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教师节随想

2018-09-05 10:01:03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又是一年教师节,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乡村教师的艰辛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老师每周工作量可不是现在的12节,而是24节,最多34节。白天忙于上课,晚上忙于批改作业。家在城里的师范生,毕业分配到乡下,没有放假是回不了家的。

一个福州知青留下来,在大队的一所小学里当民办教师。寒假过后返校,带来了母亲给的挂面、虾米,便在自己狭小房间外面的小炉子里煮食,当挂面即将熟透的时候,小心翼翼地将一小撮虾米放入,算是极好的美食了。到如今,那虾米的香味儿还是令人难以忘怀。那时,我们在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是天天都有虾米面条吃?

我算是回乡知青,因为那时全村就我一个高中毕业生。我被安排到小学戴帽初中班,也就是设在完小里的初中班。我家离学校不到5里路,翻过一座山就到,但我就是不能回家,也没有时间回家。因为一边教小学五年级语文,一边教初中一年级语文,还教美术等,满满的五天半34节课程。休息时间就只有周六晚上和周日上午了。因为周六下午常常要开会,校长、教导主任话多就要一个下午,话少也需个把小时。回到家,安稳地过了一夜,周日上午帮父母干些农活,周日下午就得赶回学校。因为周日下午学生返校了,老师也得在学校。

后来,突然来了个教师节,教师乐开了怀!于是,偏远初中的一位民办教师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

九月十日教师节,花生如土糖如铁。

辛勤园丁乐融融,笑我免上课两节。

这首仿照红楼梦护官符“珍珠如土金如铁”而写的打油诗,不仅道出了教师对节日的渴望,也道出了学校对老师的关怀以及当时生活的艰苦。那时,乡下中学没有东西送给老师,就到圩场买一些花生,到供销社里买一些糖果,这样就算过节了。当时物价比较便宜,几元钱就能买到一整袋花生,一元钱就能买到两口袋又甜又硬的水果糖。

乡村学校的“慈悲”

六、七年后,我从戴帽初中班出来,到师范学校读书,然后到城郊的中学教书。虽然生活逐渐好转了,但还是不尽人意。

那时,每到春节,老师们都会互相请客。教导主任在我们这些好友中属于家庭条件最好,因为他夫妻俩都是公办教师。我们喝的大多是3元钱一瓶的厦门生产的优质高粱酒,能喝得起4.6元一瓶的五加白酒就算是有钱人了。五加白酒产于东北,主要原料是五加皮和白酒,所以香极了。教导主任端起酒杯激动地说:“哪天我们想吃什么就有钱买什么,那该多好啊!”

师范学校毕业后不到一年,我就买了电饭煲、自行车、黑白电视,那时叫“三大件”,惊动了周围邻居,也令不少同事羡慕。但实际上是我们家省吃俭用换来的,因为我60元的月薪既要养活一家四口,还要补贴乡下年老的父母。

我在城郊中学待了5年,大概是学校经费紧缺吧,每年秋季开学后总务处主任都会回一趟老家,到老家的瓷厂订制茶杯,每个茶杯都喷绘第几个教师节纪念的字样。每年的教师节座谈会结束后,工会主席都会叫我们到他的办公室领一个瓷杯。老师们拿到瓷杯后,第一句话就是:“工会又发慈悲(‘瓷杯’的谐音)了!”

我是1991年秋季调进城里的,不知道后来的教师节城郊中学是不是持续发“慈悲”。

一个玻璃茶杯

2006年秋季,我进城十几年后的一个教师节。

那天晚自习轮到我下班辅导,刚到教室,班长就送来一个茶杯。茶杯是玻璃制成的,非常精致,大约10元钱左右。我觉得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为什么今年的教师节送礼物呢?到别的班级打听一下,别的老师没有。

那晚,班里有一位女生生日。当我得知女生生日的时候,就把玻璃茶杯转送给她,祝她生日快乐,那位女生像我一样非常感动!晚自习第二节,那位女生就把玻璃杯送还给我。我们互相推让,但她死活不要。当时,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2008年初夏,这个班的学生即将去实习了。有个姓林的女生在她的文章里这样写道:“听说之前老师做肾移植手术,到现在身体还挺弱,每天早晚8点都得准时吃药。他每天都要带一杯开水进教室,我们都在早晚8点提醒他吃药。有时,讲课累了,渴了,他便喝上一口。班上有个叫小青的同学,看到他水杯里的水快喝完时,总会主动地帮他到办公室盛满一杯水,这都是习惯了。因此,这个水杯他常不离手。水杯似乎有些旧了,我向班级提议,教师节到来的时候,买个新的水杯送给老师。同学们也赞同,纷纷从口袋里掏钱。”

哦,难怪那位女生不敢接受这个玻璃杯。

一张精美贺卡

2014年秋季,我再一次当班主任,这也是我退休前最后一届的班主任了。

因为水利电力建筑工程专业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很有钱。全班39名学生中,家长承包建筑工程的占一半以上。于是,大部分学生不在学校食堂吃饭,而是选择在街上的饭店消费。有个来自异地的男生,开学第一个月就消费3000多元,日均过百元。

而班里有个本地学生每周生活消费仅100元,因为他家住在偏远乡村,只靠父母种田的收入供两个孩子读书。那几年,我一直在扶贫助学。2012年暑假,我为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筹措了1万元的学费。2014-2015学年度,我资助了3名大学生,我把吃药、吃饭、穿衣之外的钱都投进去了。因为我深知贫困生的苦难。

2014年教师节,当很多班主任正在犯愁给科任教师该送什么礼物的时候,我毅然发动学生做手工贺卡。

2015年教师节,我发动学生给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教师发信息、打电话,深受广大教师的好评。有个乡下教师来电称:“学生送到你们学校,突然懂事了。”

2016年教师节,我班的学生没有送瓷杯,也没有送鲜花,但他们在精心设计属于老师的精美贺卡。

“老师:我们衷心希望您能健康长寿!”这是2016年教师节学生送给我的最温馨的问候!(尤溪职业中专学校张宗铝)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