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听曲艺名家钱香袁追忆“1958”

2018-08-21 10:52:32朱丹宇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当铁道兵时,钱香袁(左一)在工地表演打快板。



钱香袁(右)和母亲章阿妹(左)

三明日报记者 朱丹宇

1958年的夏天,有一对母子跟着一支建设队伍,不远万里,肩负着支援福建建设的伟大使命,从大西北奔赴小三明,参与开辟了三明重工业基地的建设。

他们就是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前身(简称“省一建”)——原建筑工程部西北工程管理局第三工程公司宝鸡工程处。时年35岁的章阿妹,跟着在队伍中当教员的丈夫,成为南下大军中的一员。

当时她与丈夫以及6个子女住在新堂居委会(现三明化工厂附近)的一个茅草屋内,遇上雨天往往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章阿妹和丈夫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仅养育了6个儿女,从中还走出了一名国家级的曲艺艺术家——钱香袁。

一个多月前,章阿妹老人走完了漫漫人生路,享年95岁。

“是母亲这双粗糙的手养育了我,使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娃娃成长为一名曲艺家,我现在获得的一切都是母亲教育的结果。”钱香袁向记者讲述他们母亲共同经历的往事。

母亲因孩子放弃梦想

1924年,章阿妹出生在浙江绍兴。她是个地地道道的越剧爱好者,曾经有个“艺术梦”。不论做饭洗衣,还是带娃下地,嘴里总爱哼着“阿玲姑娘是我心头肉,手心手背都是肉……”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耳濡目染,使钱香袁对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上世纪50年代初,章阿妹带着孩子,跟着在部队的丈夫来到大西北,在宝鸡参加建设我国第一代的飞机制造企业。为了家庭,章阿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将伟大的母爱献给自己的儿女。

在大西北,章阿妹没有正式的工作,只是在工地上帮工人洗衣服,洗一套衣服一角五分钱。由于长期接触肥皂水,章阿妹的双手被严重腐蚀,长了鹅掌风(手癣),指甲盖厚厚的,到了晚上奇痒无比,夜不能寐。但她选择默默忍耐,为了将一群孩子拉扯大,只得用这种低微的劳动换取一些血汗钱,养家糊口。

1958年,一家人又跟随省一建从大西北迁来三明支援建设,那年钱香袁12岁。

初到三明,章阿妹有了份正式工作,成了省一建机运站材料科的化石灰工人。这份工作非常辛苦,每天需要身着厚重的防护服,看起来就像一个“鬼子兵”,常常裹得章阿妹夏天满身汗,冬天一身灰。因为成天和滚烫的石灰打交道,她那双长了癣的手又被烫起了泡。但是章阿妹早已忘记了女性的柔弱,取而代之的是母爱所赋予她的顽强。她戴上胶皮手套继续干活。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长辈们总是省吃俭用,把更多的资源留给自己的孩子,我母亲也不例外。”钱香袁回忆道。她总是穿着一件用蚊帐布制成的汗衫在工地上劳作,寒来暑往,敝帚自珍。参军后,一次钱香袁回家探亲,给母亲带了新衣,偷偷将那件破烂不堪的汗衫扔了。章阿妹发现后又捡了回来,洗了洗重新穿上。

这件事让钱香袁难以忘怀,“总有一天,我会让母亲吃饱穿暖,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工作,将来好好报答母亲。

孩子因笛子改变命运

1946年,钱香袁出生于上海。跟着母亲扎根三明后,18岁的钱香袁选择了参军,在江西抚州当一名铁道兵,参与修建向乐铁路。入伍前,一位在省一建工作的师兄送给钱香袁一把笛子。

“我当时根本不会吹笛子!只是把它插在背包里,当作纪念。”讲到这里,他哈哈大笑。正是这样“无心插柳”,让他走上了艺术道路。

当时,团部俱乐部主任孙林清到基层连队挑选文艺兵,正巧钱香袁在站军姿。孙主任一眼就看到他包里插着的笛子,当即决定将他纳入文艺兵的队伍。钱香袁的艺术人生就这样开始了。

1965年,经孙林清力荐,钱香袁被派往顺昌参加铁道兵十一师的曲艺培训班,进行为期1个月的训练。

“刚开始练快板时,两只手根本不听使唤,经常是顾了左手忘了右手,嘴里还得唱着词。”钱香袁说。天赋不够,勤奋来凑。他走到哪就打到哪,连上厕所也不忘比划两下,最后练得手都起了泡。但是一想到母亲那双饱经风霜的手,钱香袁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钱香袁的努力终于换来了登台演出的机会。他随部队到青州造纸厂,登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舞台,表演的是他学会的第一个快板书——《汽车司机阿四哥》。

“当时母亲听说我到沙县,迫不及待地扛着一麻袋自己种、现煮的花生,一件织好的毛衣来到我的住所。这也是她第一次看我表演。”钱香袁回忆道。看到儿子表演得有声有色,章阿妹才慢慢放心。这次表演可以说是大获成功,战友们还因此给钱香袁起了个新外号,叫“阿四哥”。尝到了苦练的甜头,钱香袁开始学习各种乐器,让自己的表演更加多元化。钱香袁既当工程兵,又当文艺兵,在工地拿棒槌砸石开路,为战友、当地群众慰问演出越发得心应手。几十年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他都坚持深入基层,给群众带去欢乐,在人们的笑声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曲艺名家。

“我始终认为我今天的成就与母亲的养育是分不开的。”钱香袁长舒一口气,“每次回家探亲,母亲总是很心疼,哪里又伤了,是不是又瘦了。其实我心里深知我在部队吃的苦和母亲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母子情深寸草春晖

母亲退休后坚持运动,到了晚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精气神,80岁还能打腰鼓,参加腰鼓队活动,从列东一直打到城关,80几岁还打太极拳和太极剑。“这也是母亲能够活到95岁高龄的秘诀。”钱香袁告诉记者,母亲之所以坚持运动,一方面能让自己少生病,生活得更舒服,更重要的是,能让子女少操心。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钱香袁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这一住就是14年,直到母亲离开。

“我觉得这是我报答母亲最好的时候。因为千言万语都不如陪在母亲身边,母亲省吃俭用了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钱香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家里,因为母亲节俭惯了,总是舍不得吃,钱香袁经常买些钙片、蛋白粉等保健品给母亲补补身体。到了晚年,母亲腿脚不便卧病在床,钱香袁亲自帮母亲把屎把尿,安排母亲的起居饮食。“我从来没觉得照顾母亲拉撒是件很臭很脏的事,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如果这些事情当子女的不做还有谁会做呢?”老钱说。

钱香袁经常带着母亲参加户外活动,比如游泳、广场舞等。此外,每次工会组织退休干部旅游,钱香袁总会自己掏钱,把母亲带上。即使后来母亲坐上了轮椅,钱香袁还是每天带母亲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去她原来跳舞的地方,去当年她工作的工地看看三明的变化。

钱香袁努力奋斗一辈子,成为一名国家级的曲艺艺术家,获得了无数荣誉。章阿妹在和朋友聊天时,总能自豪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儿子多么能干,多么有出息。“让母亲快乐,这其实也是我对母亲的一种报恩方式。”钱香袁说,母亲走了,但对母亲的感恩依然激励着自己全身心投入曲艺事业,为人们带来更多欢笑和人生启迪。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