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霞社区看40年三明市区住房变化
2018-10-19 11:30:39林芳芳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霞新村柴火房拆除后新增了石桌石凳。 东霞新村内新增的儿童游乐设施。 东霞新村(刑保兴摄于1995年)。 告别“蜗居”乐享安居 ——从东霞社区看40年三明市区住房变化 ●三明日报记者 林芳芳 文/图 编者按 “喜看广厦千万间,大庇士民尽开颜”,改革开放40年,三明市区从“先治坡,后治窝”的大工地变成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城,三明人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据国家统计局三明调查队提供的数据,198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6.8平方米,1996年为12.8平方米,2000年为21.03平方米,2007年为24.8平方米,2017年为39.8平方米。40年市区住房的变化都有哪些难忘记忆?“安居”从本期开始推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寻访三明人的安居故事。 9月27日9时30分,三元区东霞新村住户陈清谷和陈桂孝相约来到小区5号楼前的棋牌区打牌,那里秋风徐徐,大树庇荫。听说记者想了解住房变迁的故事,他们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 市区首个按规划连片建设的社区 “能住上这样的小区,当时真是高兴得不得了。”73岁的陈清谷清晰记得33年前选房时激动的心情。从此他和家人从“筒子楼”搬进了“单元楼”,住进的还是“全市第一小区”。 改革开放前,三明市区成片进行开发建设较少,见缝插针现象较多。1979年才开始成片建设住宅,如东新二路以北的居住小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居住小区和开发区详细规划的编审工作,而东霞新村正是第一个按规划进行成片建设的居住小区。 陈清谷是连江人,1970年3月来到省电信元件二厂(代号7782厂)工作。当时国家实行的是住房分配制度,搬进东霞新村前,单位安排他住过木头房、挤过通间。“当时感觉就是蜗居,几十个单身汉,就睡在一个通间里,没有独立卫生间,洗澡更是要跑到饮食服务公司澡堂洗澡。”陈清谷回忆,当时大家都管住的楼叫“筒子楼”,即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或大通间。 省电信元件二厂是三明市无线电元件厂与三明市电工仪器厂合并而成。1970年3月上级决定将厂迁往泰宁县,4月5日,陈清谷和同事们迁往泰宁县工作。 “在泰宁工作时,居住条件也不好,住的是一层平房。常常早晨起床后,就能听到谁夜里又见到蛇了。”陈清谷说,“有天早上我起床时,脚准备落地,觉得碰到什么软软的东西,一看是一条蛇盘在那里,顿时一身冷汗,还好当时是刚睡醒迷迷糊糊没用力往下踩。”陈桂孝接过话,他进入三明市无线电元件厂时单位已迁往泰宁县。 1985年初,好消息接踵而来,厂子迁回三明,单位购置了东霞新村的部分单元楼作为职工住房。 “在大部队回三明前,我先回来看过,当时这一片都在建,看得都让人兴奋。”陈清谷说。 迫不及待搬进“单元楼” 陈清谷看到的一大片,正是东霞新村。 东霞新村位于205国道和东牙溪交汇处,原为地势平坦较低洼的菜地,是永安方向进入三明市区的门户。根据《三明市城乡建设志》记载,当时规划设计东霞新村时,考虑了其低洼地的特点,把防洪要求、竖向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结合起来统筹,进行详细规划,在布局上打破通常的行列式,采用具有内聚力的组团形式。各组团又采用尽端式,以建筑、绿篱和围墙作隔栅围起,使居民有安全舒适之感。 楼幢设计廊式、单元式和点式等多种结构,平均层数为6.08层。为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楼幢朝向大多为南偏西10°—15°。住宅户型以二室一厅为主。 “通知选房时是1985年1月,我们还在泰宁,没见到建好的样子,大家按照工龄、职务等等来算分,然后排序选房。”陈清谷说,当时自己是车间班长,转换分数处于中上游,根据安排可选择5号楼的房屋,5号楼共6层,他选了5楼。为了能在回三明时就入住新房,陈清谷托在三明的亲戚帮忙装修,房间地板涂了油漆,客厅地板铺了钢砖,卫生间、厨房铺了瓷砖,墙壁做了简单的粉刷,大约花了5000元。 陈桂孝则没赶上单位的第一批分房。“按要求,只有双职工或者家属的户口也要是城市户口才可以选房。”当时,陈桂孝妻子的户口还在农村,所以他们从泰宁回到三明时,只能住在单位分配的集体房。“一套房子三家人住,一家人只有一间房,共用客厅和厨房,客厅摆3个饭桌,厨房则轮流用。”陈桂孝说,当时他的两个孩子已经出生,一家四口人住在一个11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家具只有一张床、一张小桌子,连衣柜都没有,衣服只能放在箱子和包里。 