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乡医生的“第三只眼” ——走进建宁县总医院超声科的医生们
2019-01-17 09:41:07黄平柳 陈晓星 曾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三明1月17日讯(通讯员 黄平柳 陈晓星 曾程) 核心阅读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工作就是:用一个探头、一些耦合剂,采用娴熟的操作手法,在黑白屏幕上开始“地毯式”搜查,直至锁定目标。 他们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用爱心与坚守,守护着莲乡百姓的健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生的“第三只眼”。 在外人眼里,超声科医生只需操作一下机器,看一下片子,然后写写报告,工作就完成。 其实,事情并非如此。 一个冬日的早晨,记者走进建宁县总院的超声科,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忙碌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1月15日,上午9时40分,建宁县总院超声科门口人头攒动,患者们在休息区有序地等候着。 “鼓肚子,憋住气”。在检查室内,超声科主任刘方智身体右倾,单手拿着探头在患者腹部反复扫查,目光牢牢锁在床头的超声显示屏上。 眼下,建宁县总院超声科一共有3个检查室。“医生少,病人多,忙碌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刘方智告诉我们,为了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医生们在检查的过程中很少离场。宁愿渴着,也不敢喝水。 今年50岁的刘方智,1991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临床学专业。1992年,他被分配到了建宁县里心镇卫生院工作。“那时候,乡镇卫生院医生紧缺,我们到岗没几个月就要开始独立看诊。”刘方智回忆说,在里心卫生院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他从一个实习医生变成了能接生、能给老人小孩看病、还能写材料的全科医生。 1996年,刘方智从里心卫生院调岗到建宁县医院办公室。“除了做好内务工作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还要兼做超声科医生。”刘方智告诉我们,那时候超声检查使用的频率很低,唯一一台超声设备还是永安市医院赠送的。 从临床学转到超声科,刘方智并没有觉得很吃力。白天工作,晚上抽出时间看与超声科有关的书籍。 随着B超检查使用得越来越广,1999年,县医院花费94万元购买了第一台彩超机。2000年,超声科的工作人员也从一人变成了2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 超声科工作越来越出色。“从最开始的每天零星几人到后来的每天20多人,再到现在平均每天检查140人以上。”刘方智说,目前,他们的超声科一共有8个工作人员,4台彩超设备,3个上机医生。 眼下,超声科常常是患者的第一道检查窗口,它俨然从可有可无转变成了不可或缺。刘方智说,除了在单位规定的时间内做好本职工作外,在下班的路上,吃饭的时候,半夜睡觉的时候被叫起来看急诊那是常有的事。 “为病人解忧是我们的责任” 过去超声影像只能看清人体腹部表层,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超声影像能够看清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探头的“盲区”越来越少。 “虽然和病人接触的时间很短,但是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方智说,他们的精准诊断,为临床医生指明了治病方向。 要做出精准诊断,这也需要超声科医生有更多的付出。“拿探头的手法、熟练程度、判断能力、细心程度以及工作经验都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刘方智说,为了让医生们快速成长,除了要求他们工作之余自行开展业务学习外,还要求他们遇到问题要及时问,反复探索。 “干医生这一行,尤其是B超医生一定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刘方智说,超声科医师长期待在光线昏暗的密闭室内,一天下来,除了询问病情以及重复诉说引导导语外,几乎说不了几句话。 “在一间黑屋里,表情严肃,拿着一个探头,对着一台仪器,在病人身上涂着一层滑溜溜、粘乎乎的东西……”这可能是大部分人对超声科医生的印象。”刘方智说,看似所有的检查都只是依靠机器来完成的,其实不然,所有图像的采集及患者的最后诊断都是医生边探查边思考边判断的过程中形成的。他们要随时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改变观察切面,测量相关数据,并根据医生和患者提供的信息来决定观察重点。 “作为一名超声科医生,为病人解忧是我们的责任,要会站在多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刘方智告诉我们,他曾经碰到过一位患者出现血尿情况,到多家医院检查都没有结果。综合临床医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后,认为引起血尿的问题应该与肾有关,经反复检查后,发现病人身患肾液癌。最终,正确的诊断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患者的信任让我们更加坚持” 每天近距离观看仪器显示屏和电脑,保持一种姿态不动,不仅眼睛会近视、疲劳、散光,颈椎病和肩周炎也成了他们的职业疾病。 走进刘方智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除了在办公桌上堆满的书本外,就属那颈椎牵引器最显眼。 “在超声科工作20多年了,颈椎痛已经是老毛病了。”刘方智说,为了不影响病人检查,痛的不行的时候,只能一边吊着牵引器一边上机操作。 除了颈椎病,刘方智还患有尿结石,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跑去体育馆跳台阶,这有助于结石自然掉落。“只是这种治愈办法需要长久的时间,到现在体内还剩下一颗结石。”刘方智说,如果结石痛突然发作,他只能立马跑到隔壁的碎石科打两下,疼痛缓解后继续上机。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带来的苦和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真正难受的时候就是生病的那段时期。”刘方智说,身心俱疲,科室里除了他,其他的医生也深有感触。 前年,科室的年轻医生邱振华得了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第三天他就打着点滴上班。“没办法,如果我不在,就会影响病人检查。”邱振华感慨地说道。 表面上不露声色的刘方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本来应该让小邱好好在家养病的。”刘方智说,无奈的是,他们科室就只有三个医生能上机,一人请假,就意味着要闲置一台机器。 眼下,超声科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人才断档非常严重。小县城,很多刚毕业的医学生不愿意来。“就算有人来,培养周期需要5至6年时间。”刘方智说,这还不能保证他们中途不跳槽、转岗。 目前,超声科3个医生除了白天要准点上班外,还要轮流值夜班。“值班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只要有病人,我们都要第一时间赶到。”刘方智说,我们比临床医生更辛苦的地方在于,不管有没有上夜班,白天都要继续上班。 “工作这么多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休假。患者的信任,让我们更加坚持。”刘方智告诉我们,一年365天,他们科室只有大年初一到初四是固定休息日,其他时间都有医生在岗在位。除了学术交流出差外,这么多年刘方智只出过一趟远门,还是送儿子去上大学。 对自己苛刻,对科室其他人,刘方智也要求严格。“确实亏欠了他们很多。”刘方智说,对于他们干超声工作的医生来说,经常出去进修、培训对业务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可是最现实的问题摆在那里,缺人。 医学进修时间最少都在半年以上,真的没办法。“如果再少一个医生,对于本来就超负荷工作的超声科来说,那更是雪上加霜。”刘方智说,眼下,他最希望的就是县里能够通过人才招揽计划,为他们这种人才紧缺的科室招来一批优秀的医生。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