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赤道原则进入中国十年 兴业银行“点绿成金”

2018-11-02 11:53: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三明11月2日讯 2018年10月31日,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迎来了采纳《赤道原则》十周年,并且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之一,参与到赤道原则——这一全球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自律规范的新一轮修订中,为即将于明年发布的第四版赤道原则贡献着“中国智慧”。

作为国际项目融资领域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黄金准则”,赤道原则自2003年诞生,迄今已被包括花旗、汇丰、巴克莱银行等在内的全球94家金融机构采纳,业务覆盖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遵循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额已占全球新兴市场国家项目融资总额的70%。

在中国大陆,作为“开先河者”,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以来的数据同样可观。截至2018年9月,该行已累计对1048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项目共计376笔,所涉项目总投资为15782.46亿元,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源源不断注入“清泉”。

十年来,通过遵循“赤道原则”,兴业银行也走出了一条“点绿成金”的差异化可持续发展路径,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辉,稳居全球银行30强,令外界侧目。

先变先行

“赤道原则”诞生于2003年,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政策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贷款项目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黄金准则。15年来,在全球项目融资市场中,赤道原则项目从最初不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增长到超过50%,甚至占据了新兴市场项目融资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兴业银行的赤道原则实践之路亦缘起于2003年,当时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契机,充分借鉴战略投资者之一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在践行可持续金融领域进行了多项重要尝试:2006年,与IFC在北京签订了首期能效融资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的银行;2007年,签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倡议,坚定了该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然而,银行采纳赤道原则,彼时国内并无先例,且赤道原则要求银行和融资企业均须履行原则规定的环境与社会责任条款,看似“捆绑”了银行拓展业务的手脚,能否在国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时一些金融机构及兴业银行内部均有疑问。

“在中国首家对外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对兴业银行而言,不是没有压力。但压力往往也是动力,兴业银行首先要改变自己。”面临新的考验,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如是说。

于是,该行委派法律与合规部总经理华兵带队与国家环保部、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美国环保部等国内外机构开展广泛交流,进行可行性调研。而打开理解之门,源于一次机缘巧合的访问。

当年兴业银行参加了一个由国家环保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组织的中国绿色信贷代表团,前往美国财政部、环保署、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进行访问交流,期间华兵接触到了美国“超级基金法案”。该法案规定,环保署有权对污染企业及项目包括银行在内的所有关联人进行无限追责,除非银行能够证明存在不可抗力、战争或者自身为企业提供融资的行为与污染结果没有关联,否则就须对企业污染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而赤道原则正是一套体系化、可操作、可嵌入现有信贷流程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过程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一语惊醒梦中人,华兵认识到银行在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同时,运用妥善专业的管理同样可获得良性商业回报,这让该行论证和探索赤道原则可行性的工作获得实质性进展。

2008年10月31日,经过深思熟虑,出于业务模式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度慎重考虑,兴业银行正式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凤凰涅槃

实践与时间证明,实现赤道原则本土化的过程,也是兴业银行 “凤凰涅槃”的过程。

在长达一年的采纳过渡期里,兴业银行分别从公司治理、制度建设、能力建设、项目审查、客户意识培养以及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全面构建了赤道原则管理体系,并完成与核心业务系统的融合。通过全行范围的项目融资调研、十大核心客户的围炉对话、将赤道原则通俗化后印发全行的“绿宝书”、每个项目现场的客户沟通及近百场专业培训和宣贯,该行终于收获内部支持、监管肯定、客户理解和公众认同。2008年6月,兴业银行董事会全票通过该行采纳赤道原则的议案。

十年来,兴业银行共举办赤道原则、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相关培训400余场,参加培训员工近5万人次。十年执着追求,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相较于传统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方法,兴业银行通过运用赤道原则的理念和方法,全面重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改造业务流程,提升了管理的体系化、专业化和可操作性,形成了相配套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

更重要的是,基于实施赤道原则所产生的内生动力,逐步推动实现了该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革新:该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寓义于利”社会责任实践模式通过将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业务相结合,落实到产品创新、信贷投向、同业合作等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公司治理理念实现三级演进与飞跃:从股东利益至上到兼顾利益相关者,再到倡导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