大约过了一年,陈桂孝妻子的户口解决了,单位给他安排了东霞新村7号楼一套62平方米的房子。“当时这个房子是别的职工的,已经装修好了,后来调整给我,拿到钥匙的那天我们就开始整理东西,人家搬家还要看日子,对我们来说搬家是迫不及待的事,一直盼着有一套独立的住处,于是第二天我们就搬家了。”陈桂孝说,从此可以用上独立的厨房、独立的厕所,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房间,一家人兴奋了好久。 “虽然还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单位要的租金很少,记不清了,反正都从工资里直接扣的。”陈清谷说。 记者查阅了《三明市城乡建设志》,1978年后,随着私房政策的落实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市私房出租迅速发展,租金按质论价,住宅租金高的在5元/平方米·月以上,非住宅用房租金高的在50元/平方米·月以上。公房和单位房出租,长期以来都是按“低租金”福利房出租,多年不变,至1992年,租金均在0.01元/平方米·月至0.05元/平方米·月。住房制度改革后,住宅租金有所提高,1993年基本在0.5元/平方米·月-0.7元/平方米·月。 “1993年开始房改房,我是第一批响应政策,第一次买了52%的产权,后来又买了剩下的48%产权,因为有工龄补贴,买这套约60平方米的房子,自己大概花了7000多元。”陈清谷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挤在木头房里的时候,就老想着有一天能住上自己的房子,一晃二十多年,愿望实现了。 小区环境越来越宜人 “当时说我们住在东霞新村,别人听了都挺羡慕,我们这是有规划的,不仅环境不错,小区里还有商店和幼儿园。”陈桂孝说。 根据《三明市城乡建设志》记载,东霞新村从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共建成30幢楼(后1992年再增建4幢)。按规划建成后,在当时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当初和东霞新村同一批建设的还有徐碧新村、大垅新村。 为了使各新村片区建设得更加实用合理,美观大方,规划克服了平面布局上的单一化,根据各片区的地形地貌,住宅平面布局形式多以条式为主,穿插点式。小区内均建有小型花岛,道路两侧有行道树和绿化带,楼群之间安排不同形状的绿地和花带。 此外,根据山区的特点,在未解决煤气通气前,小区内给每一套房子配备了一间5-8平方米的庭院式柴火间。而这个小小的柴火间则让人欢喜让人忧。 “当时我们5号楼前面就有一排柴火房,主要放煤、自行车,方便是方便,但是有个问题,夏天阳光照下来,柴火房屋顶的热气直往楼上冲,我家住5楼了,还是觉得热得不行。”陈清谷回忆。 1998年,小区环境整治,准备拆除柴火房加强小区绿化,居民们都不理解,这拆了柴火房,东西要放哪?“后来发现柴火房里的东西大多是杂物,只是以前舍不得扔,但的确还是有一些问题,那时候还没有用上液化气和煤气,都是烧煤,柴火房一拆除,大家就把煤放在楼梯口,到处都很脏。”陈桂孝说,但这个现象随着后来用上液化气和煤气也渐渐消失了。原来柴火房的地方种上了树,后来这一带又进行了路面硬化,还增加了石桌石椅,居民们娱乐休闲的地方越来越多。 “这两年我们社区又有新变化了,我带你去看看。”陈桂孝带着记者来到社区一处广场,一个偌大的信息牌上展示着东霞新村社区综合整治情况。东霞社区综合治理项目是“城市双修”示范性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包括改善社区环境、增补停车设施、提升居家养老、文化活动等设施品质,改造雨污管网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内容。 “你看,这里是新建的儿童娱乐场所,这里是老人休闲健身场所,这个超市代替占道经营的小摊小贩,还有户外棋牌桌……”陈桂孝带着记者一路参观小区,话语间充满了幸福感。临别前,他指着不远处的富文新村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儿子在那买了房,比当年的自己幸福多了,虽然贷了款,但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东霞新村是三明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的一座里程碑,改革开放后,市区第一份住房条件提升福利在这里落地,而后市区百姓居住条件不断升级:从“有房住就好”到“考虑居住环境好不好”,从“旧城改造”到“新村建设”,从“居住小区”到“居住综合体”……这不,与东霞新村一路之隔的永嘉天地综合体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未来那里不仅有居民住房还有大型商场、商务、娱乐、城市广场。整个东霞片区建设正按规划有序进行,融合自然山水、交通便捷、繁荣高效的南部新城宜居综合区即将形成,可以预见,那又将是市区百姓安居乐业新的里程碑。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