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市机构改革方案发布 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

2018-12-20 09:52:06 来源:聚焦三明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2月18日

三明市召开机构改革动员视频会议

会上通报《三明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12月18日,三明市召开机构改革动员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各项工作,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三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杜源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余红胜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炎标通报《三明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市领导徐铮、朱昌贤、黄建平、王刚、祝荣亮、纪熙全、肖明光、林俊德、张元明、张文珍、朱一勤、陈欣出席会议。

杜源生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市县机构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服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深化市县机构改革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和落实“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作为向党中央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的重要标尺,深刻认识深化市县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必然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省委要求,抓好市县机构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杜源生强调,要把握目标要求。按照市县机构改革的基本脉络和总体目标,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整体系统推进贯穿始终,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市县机构改革。要抓准关键环节。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组织、有纪律、有步骤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做细做实改革期间职责有效衔接、机构运转保障等工作,确保实现平稳过渡。要盯紧时间节点。按照中央和省上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把握工作节奏,细化目标要求,加强督促推动,有力有序推进市县机构改革。要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当好“施工队长”,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确保改革蹄疾步稳、紧凑有序、规范高效。要严明纪律要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保密纪律,确保市县机构改革风清气正。(三明日报罗鸣灶)

《实施方案》有哪些重点?

一起来看看

机构改革后,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党委机构14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3个。政府工作部门33个。

调整优化市级党政机构和职能

(一)对应中央和省级机构改革,调整优化相应机构和职能

1.建立健全和优化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

(1)组建市监察委员会。将市监察局的职责,市人民检察院有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及预防职务犯罪等职责整合,组建市监察委员会,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不再保留市监察局。

(2)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等。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将市委办公室承担的具体负责统筹协调三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相关工作职责划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

市委政策研究室不再与市委办公室合署办公。

(3)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全面依法治市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

(4)将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具体事项另行规定。

(5)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等。

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实行单设,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对外加挂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

(6)组建市委财经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财经领域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财经工作等。市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

(7)将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外事工作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外事工作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外事办公室)。

(8)组建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具体事项另行规定。

(9)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审议三明市审计监督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审议年度全市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审议审计监督其他重大事项等。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

(10)组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教育领域加强党的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部署三明市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审议三明市教育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和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三明市教育工作重大问题等。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市教育局合署办公。

2.加强市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

(1)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调整优化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领导体制。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

(2)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的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公务员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组织部,对外保留市公务员局牌子。

市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由挂靠市委组织部改为在市委组织部加挂牌子。

调整后,市委组织部在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公务员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三明市公务员管理的政策措施,依法统一管理三明市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事务,指导三明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绩效管理等。

(3)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仍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归口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领导。

(4)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的侨务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对外加挂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调整后,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在侨务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侨务工作政策措施,统一领导三明市海外统战工作,依法管理三明市侨务行政事务,调查研究国内外侨情和侨务工作情况,统筹协调侨务相关工作,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指导推动涉侨宣传、文化交流和华文教育工作等。

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的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等职责划归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3.新组建和优化职责的机构

(1)组建市自然资源局。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参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自然资源局主要职责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按权限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负责测绘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等。

调整梅列区、三元区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体制,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承担的梅列区、三元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职责分别调整下放给梅列区、三元区。规划管理职责下放后,市自然资源局要加强对梅列区、三元区规划工作的统筹。

不再保留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

(2)组建市生态环境局。将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规章,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等。

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对应市生态环境局划入相关职责,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

不再保留市环境保护局及各县(市、区)的环境保护局。

(3)组建市农业农村局。将市农业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市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整治项目管理、市水利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等职责整合,组建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加挂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战略、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农业农村工作政策措施,依法监督管理三明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农业相关投资项目管理等;承担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不再保留市农业局。

(4)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牌子,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

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和历史文化保护的法规规章,统筹规划三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不再保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5)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职责,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市民政局承担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卫生健康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国民卫生健康政策措施,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应急,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拟订三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等。

保留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

不再保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6)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市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和拥军优属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等整合,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加挂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相关政策措施,负责三明市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退休干部、退役士兵的移交安置工作和自主择业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待遇保障工作,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指导全市拥军优属工作,负责三明市烈士及退役军人荣誉奖励、军人公墓维护以及纪念活动等。具体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7)组建市应急管理局。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相关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防火相关职责,市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相关行政职能,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减灾委员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急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组织编制三明市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全市灾情报告系统并按规定统一发布灾情,统筹三明市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三明市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和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具体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不再保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8)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的价格监督检查与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相关职责,市商务局的牵头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职责,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管理相关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配合省里开展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负责知识产权保护,负责商标、专利、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指导商标、专利执法工作等。

调整梅列区、三元区市场监督管理体制,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梅列区、三元区市场监督管理职责分别调整下放给梅列区、三元区。

保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

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9)组建市医疗保障局。将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管理局)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药品配送管理、医疗救助等职责划入市医疗保障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医疗保障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医疗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支出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县(市、区)医疗保障部门对应市医疗保障局划入相关职责,作为市医疗保障局的派出机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

