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人民的“出行梦”圆梦新时代
2018-12-29 10:10:03李远明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记者 李远明 三明到南平,30分钟!三明到龙岩50分钟!三明到厦门,2小时!三明到上海,5小时!…… 今日开通的南龙(南平—三明—龙岩)铁路,犹如一条银色巨龙,腾飞于青山绿水之间,为三明通往中东部地区,架起了一条快速大通道。作为省内城际铁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龙铁路也让三明融入福建省内主要城市“一体化”生活圈! 大动脉,新机遇。南龙铁路穿山越岭、跨越时空,让三明人民的“出行梦”圆梦新时代。 一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南龙铁路,从2007年提出规划,到今年建成通车,历时整整11年! 2007年,我市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三明“两纵两横”铁路规划构想,其中就包括南龙铁路。 “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在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南龙铁路当年列入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路网。我市2008年组建项目工作班子,2009年部、省会议同意启动前期工作。”市铁路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后,南龙铁路,这个概算总投资达250亿元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中。2010年3月,当时铁道部将南龙铁路分三段批复项目可研。2010年12月25日,南龙铁路三明段建设动员大会在市区台江举行。 俗话说好事多磨。2011年2月,南龙铁路暂缓建设。当年7月18日,铁道部相关领导与省领导举行会谈并达成共识,同意继续推动项目加快实施。然而,项目再次启动没过多久,又因种种原因,南龙铁路再遭叫停。 “再一次被要求停下来,这给市里推进南龙铁路,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压力和挑战。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只能重新编制和报批项目。这其中到底增加了多少工作量,一般人难以想象。”市铁路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说。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终于批复南龙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5个月后,铁路总公司批复初步设计。同年12月10日,南龙铁路再获全线开工。 同一条铁路,前后两次宣布开工。据介绍,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也是唯一。而南龙铁路也是铁道部改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后首批开工建设的项目。 二 重大项目,重点突破。 为避开淘金山、瑞云山、桃源洞等风景名胜区,洞天岩水库、永安铁路水厂等饮用水源地,以及一些军事禁区,我市与铁路部门一起踏堪,一起谋划线路走向。 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被许多人称为“天下第一难”。南龙铁路因涉及众多厂矿、民房,征迁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凭借依法依规、情理结合,含鑫木业、同济生物、瑞丰针织、屠宰场、福维纺织等一批征迁难点得以攻破。据统计,南龙铁路先后完成主线征地2157亩、临时用地供地2297亩;完成主线房屋拆迁多达72150平方米。 项目建设,要有充足资金保障。南龙铁路三明段长120公里,作为地方,我市为此需要筹措资金高达7.85亿元!这,对于财力并不雄厚的我市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对市委市政府而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是硬道理。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仅通过省国开行基金贷款就达2.5亿元,而我市也是南龙线上获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的设区市! 南龙铁路穿越崇山峻岭,是一条典型的山区铁路。全线共有桥梁99座、隧道82座,桥隧比高达89.6%,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对铁路建设者而言,一条3000米铁路隧道平均完成时间大概两年。而3639.55米南龙铁路荆西隧道从2014年3月动工,至2018年1月13日顺利贯通,却花费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才完成。 中铁十六局南龙铁路四标段总工程师张强介绍,因荆西隧道接触带的围岩状况极差、地应力极高、地下水极其丰富,荆西隧道被专家定性为全路“头号重难点”工程。 为成功穿越这条接触带,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先后5次组织专家会,修订设计参数、制订安全措施、确定施工方案。建设单位最终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前进式帷幕注浆技术,成功固结隧道前方塌体和岩体,为隧道施工创造了条件。 今年1月13日,荆西隧道顺利贯通。“这为南龙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攻克类似的‘高难尖’铁路隧道工程积累了珍贵的施工经验。”张强说。 在市区台江,南龙铁路三明站拔地而起,绽放出俏丽的容颜,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旅客。让人惊叹的是,当初施工时,三明站桩基深达90多米,其深度与一幢30多层的楼房高度不相上下。 带着拼劲,靠着韧劲,南龙铁路施工持续向前。2015年8月,进入铺轨施工阶段;2018年6月,正线铺轨贯通;2018年9月,进入联调联试阶段;2018年11月30日,进入试运行阶段。 三 别样车站,一样情怀。 南龙铁路全长248.1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是一条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通道。全线设置9个车站,其中我市境内设有三明北、三明、永安南3个车站。除三明北是既有车站外,三明和永安南都是新建车站。 作为三明市区内设立的车站,三明站建筑造型采用客家建筑风格,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斜坡屋顶与站前闽学文化文场等周边环境相呼应,彼此融合,和谐共生。 走进三明站,人脸自动识别闸机十分醒目。“旅客持二代身份证可‘刷脸进站’,整个过程最快只要1—2秒就可以完成,能大大方便旅客。同时,南龙铁路沿线全程都有4G网络,可随时随地打电话。如果流量够多,还可以看微博、看视频、听音乐、看电影,旅途选择更丰富。”南龙铁路三明站站长刘必松介绍。 结合三明站的设置,我市同步建成汽车南站、公交枢纽站、旅游集散中心等配套设施,并由此实现出行群众“零换乘”目标和“无缝对接”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出行。 与南龙铁路三明站洋溢着现代气息相比,距离不远处的鹰厦铁路三元区站,却显得有一些陈旧。 今年7月15日,鹰厦铁路三明站正式更名三元区站。 服役64年,承载着几代三明人记忆和情感的鹰厦铁路三明站,随着站名的变更,即将于2019年1月5日,正式退出客运历史舞台。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没有高铁,高速公路也不发达,大家出行主要靠铁路。“最高峰时,车站日均停靠26趟列车,日发送旅客2500人,春运时可达到5000人。”三元区站站长李佳旺说。 近十年来,中国铁路发展日新月异,高铁、动车不断呈现。普通铁路由于时速只有60多公里,其客运已渐渐跟不上时代步伐。鹰厦铁路三元区站,靠站的客运列车因此越来越少。至2013年,车站停靠客运列车数量为3对6趟。目前,这里仅有K1209/K1210厦门至上海的一对列车停靠。 客运的减少,甚至即将停止,这让原本人气旺盛的三元区站显得有些冷清。李佳旺说,尽管有些不舍,但这就是时代变迁带来的结果,谁也没有办法阻挡。 不过,在李佳旺看来,客运的逐渐退出,对三元区站整体运营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影响。毕竟,作为三明境内唯一一座一等车站,三元区站货运收入高达3亿多元,而近些年车站客运收入仅占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相反,这将给我们提升货运专业水平、拓展货运市场、做大货运规模带来新的契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