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探寻建宁古山寨 历史文化的最直接传承

2018-12-28 10:46:53林军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牛牯栋山寨



■五龙山寨

林军文/图

建宁县位于武夷山脉中段闽赣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环抱建宁东西部,四周高山环绕,山势险峻,境内千米以上高山就有近50座,历史上每逢战乱,山寨就成了人们躲避的地方。北宋末年,金人南下,军民奋起反抗,纷纷利用山区有利地形修筑山寨,招募义兵,对抗金人。明末和清中后期由于太平天国等战乱,各地又纷纷筑寨自保,民间又一次次兴起了筑寨高潮。1980年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的结果,其中就有很多以寨命名的山,山顶都有古山寨,如罗家寨、西山寨、彭家寨、马鞍寨等。

建宁古山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五代时期。乾隆版《建宁县志》专门记载了古寨:寨十六——东山寨,即东山上。乌龟寨,在俞家潭畔。罗汉寨,在县治北门,宋绍定间废。楚王寨,在楚上保。将屯寨,即将屯保前,五代宋镇将谢望尝驻兵于此。仙山寨,在楚下保水口。香炉寨,楚上保。仁寨,在燕栖峰背。太平寨,在楚上。国初余治生、余元吉同里人修理,今遗址犹存。青龙寨,赤下保。饭罗寨,铙村保。军口寨,赤上保。明洪武十三年庚申改为巡检司,次年裁革,故址犹存。昔筋竹寇乱,建阳总领刘纯仗义讨之,会纯死于寇,其步卒骄悍难制,知军赵廷平分其众,隶左翼扎军口、永平、绥安、梅口四寨以处之。此其一也。绥安寨,系里心保。唐义宁军旧址,南唐为永安寨,宋绍定五年壬辰,分总领刘纯忠武军守之,驻新城保。元为绥安巡检司。明因之,洪武三年庚戌迁今所。永平寨,县西新城保,即罗源筋竹寇区也。龚家寨,大南保。先年寇乱,乡人冯真卿驻兵于此,保障一方。又有隔巢寨,唐陈岩御黄巢处。

闽赣边界还有30多个具名的古关隘,民国版《建宁县志》记载:隘以控御,寨以屯驻,原为险阻设也。建邑有隘十七,寨十六,守险亦云周矣。作为险隘,它的战略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古关隘位于闽赣古道的咽喉地段,雄踞层峦叠嶂的武夷山脉,道路崎岖,自古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冲,为福建西北的一道天然屏障。古人用隘口作为军事防御,防御设施布局严密,因而易守难攻。山寨用来屯兵防守所用,这些古山寨同时也是古代“人防”工程。即山寨实际上是当地村民的避难所,遇到战火或匪盗来袭,当地村民就搬入山寨。

建宁县现存多处古籍没有记载的古山寨,下辖9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以客坊乡有古山寨最多,有五龙山寨、羊角尖山寨、堆谷峰山寨、太平寨、大脑寨、狮子寨、西华山寨、彭家寨、紫云岩山寨等;黄埠乡有王孙寨;黄坊乡有西山寨;溪口镇有朱道嵊寨;溪源乡有仁寨;均口镇有张天口寨;伊家乡有牛牯栋山寨、罗家寨。

由于这些山寨的建造年代比较久远又缺乏史料记载,只能从当地一些老人的口中得到一点零星的信息,大都是一句话:“山上的寨子是用来躲土匪的。”“打记事起,我就听老辈人说过彭家寨,那里曾经血流成河,其余就不知道了。”在客坊乡张溪村老刘的家里,因为我的来访,这个70多岁的老汉慷慨地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却也没有太多有用的线索。

在现存的古山寨中五龙山寨、牛牯栋山寨、西华山山寨等几座古山寨,由于人迹罕至,没有过多地遭受人为破坏,保存相对完好,有较高的文物保护和旅游价值。这些古山寨全部坐落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中五龙山寨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峰顶。这些山寨依托天险,一面甚至两面临着悬崖,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寨墙一般用石头垒成,宽2到3米,高3到10米,有的山寨垒成内外两道墙。建筑物多为石墙,随形就势,错落有致。古时候当国家内乱外患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山寨防卫需求强烈。而在社会稳定时期,山寨往往用来作为寺庙,因而形成寨庙合一现象。客坊乡的堆谷峰就有寨庙合一现象,山顶有古山寨,寨内有一座名为“三仙洞府”的古庙。

