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风雨慈恩塔
2019-01-08 10:04:16赖全平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赖全平文/图 宁化县长途客运站对面有一座小山丘——福林山,山上绿竹掩映中,一座七层高的宝塔——慈恩塔(又称慈恩新塔),巍然屹立,直插蓝天。 去年10月起,慈恩塔装上了夜景灯。每当夜幕降临,慈恩塔的灯光便亮堂起来。远远望去,高耸在小山上的宝塔全被暖黄色的灯光罩着,在夜空中熠熠生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宁化客运站往前走,转过十字路口的环形花圃,直走100多米,便到了福林山脚下。山不算太高,除了一条盘山公路可迂回而上外,南面还有一条台阶小道可供攀爬。小道很陡,呈70度角,长年荫天蔽日,两侧护栏均镌刻着捐建人姓名。满山都是绿竹和松树,高大茂盛,青翠欲滴。密林中,时不时飞出几只山鸟,哑哑数声,振翅飞翔,仿佛在迎接登山游人。 山道上,数百级阶梯,由山脚直铺到山头,甚是壮观。攀着陡峭的台阶,宝塔慢慢地逼近人的眼前,庞然大物一般,高耸入云,令人叹为观止。 山顶有一堵围墙,大门两侧镌刻着一副对联“静心雅致赏名胜,祥霭瑞云蔚大观”。步入大门,顿感豁然开朗,宝塔下的一片草坪犹如绿色地毯,四季常青,柔嫩迷人。 慈恩塔高52米,共七级,塔座内径10米,属八角形,每层四向开设拱门,仿唐代建筑风格,取现代名塔精华,蔚为壮观。宝塔底层塑有一尊烫金的神像,供游人烧香朝拜和祈福。沿着塔内迂回的楼梯,可直达塔顶。石栏、石柱、石刻、石狮……连同一幅幅石碑对联在内,慈恩塔上的构件全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建,镌名于上。 攀着盘旋的梯子,登上塔顶,极目远眺,犹如置身于云彩间,只见山下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古老的山城日新月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疾风击面,胸中顿觉空阔开朗,舒畅至极。远离了山下的尘嚣与纷争,令人心静如水,暗生禅意。 宁化属千年古县,县域内原有慈恩塔、青云塔、允升塔等3座古塔。慈恩塔最为古老,为昔日宁化城区八大胜景之首,原名水南塔,位于城南塔下街,立翠江畔,原为7层密檐八角塔,高35米,由塔刹、塔身、塔座、塔基、地宫等构成青砖结构塔,每层四向开设拱门,外表装饰古朴,内有木梯沿壁旋转而上。据《宁化县志》记载:该塔始建于后唐同光年间,宋宣和年间由乡民集资整修,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修整,于上世纪70年代被拆毁。据老人回忆,在拆毁过程中,每层砖缝里都垫有古铜钱,以唐“开元通宝”、宋“崇宁通宝”“宣和通宝”居多,个别砖上有“水南塔”和“宋宣和六年(1124年)八月十五日”字样。 自古有“无塔不成州县”之说,对于宁化人民来说,慈恩塔是唐宋时期客家先民辗转南迁,把繁盛的中原文化带入闽、粤、赣边区的历史见证。1998年,宁化人民自筹资金180余万元在城南山头重建宝塔,2006年竣工并对外开放,成为宁化对外的一张名片和招牌。 慈恩新塔屹立山头,见证着山城的变化与发展,正一天天走进世人内心深处,唤起越来越多客家游子的乡愁和追思情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