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提前3个月全被预定,牛岭柑桔为何这么“牛”?

2018-12-06 10:42:50颜全飚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果农们在装运柑桔。

廖乃秋的果园喜获丰收。

精心呵护好每一个脐橙,廖上晋躺着剪果。

 

提前3个月全被预定,销到北京、上海

牛岭柑桔为何这么“牛”

●三明日报大田记者站 颜全飚 文/图

漫山遍野的柑桔树,硕果挂满枝头,村头村尾载柑桔的农用车忙碌不停。11月25日,记者坐着种植大户廖乃秋的农用车,走进大田县广平镇苏桥村,走进丰收的牛岭千亩果园。

十年花果满山

在牛岭种下第一株柑桔苗的是廖乃秋,今年46岁。1993年,他在三明虎头山橘子园帮忙管理,在那里结婚成家。

随着年龄增长,思乡情切,2007年,廖乃秋夫妇俩回到大田县广平镇苏桥村老家,他家山地基本在牛岭,于是,夫妇俩在那儿种起蜜桔。

村民廖上晋也同时种起了以芦柑为主的果树。如今,他们都拥有30多亩果树。在他们带动下,近60户果农在牛岭种植柑桔,面积超过1000亩,年收入近800万元,周边贫困户及村民300多户到此就业、实现增收。

除了种植蜜桔,廖乃秋还发展芦柑、脐橙、血橙等8个品种,现有1000株挂果收成,还有1000株在培育成长。果树未丰产时,廖乃秋、廖上晋就去挖煤、打工,贴补果园开支。

管好果园,要有好收成,也要有好行情。今年,廖上晋的芦柑,与江西的砂糖桔同时上市,价格受到一定影响,收入减少了些。而廖乃秋种蜜桔,今年碰上好光景,收获8万公斤,每公斤4.5元,廖乃秋夫妇一年净收入达10万元。

合作抱团发展

牛岭柑桔,在大田出了名。

廖乃秋说,牛岭大多是黄泥土,非常适合柑桔种植。早期,这里还有一个瓦窑,四里八乡的老百姓都到这儿来买瓦片。这里种出的柑桔,果实化渣含糖量达到14%,无论大小,口感都特别甜。

品质好自然吃香。每年七八月份,外地水果商就到山上来看果,预定一空。牛岭柑桔不愁卖,除了销售到三明,还运往泉州、上海、北京等地。

三年前,牛岭柑桔进入丰产期,现在年产量达200多万公斤。为便于统一管理,形成品牌效应,2016年,果农们自发成立了牛岭柑桔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42户。廖上晋是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老兵,特别能吃苦,被推选为理事长。廖乃秋这位“土专家”被推选副理事长。

廖乃秋说,成立合作社后,牛岭柑桔统一标准施肥、治虫,已经在申请无公害产品。合作社管理模式,还有利于共同防控柑桔的天敌黄龙病。不少地方的柑桔园果树毁灭性枯死,大多是因黄龙病造成。果农若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根本无法防治黄龙病。廖乃秋说,牛岭柑桔之所以“牛”,就是对病虫害的到位防控。

甜蜜的日子,来自辛勤精细的经营。办公室设施简陋,但牛岭合作社“软实力”可是下足了功夫,形成了成品出社检验、生产管理、产品质量追溯、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还成立无公害产品质量、技术管理小组,请县、乡的果树管理专家到现场授课,选派社员到市里培训学习等。

产业化在路上

柑桔品质有了保证,如何做好储藏、销售,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合作社带领社员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新路子。

广平镇,是孝道之乡,是元代学者郭居敬的出生地。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孝文化和北洋崎山水生态资源,修建银杏公园、五龙山公园,引进梅花鹿养殖等,广平与三明毗邻,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合作社理事长,廖上晋希望把桔柑从一产做成三产,吸引旅客到此观光、采摘。

“想致富,先修路。”眼下,牛岭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最大的瓶颈是道路问题。从苏桥村通往牛岭,是一条3公里多的单向黄泥巴路。雨后,道路十分泥泞。为了防止打滑,果农要给农用车轮胎装上铁链。周末,村外银杏树下,游客如织,因交通不便,这满山红透的美丽果园,却是无人问津了。

“这条道路水泥硬化了,相信会吸引很多游客到此采摘,果农可以做一些农家乐,有了附加值收入。”廖上晋说。

果园里未通上电,浇水、喷药等,果农们抬着柴油机上山发电。因交通不便,运输上很耗精力,果农们得赶着日子,起早贪黑,辛苦一番。

尝到了果实的甜头,其他果农也陆陆续续地加入了专业合作社,还有村民想回到家乡,转行桔柑种植。

规模大了,倒逼牛岭柑桔走向产业化。产业化的基础在哪?产业化的路子如何走?这些,都是合作社必须去思考和努力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