五龙山寨,是建宁县数十个山寨的代表,位于闽赣两省三县(建宁县、宁化县和江西省广昌县)交界处的客坊乡中畲村。客坊乡外坊刘氏族谱记载,五龙山寨始建于梁开平二年甲子(904年),距今1100余年。山寨坐南朝北,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37米,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颇为壮观。山寨分上下两层结构,均系石头垒成,石墙最高处约10米,顶宽约3米。有三个寨门,皆用条石砌成,分布在三个不同方向,寨门设计成转弯形,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山寨中间还有类似小的围墙建筑,估计是用来休息的场所。古山寨是中畲、水尾、源头、坳头等客家先民躲避兵匪入侵的场所。五龙山寨旁有蓄水量大的舞雨塘,可供千人饮用。民国版《建宁县志》记载:五龙山,山高而大,山之巅有塘,曰无忧水,四时不涸。

位于黄埠乡山下村的王孙寨也颇具规模。民国版《建宁县志》记载:山南望,中耸一峦,方广百亩,昔人立砦避地,曰王孙砦,之下为黄坑,黄氏所居。王孙寨坐落于海拔993米的七龙窠山顶,王孙寨东西长约300米,最宽处近百米,面积将近2万平方米。西侧寨门尚存,南侧及东侧寨门坍塌。

位于伊家乡东风村的牛牯栋山寨,相对小些,长约60米,宽约30米,但是结构完好,保存较完整,寨旁有水井可供饮用。寨内原有多处建筑,现在均已无存,但依稀可见一些建筑墙基遗址,应为当年寨内人口居住的房屋。原有厚重的木门,被附近村民拆至村中祠堂。

山里的百姓为躲灾避祸或者防内匪外患,以家族、村为单位或者依附于大户,在险要的山头修筑山寨。他们将一块块石头撬起来运上山峰,用心血和汗水筑成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大石寨。并且多次凭借天险石寨抗击贼寇,保住了生命财产。据客坊乡刘氏、谢氏族谱考证,中畲、水尾、源头、坳头等村的村民,都是永嘉之乱后一批又一批从江西赣州、抚州一路逃难到这块杳无人烟的地方的汉人。他们饱经动乱的苦楚,便邀集村民自发在山顶上,垒筑山寨,防范兵匪。他们一代又一代,在没有任何运输工具的条件下,硬是用人工把一块块千斤巨石,从山脚下扛上山顶。可想而知,这里的先民为保存生命,繁衍后代,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每当土匪进犯时,村民鸣锣击鼓,听到这一声音,手无寸铁的客家先民就会携男女老幼赶紧上山进寨。等全部村民进寨后,紧闭石门,寨内用平时早就准备好的大小石子堆放在城墙上,用来击退进犯之敌。敌人无法入寨,便不战自退。山寨为这里的客家人繁衍生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广昌县古籍《玄野集》中记载:冰凌,仲弟烦杀采割兵五百于驿前。尽分其尸,啖其肉,分食流民,以祚神。元末,客坊先民曾在客坊、广昌驿前与元军进行过殊死恶战,最后打败元军。

伊家乡至今还流传着“万人逃窠”的传说,当地人认为建宁和宁化交界的马鞍山有一个巨大的岩洞,可以容纳万人躲藏。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还专门做过报道,认为不存在如此巨大岩洞的地质基础。“万人逃窠”中的“窠”更像分散在各个山头的山寨,在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时代,这些石筑“山寨”都是很管用的。

古山寨之于建宁,是不可忘却的记忆,它们的存在,记录了古代的生存现实,也是历史文化的最直接传承。这些古山寨,藏在深山老林中,如果不及时发掘和整理,会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希望有更多的人挖掘、保护建宁古山寨的历史和文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