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七夕,多少缘分圆梦鹊桥?

2018-08-17 10:31:24曾凤清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团市委每年至少举办两场大型线下交友活动。

●三明日报记者 曾凤清 实习生 刘梦茹

今天是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一个象征着爱情的节日。

今晚,一场主题为“青春有缘·圆聚清枫”的单身青年交友活动将在梅列区洋溪镇清枫谷举办。为了这场活动,共青团三明市委青年发展部的伙伴们,已经忙活了好长时间。

在龙泽小区旁徐碧步行街上,雅珍也在为了自家婚介中心的开业而忙碌着。虽然店铺还在装修,但是已经有不少人问津,填写资料的人当中,有不少是父母代劳。

与这些人的忙碌不同,33岁的王琴(化名)提前一周给自己订好了机票,计划周末到上海去找大学同学。“到了这种跟爱情相关的日子,会下意识地‘躲’出去。”她说,“在父母的期望、唠叨和身边浓浓的爱情氛围中,显得自己好像挺不合时宜的。”

据三明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数据统计,去年我市登记结婚新人共1830对,与2016年的1889对基本持平。

爱情与“面包”,这是个难题

在七夕节到来的前一周,小宇(化名)却与爱情失之交臂了。自己与女友谈了将近3年的恋爱,但由于对方父母的反对,这段爱情来不及开花结果,就遭遇了“滑铁卢”。

上周,小宇本来计划着到女友家中登门拜访,可是下午刚上班,女友的一通电话却让他愣住了:女友的父母不同意自己的女儿和他交往,让小宇别上家里去了。今年31岁的小宇是三明市区本地人,作为家中的独生子,目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为之前家人生病,家里还欠着一些债务。前两年,他用自己在外地工作攒下的积蓄,将家里的旧房子置换了一套新的商品房。如今,小宇的月薪近6000元,虽然还着房贷,但他觉得只要自己和“另一半”踏实努力,一定可以让生活好起来。

可是,女友的父母却希望自家的独生女能够找一个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对象,让自己今后的生活轻松一些。

30岁的方萍(化名)有着一段更为痛苦的被“悔婚”经历。两年前,她找了个男朋友,双方已经谈婚论嫁打算买婚房了,可是其间她经营的公司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牵涉进一桩财务纠纷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方萍慌了,她希望男友能在精神上给予自己一些慰藉,谁知等到的却是对方的“临阵脱逃”——对方提出了解除婚约。

“那一刻就觉得爱情太脆弱了。”方萍用了很久的时间,才缓过神来面对这件事情,可是却很难再轻易地投入到一段感情中去。公司的经营已经重上轨道,债务上的纠纷也找到了解决之道,可是,爱情呢?方萍觉得它比任何问题都难解。

爱情“将就”不来

因为身边经常有人让她帮忙介绍对象,今年初,雅珍加盟了一家全国连锁的婚介机构。“在我们中心登记的大龄单身青年,尤其是女青年中,有很多不是因为条件不好,反倒恰恰是不少女青年的条件都很优秀。”雅珍说。

罗媛(化名)就是这样一名大家眼中优秀的单身女青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回到老家三明,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工作稳定,收入尚可。31岁的她对于爱情的态度是“随缘”,她觉得这种事情“急不来”。

父母有时候会旁敲侧击地说说应该找个对象了,不过态度都还比较温和。可是,家里其他亲戚似乎更加着急她的婚事,一到逢年过节亲朋聚会的时候,都是各种“劝嫁”的声音。

大学时,罗媛谈过一场恋爱。随着毕业后两人各奔东西,这段感情也就无疾而终了。等到后来工作走入职场,罗媛发现想要找个合适的对象谈恋爱这件事情变得更难了。

“我也希望可以遇到‘合适的人’,可是,如果这个人暂时没有出现,我也不想只是因为年纪到了,就找个人将就着走进婚姻。”罗媛说。在她公寓的冰箱上,贴着一份简单的时间表,早睡早起的生活安排很健康,安排表上,还备注着每天阅读至少2个小时,每周健身3天以上。工作之余,她会经常跟朋友聚会,在下午茶的美好时光中,在与闺蜜的旅行过程中,都更强化了她对于婚姻和爱情的态度,如果婚姻意味着降低生活品质的话,那么,她宁愿享受目前相对惬意的单身生活。

“如果现在委屈自己去将就一段感情,找个人随便过了,怎么对得起自己以前的那些坚持呢?”罗媛说。她的同龄朋友中,像她一样的单身女性不少。她们不约而同地觉得,走出校园后,谈恋爱变得越发“奢侈”,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不再像十几二十岁时,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开始越来越重视思想、认知上的‘门当户对’,他们在择偶时会考量学历、家庭成长环境等因素。”雅珍说,“情投意合很重要,但是,最好也不要过分强调‘感觉’,执着于设想的择偶条件,而应该多花时间、精力去相处、磨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单身不是个人的事

“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王琴说,自己不愿意“削足适履”,婚姻毕竟是自己的事。

对于个人而言的婚恋私事,却又不单单是个人的事。七夕节前后,我市各县(市、区)团委纷纷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大龄青年交友活动。共青团三明市委与共青团梅列区委联合主办的“青春有缘·圆聚清枫”单身青年交友活动吸引了120余人报名参加。这已经是共青团三明市委连续第二次在七夕节举办单身交友活动。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青年婚恋”已经被列为青年工作的十个领域之一,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和措施。近三年来,共青团三明市委每年都会举办至少两次这一主题的大型活动,各县(市、区)团委也都会组织这类交友活动。

“现在的青年工作、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变化,一些大龄青年由于交往面比较窄,迟迟找不到合适对象,我们通过组织活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扩大青年交友圈子,帮助青年正确地解决好婚恋方面遇到的问题。”团市委办公室主任刘维敏说。

今年5月19日,由共青团三明市委、三明市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爱在520,我和幸福有个约定”线下交友活动,吸引了近300名青年报名参加,经过筛选,最终确定100余名大龄单身青年参加。

“28周岁以下的单身青年报名交友活动比较踊跃。”团市委工作人员说,活动参加对象的年龄范围大致限定在25-35周岁间。由于受到场地等因素限制,主办方会对活动规模进行控制。在筛选参加人员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年龄更为偏大的青年。当天活动现场,共有23对佳侣配对成功。

不仅仅是共青团,我市各级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也纷纷发力,着力引导适龄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交友观,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便利条件,不少单位也对职工婚恋问题倍加关注,像三钢就曾推出“红娘奖”,为公司单身男大学生交友牵红线、搭鹊桥,让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