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曹远镇改革开放40年发展侧记
2018-12-23 10:37:09杨燕蓉 叶紫薇 魏兴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记者 杨燕蓉 叶紫薇 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 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改革开放第四个十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永安市曹远镇辉煌如昨,今朝赓续。 “吃干榨尽”资源,年产30万吨高活性石灰项目顺利投产。如今,石灰石的利用率从60%提高到90%,产品的附加值得以迅速提高。这个由福建宏安矿业公司投资2.25亿元的项目,使镇里传统建材产业,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9年,因为乡镇企业总产值高企,曹远成为三明全市第一个“亿元镇”。从小到大,从粗到精……新时代,曹远镇做深做透产业链文章,产业集聚,产城融合,正向高质量发展要效益。 从前年比增30%,到去年比增70%,再到今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3年来,曹远镇按下高质量发展“快捷键”,地方财政收入连续实现高速增长。曹远镇党委书记张祖禄说,去年地方财政收入9960万元,今年即将实现1.5亿元。 乡镇企业一片天 “铁路专用线,竟然从镇中心横穿而过。”2012年,刚到曹远工作的罗美娇,每次走到镇中心被铁路红灯“拦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就在离铁路红灯一二十米远的水尾大厦,上世纪90年代,诞生了三明全市首个乡镇证券交易网点。“每天路过都看到,一楼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路过的水尾村村民回忆道。 企业红火,产业兴旺,资本跟进……曹远虽然没有人人炒股,但是每一位过来人,都能感受到当时经济活跃的氛围。参与炒股的大军,大部分来自于周边的企业职工以及得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 曹远紧靠永安市区,矿产资源丰富,不仅吸引了省地属企业相继落地,还带动了乡镇企业不断发展。第一家落地的省属企业福建水泥厂,顺风顺水迅速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之后,作为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成为三明全市第一批资本上市的企业。 纺织厂、煤矿厂、化工厂、水电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省地属企业的带动下,曹远人不断创办起了一家又一家乡镇企业。据曹远镇志记载,至1994年,镇、村、个体企业合计1271家,共生产八大类、60余种产品。 乡镇企业撑起了三明全市第一个“亿元镇”。1989年,曹远乡镇企业总产值就达到11278万元,在全市乡镇中率先突破亿元大关。到199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攀升至3.96亿元,被国家统计局确认为“中国亿元镇”。 但是,粗放式发展,很快带来了工业污染的阵痛。“雾蒙蒙的,桌椅蒙着一层灰。”已经75岁高龄的邓上通,曾经两度参与修编曹远镇(乡)志,对镇里的前前后后了如指掌。 家在大型水泥厂烟囱附近,曹远人称“本地通”的他,对以水泥为主的建材行业发展感触良多。如今的曹远,烧石灰式的家庭作坊,被高活性石灰项目取代;立窑小水泥,被新型干法大水泥取代;林竹产品,也从初加工向高科技转型…… 绿色才是发展的“本色”。镇志记载,2004年底,全镇共有7家水泥厂,合计年产水泥91.9万吨。曹远朝污染最重的水泥行业果断开刀,淘汰了所有立窑生产小水泥厂,并打造出建福、万年、谋成3家新型干法水泥品牌大企业。 水泥产业的“绿色升级”,使曹远实现了水泥产业质的突破。如今,曹远境内3家大水泥厂,去年水泥生产总量已经突破一千万吨大关。 产业集聚万家红 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曹远人从中尝到了甜头,他们不再唯“量”是尊,力求以质取胜。何为质?“不再广撒网而捕鱼,力求精准招商、有效招商。”当政者有自己的想法。 曹远土地寸土寸金,工业用地每亩已达到11.2万元,尽管如此,企业家们还是竞相角逐。意向企业如何把关?除了环保这个硬指标外,曹远镇把是否契合当地产业发展作为另一个引资标准。 这几年,前来投资的企业,因为与当地主导产业不符而被劝退的不在少数,年初就有一个投资2000万元、预计税收达300多万元的企业被“拒绝”。 