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博学小讲堂”乐了留守娃
2018-11-28 09:47:16陈 静 肖剑一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泰宁记者站 陈 静 通讯员 肖剑一 文/图 玩转非遗文化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我是你们的杨阿姨。上次我教了你们荤擂茶的制作方法和工艺。不知道你们还记得它的制作方法吗?这次的素擂茶我想请小朋友们自己上来擂,你们说好不好?” 11月23日上午,泰宁县大龙乡文化站的“博学小讲堂”再一次邀请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擂茶传承人杨春花带领小朋友领略擂茶文化。 热情好学的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举手,有的恨不得跳起来。“我来……我来……” 今年上5年级的杨静茹同学的爸爸妈妈在深圳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外婆,平时只好寄宿在学校。看到她跃跃欲试的样子,杨春花便让她去台上体验。 杨静茹按照杨春花刚刚示范的动作,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地拿着擂棍,顺时针迅速地转动着,“我才亲手体验了几分钟,手就酸了,才知道制作一碗我们平时喝的擂茶有多不容易,我喜欢这种课,很生动,也让我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杨春花介绍道:“擂茶算得上大龙乡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大布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肴。” “博学小讲堂”是由大龙乡文化站工作人员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艺术表演者等民间教师,每周一次为孩子们上一堂文化与传承相结合的趣味课,让他们在游戏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远记忆。 负责大龙中心小学留守儿童的黄小琴老师告诉我们:“平时同学们都是在教室里上课,难免觉得枯燥无味,而大龙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共有51名,其中寄宿生25名。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和乡里的文化站联系,给孩子们开设一些关于“非遗”的课程,“非遗”走进校园,既能让同学们提高其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让“非遗”也能得到更好的宣传和传承,又能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学校的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非遗”课堂不仅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也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们高高兴兴地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带回家,与此同时,家长们也惊奇地发现,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课程,孩子们认真聆听“非遗”大师讲授“非遗”知识,并跟着大师现场学习手工制作,孩子们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更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探索传承之路 “小朋友们听到我们工作人员介绍都很惊奇。当时我就觉得自己乡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乡的孩子们都不了解,谈何而来的传承?”大龙乡文化站负责人小肖说。 谈及为什么要在留守儿童中开设“博学小讲堂”,源于今年的泰宁环大金湖骑行活动的时候,该乡有展示造纸和现场擂擂茶,然而现场的许多小朋友都不懂这是什么。“而留守儿童所见所闻的机会比其他孩子少得多,所以就先从留守儿童开始了。现在孩子们能近距离感受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们家乡有这么好的现成的文化,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不久前,给孩子们上“非遗”趣味课的是大龙乡善溪帐上造纸术传承人——邹华根。他带着孩子们一起探寻古老造纸术的魅力,传承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重温祖辈留下来的记忆。 “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一捆捆毛边纸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呀?”邹华根指着旁边还未分离晒干的毛边纸问。看着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他笑了,讲述、展现起制作工艺也更起劲了。 “取当年毛竹,待竹枝开至3-4节时,砍伐去表皮,锯成长约1.5米左右,破开6-8片,放进挖好的池中码好。池中放水,加入石灰,待竹片浸泡40至50天后,放干池水、洗净,再加入净水浸泡40天左右,捞出竹片,用脚反复踩踏成糊状,装入方型木桶加水和匀,用自制的专用帘子捞起……” 邹华根一边将成捆压好的草纸用小钳子一张张分离,一边给孩子们讲述造纸的全过程。他热情地与孩子们互动,邀请孩子们自己动手分离纸张,年龄大的初中生便手把手教他如何在竹浆里取纸,体验古老造纸的神奇工艺。 “现在做纸利润很低,从早到晚,一天才赚20多元钱,年轻人都外出做生意赚大钱,哪里会在山里面老老实实造纸,而且手工造纸也没有什么市场,更是无人愿意传承,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项手艺渐渐失传啊。”邹华根感慨地说道。 当乡里文化站小肖来找邹华根,希望他给孩子们上一堂造纸课的时候,“不知道我有多开心。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我们自己乡里的这门独特手艺,也希望他们通过我的趣味课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兴趣。千万别让这门‘活化石’手艺失传了呀。” 现在,每周一次的“博学小讲堂”已经成为泰宁县大龙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最期待的课程,如何把更多的“非遗”文化生动有趣地宣扬出来,让同学们更有参与感,是现阶段该乡文化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乡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已经想好了,下一次的“博学小讲堂”,就给孩子们体验一次原汁原味的双坪梅林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