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寻访三明重型机器厂创办初期的故事

2018-08-27 09:38:19曾凤清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958年,职工自己动手盖厂房。



  1958年,原徐碧村水碧庙旧址,金工车间就建在这里。



披荆斩棘建设家园。



  1959年,工人在草棚金工车间操作手摇机床。

三明日报记者 曾凤清 文/图

“我要为三重机走向祖国各地、四面八方,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展示我的威力,贡献我的力量,奔向社会主义前方……”时隔半个多世纪,75岁的陈春盛唱起这首创作于1964年的歌时,依旧铿锵有力。那两年,三明重机厂生产的压路机完成试制开始销售,创建于1958年的三明重机厂从无到有,渐成全省机械行业龙头,位列全国八小重机厂之列。

“2008年,工厂退城入园,整体搬迁至金沙工业园时,我们很多老职工都落泪了。”原总厂党委副书记吴元春说。只要有空,79岁的他就会到位于金沙工业园区的新厂区去走走。作为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工厂现已更名为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是一家总资产5.2亿元的全国知名机械制造企业。

60年的岁月,他们将青春交付于此,打开记忆的闸门,重回风尘滚滚的1958年,三明重机厂的故事开始在沙溪河畔展开序幕,3000多名来自祖国各地风华正茂的青年,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悠悠的岁月之歌。

筹建历时3个月,厂名几经更改

1958年,福建省委构建一个专业机械工业区的构想在三明市区徐碧村落地了。三明重机厂正是这幅蓝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部署,筹建的机械工业区包括4个厂:三明重机厂、三明锻造中心厂、三明电线电缆厂和三明电机厂。

那是一个火热的岁月。时年8月,厂区选址完成;9月,三明重型机器厂的前身——三明冶金矿山机械厂筹备处和中共三明冶金矿山机械厂党组同时在福州成立。三明重机厂的厂名其实也几经更易:三明冶金矿山机械厂、三明冶金机械厂、三明重型机器厂、三明工程机械制造厂。

当时,厂房勘察和设计工作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及福建省建设厅设计院负责。厂区总平面图及铁路专用线方位的设计经反复研究,前后作了3次重大修改。1958年10月,这座首期工程规模为年产2万吨的机器厂设计任务顺利完成。

10月中旬开始,筹建人员陆续进入三明工地。郑依东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三明的日子:1958年10月22日。那天,他和另外55名毕业自福州艺徒学校的退伍军人,来到了徐碧。他们在艺徒学校里经过5个多月的培训之后,成为三明重机厂首批建设人员。面对着眼前的山丘起伏,野草漫长,年轻的建设者们誓要用自己的一双手改变这里。

时年11月9日,三明重机厂正式破土动工!

建设者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据资料显示,截至12月底,三明冶金矿山机械厂筹备处共调配招收职工3314人,其中进入三明工地1006人,福州筹备处56人,到省内外培训人员2252人。

建设全靠一双手,建厂房、盖宿舍、扛毛竹、挑粮食

平地起新城,背后的努力是卓绝的。

“当时没有重型机械设备,所有的建设都只能依靠手提肩扛。”现年80岁的原总厂副厂长吴敏树描述起当时的场景说道,“大家边基建边生产,一切都要靠我们的双手,大家自己建厂房、盖宿舍、扛毛竹、挑粮食。”

陈春盛在自己的回忆文章里记录了当时边基建边生产的景象:有的去挖土方铺铁路;有的去填土方修马路;有的去挑塘泥修水库;有的去烧砖瓦砌炉子;有的去30多里远的深山老林扛毛竹割茅草;有的去搭竹棚盖草屋;有的去铸铁车间劳动;有的去水泥厂劳动;有的去90里外的自然村挑粮;还有的去沙溪河挑沙、挑石子盖房子。

大批建设者的到来,对于原本只有五六千人口的城市而言,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住宿、喝水……全都是大挑战。郑依东刚到三明时,就只能和同伴住在山头上的破庙里。由于水土不服、环境恶劣,他们中就有不少人直接病倒了。