而去年当宏安矿业落户曹远时,镇里则主动靠前服务,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看中的不仅是它的税收和先进工艺,更为重要的是,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水泥建材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曹远镇党委副书记朱昌永说。 这几年,曹远镇去粗存精,陆续打造了水泥建材、林竹加工两个产业集群。其中水泥建材产业立足建福、万年、谋成三个产业龙头不断拓展延伸。就在上个月,镇里依托万年水泥公司,引进恩萨水泥窑危废处理项目。 产业集聚优发展。这个总投资1.25亿元的项目,把水泥生产末端的“下脚料”变废为宝,具备每年处理15万吨危废材料的能力,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2.6亿元。 在林竹加工产业,和其昌舞着龙头,带领永安竹子“闯荡世界”。凭借当地丰富的竹材资源,和其昌把目光紧紧锁定在生产竹集装箱底板这一市场前景巨大的高新领域。经过几年发展,公司顺利坐上竹集装箱产品头把交椅,成为中国最大的竹集装箱生产企业。 如今,公司年生产15万立方米集装箱底板,年销售收入10亿元,而这一行业全球市场约50亿元,和其昌占了五分之一。永安市每年产出的3500万根竹子,有约1000万根制成竹帘被和其昌收购。 其背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如今按订单式合作加工竹胶板半成品,和其昌已建立二十个半成品生产加工基地,年消耗原竹约11万吨以上。 产业链拉长,受益的不仅是小企业、小作坊,当地农民也成了直接受益者。开着车的水尾村村民邓上勤,就是其中之一。从20年前到山上“打石灰”卖给大企业,再到10年前开始做物流运输,他钻的都是产业链的“空子”。 产业集聚万家红。从单打独斗到集聚发展,曹远企业养“富”了一代又一代曹远人。邓上勤还记得,2004年重修曹远镇志时,当时全镇轿车数量大约50辆,现在单单一个行政村都不止50辆了。 产城融合天地宽 曹远乡村有产业,永安城中有生活。曹远人早已习惯了与工业相伴、与市区相随的日子。 “当时最大的建福水泥和福建化纤,两个厂区工人都是大几千人,厂区和生活区加起来俨然是一个又一个小城镇。”镇里老人对当时的景象记忆犹新。如今,建福水泥的厂区和生活区,依然占据着98万平方米的土地。 以产兴城,曹远人享受着工业发展带来的福利。永安市区通公交的时候,11路和18路就直接延伸到了曹远;这里有两所省一级达标中学(永安九中和十中);永安市第三医院和第六医院都在曹远…… 产城融合天地宽,曹远的产城融合不仅在当地“融”,更是融入“大永安”。曹远镇早就纳入了永安市区城市规划,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镇里按照市级标准配套,一年接着一年在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投入,不断提升道路、管网、园区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仅今年以来,曹远镇政府就投入了1000多万元。 筑巢引得凤凰来。2010年,曹远斥资3000万元架设蒸汽管道,从永安华电公司接来火电余热进入大兴工业园,使之成为全三明唯一一家提供集中供气供热的工业园区。 “不用自建锅炉,对刚起步的我们来说,节约了成本不说,也减轻了环保压力。”因为看中大兴工业区的集中供气供热配套,2011年,刘升辉把明源板业公司从位于永安城区北郊的尼葛工业园迁到这里。 企业配套有保障,发展自然就能轻装上阵。如今,明源板业公司已经成为三明全市数一数二的硅酸钙板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防火等级达到A+级,去年产值达到1000余万元。下个月,公司又有一条投资1800万元的新生产线投产。 不是城区,却似城区。产城融合天地宽,百姓畅享新生活。要是上世纪90年代,曹远人到永安市区,可是要绕上将近一个小时的盘山路,而且就只有这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 如今,曹远人享受着永安城市的自来水、电力和燃气等生活配套。交通也极为便捷,高速互通口永安西、永安北,距离镇政府,只需5-10分钟车程。而从镇中心驾车,到永安市最繁华的地段,也只需15分钟。 潺潺的九龙溪穿镇而过,溪水的灵气滋养了曹远人敢拼敢闯的气质。一个个工业龙头在当地抬头,产业链条蓄势延伸,曾经的“亿元镇”不骄不躁,正在砥砺前行。 沿着九龙溪畔,曹远田园综合体正在起步,其中埔头、霞鹤美丽乡村建设已现出雏形,错落有致的农家别墅随处可见,乡村旅游正在当地悄然崛起,在新的年代写下新的美丽华章。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