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记三明市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2018-12-03 10:11:25曾凤清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盲协组织志愿服务培训。

盲协服务队的志愿者在开展活动。

 

“命运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记三明市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三明日报记者 曾凤清 文/图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可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黑色的瞳孔,可能终身都无法感受到光明。但是,这却并不影响他们对光明的寻找。“一颗心回报社会,一双手推出健康。”对于三明市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而言,这句用了6年的口号已经印在了心底。这支成立于2012年3月的服务队,目前已经开展志愿活动近120场,服务群众近万人,服务队成员由最初的不到20名,增加到现在的150多名,在12个县(市、区)都已成立了分会。

克服着自身的视力障碍困难,盲人志愿者们坚持着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一技之长回馈着社会,化作照亮他人、点亮黑暗的一束束美丽的光,他们说:“命运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盲人助残

11月28日早上6时多,三明市台江医院办公室主任陈玉清就起床忙活开了。这天,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到医院来为病患义务推拿。前一天,医院安排她跟车去将服务队接到医院来开展活动。

“志愿者们眼睛不太好,我很担心他们等太久,所以要把3个上车点的线路都提前安排好,让他们尽量少等待。”陈玉清说。“小心一点哦。”上车、下车、跨门槛、过台阶,陈玉清和工作伙伴都要特别仔细地提醒、嘱咐。

在等待台江医院的车辆前来接人的公交站台上,志愿服务队成员们掏出自己的手机,通过一款指定的APP进行志愿服务签到。

为了这场活动,江华也忙活了很久。就在5天前,盲协特地抽出了一天的时间,对协会成员进行了一次有关志愿服务如何规范开展的培训。作为盲协主席,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是他在6年前亲自组建的,此后,服务队组织开展的每一次活动,他都参与。

只是,这次的活动有点儿特殊。

“以前我们也经常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去公交公司、学校等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但是服务对象大多是肢体健全、心理健康的正常人。”江华说。这次他们的服务地点选择在了台江医院,将为近百名经过治疗后状态相对稳定的精神病患者,以及部分来自心语自闭症儿童教育中心的孩子提供志愿服务。

“我们的病人因为长期住院,与社会隔绝,身体机能、社会交往能力都会发生一些退化。这次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来我们这儿,为他们进行推拿服务,对他们的身体改善有很积极的意义。”三明市台江医院院长张海涛说。

在院治疗的患者中,有部分状况相对比较稳定的,通过按摩,不仅能让他们放松肌体,更可以增加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患者愈后情况其实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支持系统,来自人们的关爱、尊重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张海涛说。

张海涛的另一个身份是三明市精神残疾人及其亲友协会主席。今年8月份,市残联召开大会,他和江华在会上碰面并聊起各自协会的工作时,两人一合计,提出“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思路,于是便有了这次志愿之行。

为了感恩

“你平时精神太过紧张了,这背筋实在太硬了。”按摩着一位医院工作人员的肩背,刘永芳用温柔的声调轻轻地说道。给患者一一服务完之后,志愿者们提出给辛苦的医务工作者们也做做推拿按摩。

洁净的脸庞上时常扬着笑意,一双漂亮的眼睛让人很难相信眼前这样美丽的女士也是一位视障人士。“单眼失明了呢。”刘永芳讲述的语调平常而轻松,脸上依然带着笑意。

1996年,20岁出头的刘永芳接到通知,有机会参加市残联免费提供的盲人按摩就业培训。起初,她有些挣扎和犹豫,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对“按摩”这两个字眼,心里多少有些抵触。可是,终究还是要靠着自己生活,没有一技之长怎么能行呢?思前想后,她走进了培训班。

培训班前前后后学了半年,3个月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3个月的实践操作,刘永芳就这样成了市残联第一批盲按学员。如今的她在三元城关经营着一家自己的盲按店,日子过得挺不错。

“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我们大家一直以来想着要这么做的。”刘永芳回忆起2012年志愿服务队组建时的情景。江华当时第一个提出建立志愿服务队,十几个盲协的“元老”全都不假思索地点头同意。

“真的就是感恩。”刘永芳说出了大家的心思。作为视障人员,因为有了政府、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关爱,如今能够像肢体健全的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每个人的心底都有那么多的“感谢”想要化作真正的举动去表达。

“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全部都是视障人员,他们不仅可以靠双手好好生活,还可以用余力帮助他人,这个行为本身就能给他人以正面的引导。”心语自闭症儿童教育中心负责人范爱玉说。发自内心的善举,如明亮的火炬,照亮了他人与社会。

善意相吸

12月2日,星期日。对于纪巧丽夫妻俩经营的富康按摩中心而言,周末是生意忙碌的时候。可是,他们这天却关了店门,推了所有来店客人的预约,带上店里全部的师傅,来到绿道开展志愿服务。

这天上午,“闽光杯”绿道半程马拉松比赛在这里举行,他们此行给马拉松选手在赛后提供义务的按摩放松服务。

上个星期三的台江医院志愿服务活动,纪巧丽的爱人连茂炘也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因为巧丽现在怀着身孕,所以服务队的其他成员都劝她在家。周日的这场活动,她说什么也要跟着爱人和同事们一起参加。

她们夫妻俩都是弱视患者,同为三明特校的毕业生。“至少我们还有些微弱的视力,这也算是一种幸运了。”纪巧丽的笑声总是那么清脆。

盲协每次活动,弱视成员都会充当全盲成员的拐杖,后者将手搭在前者的肩或肘部上方,这样,经过定向行走训练的他们可以比较安全地出行。

“不管走到哪里,总有好心人帮助我们,所以但凡有一点能力,我们也希望可以帮到别人。”纪巧丽说。她说起自己当初走出社会的一次经历。2004年,学校刚毕业的她,独自乘火车到福州去投奔学姐。不曾想,那趟火车因故晚点了2个小时,到站下车后,说好来接她的学姐因为联系不上她已经返回住所去找她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开口向旁边的路人借来电话联系了学姐。路人不仅好心借给她电话,还主动提出载她一程,送她到学姐家。

“小姑娘,以后你可不能这么轻易相信别人,胡乱坐上陌生人的车。”在车上,好心的陌生人出言提醒这个涉世未深的姑娘。纪巧丽说自己很感谢那个不知姓名的陌生好人,而一路走来,这样的好人特别地多。从别人那儿接收到的一点一滴的善意,汇聚在心底,也成了帮助别人的能量源泉。

绿道上的志愿服务区域,一人一张垫子,盲按师傅们紧张地忙碌着,一个小姑娘穿梭其间,不时给师傅们递个工具、擦把汗什么的。这是纪巧丽上三年级的女儿。只要允许,巧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都会带上女儿。这个出生在孟春的孩子,父母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孟孟”,寄寓了春天的希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