另有一部分人借宿在当地老百姓的家里,一间10来平方米的小房间至少要挤6个人以上。大家白天上班去把铺盖一卷往墙边一靠,晚上下班回来就把门板放下来,当成床板打地铺。后来,更多的职工住在自己动手搭盖起来的油毛毡房里。人们上山砍来毛竹,割来茅草,顶上铺上油毛毡,搭建起栖身之地。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大家搭起了49座茅草棚,而一幢100平方米左右的茅草棚里,至少得住进200号人。可是,一到了下雨天,外面下小雨,屋子里就滴滴答答地落水,锅碗瓢盆都成了盛水的工具。

人一多,喝水、用水也成了问题。起初,大家用毛竹管从山上把水引下来,可是人一多,水根本就不够用。一直到1960年4月,厂里决定在贵溪洋半山腰上修筑水库,一口气挖了3个蓄水池,才算比较好地解决了大家的喝水问题。而这3个蓄水池,也一直被使用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3000多号人的吃饭,就更成问题了。挑粮是一件特别艰苦的差事,不分男女老少,也不论干部、职工还是知识分子,只要任务一下达,大家都得去,因为大伙儿都要吃饭,而深山里的粮食运不出来,只能是人力挑粮。

老职工们回忆,挑粮的时候,凌晨3时就得启程,饿着肚子走上八九个小时,赶在中午11时左右赶到顶泰,在那里吃过午饭后得继续赶路,一直下到大山脚下的后坑自然村,匆忙装好粮食、称好重量,就得赶紧往回赶。在顶泰吃的午饭,通常没有任何配菜,撒点盐巴就这么吃,可在当时,大家却觉着特别地香。

出身农村的陈春盛算是脚程快的,可他回到厂里也已经是晚上6时多了。体力相对差的同志回到宿舍已经是夜里9时多钟,一趟挑粮历时18个小时。这样的经历,让不少老职工至今难以忘怀。

可是,更让他们难以忘怀的,是艰苦条件下大家从未放弃的奋斗精神,是困难面前大家相互帮助、众志成城的合作精神。

生产当年底就研制出第一代产品

据资料记载,匆匆中聚拢来的数千名职工中,大部分来自部队、农村和学校,仅有66人是老厂支援来的。要发展生产,必须要有一批生产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干部,当时,省机械厅从福建机器厂调来了四级以上的技术工人20余人,还有部分中层以上的技术干部,之后不久又分配来7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

1958年时,由于当时国家的基建战线拉得长,全国统配材料普遍紧张。当时负责抓基建工作的副厂长吴良杰,原为省总工会副主席,为发展工业建设来到三明。为了能够完成基建任务,他想尽办法找材料,四处找来重点工程多余材料,一点一点地把厂里基建工程搞了上去。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彭规锦是第一批进厂的技术员,在《崛起》一书中,他撰写的《三明重机厂第一个化铁炉》一文,详细记录了首个化铁炉的诞生过程:没有耐火砖,就用古坟的青砖代替;没有石英砂,就从沙溪河里捞起沙砾代替;没有耐火土,就到富兴堡找来烧陶瓷的白粘土代替……几经努力,一个小碉堡似的化铁炉竖立了起来。

“要出铁了,我的心绷得紧紧,双眼死死盯住炉口。只见一根钢钎对准出铁口轻轻一点,一股金亮的铁水像火龙似的奔腾而出,溅着灿灿的铁花,欢跳着顺出铁槽注入铁水包中。‘哗啦啦……’人群中响起一片掌声,欢呼声,成功了!三明重机厂的第一个化铁炉!”彭规锦在文中的描述至今令人澎湃不已。像这样的时刻,三明重机厂的老职工们经历过太多。

电力不足,大家就采用电动车床手摇化解决问题;没有空气锤,刘国清设计出夹板锤来代替;王振尚一连创造出4种模具,提高工效60倍……群众性的创造劳动,成为三明重机厂发展的重要动力。

1958年底,第一代产品250×400、400×600颚式破碎机和一吨V型矿车试制成功,三明重机厂胜利完成了国家计划的生产任务。

经过全厂职工两年多的努力,1960年,占地13896平方米的金工装配车间顺利落成,同时完成的还有一座总面积为3900平方米的总仓库,一座260平方米的铁路大桥基建任务,兴建了可容纳1400多人的两幢4层楼单身集体宿舍和容纳150多户的两幢3层楼家属宿舍,以及食堂、浴室、水库等其他福利设施,基建投资达到1227万元。

至此,三明重型机器厂初具雏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