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市农科院:将创新的答卷写在大地上

2018-07-30 09:54:47杨燕蓉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科研:量与质的“较量”

“研为本。”市农科院对自身的定位始终清晰。

农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科技的竞争力上,推动三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作为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领头雁”,市农科院责无旁贷。

上世纪60-70年代,吃饭问题是国家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里能否装满中国粮,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地方,这样的紧迫感一样存在。

那时,在市农科院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带领水稻育种团队,历经10年努力,育成高产、高抗的恢复系明恢63,由此改变了我国靠引进IR系统和东南亚品种作为杂交水稻恢复系的局面,极大推动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全国以明恢63为恢复系配组的、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水稻品种达34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2.6亿亩,增产稻谷800多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其中,汕优63品种优良,在国内连续16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水稻品种之首。它还走出国门,成为在全球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单一水稻品种,被东南亚地区群众亲切地称为“东方魔稻”。

一粒种子,解决了众生的温饱,也悄然改变了中华大地的种业格局。市农科院把这份荣耀深深地埋在心里,不骄不躁、继续前行。

“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是我们的科研目标。”许旭明说,2000年以来院里的科研定位逐渐从“量”的扩增向“质”的提升转变。

要吃饱还要吃好。2002年,黄显波接手水稻研究所后,把提升稻种品质摆在了第一位。

高产、多抗,还要优质、香型。当这样的科研命题摆在这位南京农大遗传育种专业的“考生”面前时,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深知,这是契合群众期许、符合市场需求的必由之路。

一身泥泞、满身汗臭,一年中的大部分日子,黄显波和他的团队都扎根土地,风雨无阻。2013年,“泸优明占”问世,成为福建省第一个达到二级优质米并兼具香型的水稻品种,每年推广面积4万多亩,是省内再生稻主推品种之一。

“明两优527”“明两优829”“赣优明占”……水稻研究所优质米品种频出,仅黄显波团队就选育出6个达到三级以上优质米的品种。

从吃饱到吃好,优质米让人们的口粮有了“质”的提升。但在许旭明的眼中,这样的“质”还远远不够。“主食吃好后,还要吃得健康、吃得丰富,这就要增加养生的品种。此外,物质生活满足了,精神享受也得跟上。”

顺应形势,与时俱进。

市农科院对学科设置进行“大动刀”。把土肥、植保、耕栽、畜牧、果树等研究所,调整为花卉、蔬菜、药用植物、水稻、旱地作物、食用菌、生物技术7个研究所,从以大田农作物为主的设置格局逐步向多元农业迈进。同时,对研究基地进行完善,建设了智能设施大棚,配备了仪器,农业研究告别了靠天吃饭。

机制活,满盘皆活。农科人有了更为广阔的钻研空间。

这几年,市农科院药用研究所、旱作所等选育的铁皮石斛、金线莲、阳明山山药等药膳品种,满足了人们的养生需求。

花卉研究所更是新品迭出,就在前不久,所里选育的“白马王子”“彩虹”“云芝”3个红掌品种,还获得了农业部认定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这也是我市首次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花卉品种。这种新品种保护权意味着农科院对这个品种享有独占权,就像知识产权、著作权一样。而花卉所自2013年建所以来,已经自主培育了花卉新品种30多个,目前,还有兰花、非洲菊等22个花卉品种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并获得受理。

走进市农科院植物园,大棚内姹紫嫣红,各个品种、各种颜色的花卉在这里迎风招展,而通过市场它们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赏心悦目的一道独特风景。百姓心中的这种精神愉悦,让研发有了源头活水,让创新有了“质”的飞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