(10)重新组建市林业局。将市林业局的有关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等部门承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林业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由市自然资源局统一领导和管理。

市林业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依法监督管理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三明市各类自然保护地等。

(11)优化市司法局职责。将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承担的法制工作职责划入市司法局,仍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12)优化市审计局职责。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职责,市财政局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监督检查职责,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经济责任审计职责和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职责等划入市审计局,仍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不再保留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

4.其他不再设立的机构

(1)不再设立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委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有关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承担。

(2)不再设立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有关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做好反邪教工作、分析研判有关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协调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等职责划入市委政法委员会;将收集邪教组织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治安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研判职责划入市公安局。

(二)与中央和省级机构基本对应的其他机构和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

1.与中央和省级机构基本对应的其他机构

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统计局、市政府信访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其中:

(1)优化市委办公室职责。将市委机要局(市密码管理局)的职责、市档案局(市档案馆)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委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加挂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机要局、市档案局牌子,对外可使用市国家保密局、市密码管理局名称。

不再保留单设的市委机要局(市密码管理局)。

(2)市委宣传部对外加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牌子。

(3)优化市政府办公室职责。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的外事工作职责划入市政府办公室,加挂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4)优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责。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牵头工作的职责,以及市民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挂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

(5)组建市科学技术局。将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的科技发展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的外国专家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市科学技术局。

不再保留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

(6)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7)市公安局加挂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牌子。

(8)优化市交通运输局职责。将市农业局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市交通运输局。

(9)优化市水利局职责。将市国土资源局承担的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职责划入市水利局。

(10)优化市商务局职责。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全市各类开发区建设等职责划入市商务局。

(11)调整市委市政府信访局管理体制。将市委市政府信访局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的部门管理机构,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名称调整为市政府信访局。组建市委信访局,与市政府信访局合署办公。

2.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

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市体育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城市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其中:

(1)组建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将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职责,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承担的港澳事务职责整合,组建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对外加挂市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2)组建市城市管理局。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职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涉及城市管理的全部行政处罚职责,以及市环境保护局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职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有关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职责,市公安局的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等行政处罚职责,市水利局的向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除等行政处罚职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行政处罚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城市管理局。

不再保留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3)组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市政府办公室(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承担的金融工作职责,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监管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推进全市企业上市和再融资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加挂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地方金融监管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承担三明市有关金融协调服务、地方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等。

(4)将市委老干部局由市委组织部管理的机关调整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

市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由挂靠市委老干部局改为在市委老干部局加挂牌子。

(5)将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管理的机关调整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宣传部管理。

职责划转后,相关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建立部门间分工协作机制,确保职责履行到位。有关职责未尽事宜,将通过“三定”规定予以进一步明确。

机构改革后,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党委机构14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3个。政府工作部门33个。

统筹推进市级其他各项改革

(一)深化市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

1.深化市人大机构改革

(1)组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作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拟订、审议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事务等方面的有关议案,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有关执法检查。

(2)组建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作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承担推动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有机统一方面相关职责。

2.深化市政协机构改革

(1)组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联系农业界和研究“三农”问题等职责调整到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2)将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将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承担的联系文化艺术界等相关工作职责调整到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3)将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3.深化群团组织改革

对于已经制定改革方案的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群团组织,要认真组织实施改革方案。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加快推进其他群团组织改革。

(二)深化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

1.将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合,设置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相当正处级,归口市委办公室管理。

2.市档案局(馆)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委办公室后,将市档案局(馆)更名为市档案馆,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相当正处级,归口市委办公室管理。

在巩固市属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市属事业单位机构名称和职责,确保改革后保留设置的事业单位,名称不再称“委、办、局”。今后,除行政执法机构按照中央部署推进改革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三)同步实施市属事业单位划转调整

根据部门职责划转情况,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职责划出部门所属相关事业单位及人员、编制划转给职责划入部门。划转后职能相同或相近的事业单位,相应整合机构、精简编制。

(四)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的改革要求,把机构改革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贯穿于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的全过程。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权责清单管理,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加快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线上线下一体化,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制度,用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服务、最快的速度把企业和群众的事情办好。推进供水、供电、供气等与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公共事业部门便民化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五)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并实行清单化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依法推进改革。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大幅减少执法队伍种类。按照中央和省里部署,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结合实际实行更大范围的综合执法,继续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市本级和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全面清理清退临时人员和聘用人员,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锁定执法人员编制底数,暂保持现状不变,待中央统一明确政策后逐步规范。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市直相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转隶、后三定”原则,研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研究拟订人员编制划转、财经、档案、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场所调配等配套政策措施。职责划出部门与划入部门要积极主动对接,做好职责、人员、档案、资产等接转工作,实现无缝连接。对新组建和整合调整较大的部门出现超编、超领导职数的情况,给予3年左右的过渡期。

总的时间安排是,12月底前基本完成市直部门职责、机构编制划转和班子配备、人员转隶、机构挂牌、办公场所调配、公共科室集中办公等工作;2019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涉改部门“三定”工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