休干部江世富回忆。

1960年夏天,杨仁诚在两条木水管上装了流量计。统计后发现,漏水率太高。

1962年,更换水管的计划提上日程。离水厂最近的一段木水管首先被替换成预应力管。

换水管就意味着要停水,一停水就影响发电、炼铁。张丽生说,水厂承诺24小时更换一段并恢复通水,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24小时的连续作战没人离开工地,饭由食堂职工送来。

“领导带头,全员上。工程队是主力,其他职工是义务工。没有工具,我们就自制。”杨仁诚说,一根4米长的铸铁管有3吨重,当时没有车,水厂职工就利用两个汽车轮胎和木板自制板车。

张丽生说,除了挖淤泥,最难的就是“接龙”,木水管和铸铁管的连接十分困难,需要有适合的配件,于是就只能先将钢板送到化机厂加工成卷管,再带回水厂自己加工制作成配件。

一段段木水管就这样慢慢被预应力管替代,直至1963年,两条木水管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照片由福建恒源供水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