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桂花为媒“种”出特色小镇
2019-01-17 11:42:01薛东 全幸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文化内涵 可观可触可感 走在桂花园的馨山小径上,时有清香袭来。馨山由香径、馥林、芳田、桂园十景及状元坊、云外亭、翠柏苍松碧桂台等景点组成,每一景点都与桂花文化息息相关,移步易景,令人心旷神怡。 “能赏荷就是荷文化吗?很多公园也能赏桂,游客凭什么来桂花小镇?”清流县桂花园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蓝积玉对桂花园文化建设颇有心得:“桂花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体现在古文诗词、名人佳作、神话传说中,例如‘蟾宫折桂’象征荣誉;‘昆山片玉,桂林一枝’象征出类拔萃;‘清可绝尘,浓能溢远’象征高洁风雅等。把丰富的桂文化与园林建设相统一,桂花才能跳出‘物’的简单范畴,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 朝着“打造千年文化名园”这一发展方向,2010年,桂花园聘请了苏州东南文物古建筑研究所规划设计,建设十桂楼、桂花文化馆、黄金屋(艺术家村)、青藤堡、魁星阁、花神庙等建筑,处处融诗情画意与园林景观于一体,集桂花文化与青山绿水于一身。 目前,桂花园收藏以“桂园四宝”为代表:园内有6万多株桂花树,其中,树龄近800年的文天祥手植桂——“文相桂”为镇园之宝;一根长8.3米、重5.8吨的金丝楠木乌木“第几”;2000多方的九龙壁奇石;1000多盆闽江流域特有的小叶黄杨盆景。 此外,园内还有与桂花文化相关的百项文玩古董、上千幅桂花字画、上百幅楹联匾额。这些建筑、收藏无不透露出中华儿女“诗礼传家,文章华国”的人生追求和“寄情山水,半耕半读”的人文情怀。 “人们游特色小镇,观的是文化景观,体验的是文化特质。就像苏州园林,就算出现了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其文化特质也难以复制。”郑战友说,“要让桂花小镇‘独一无二’,光有桂花资源远远不够,必须挖掘桂花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其可观、可触、可感,资源才有生机活力。” 产业融合 激活“美丽经济” 许多特色小镇面对前期投资成本高、周期长的现状,如何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答案是必须让特色产业充当特色小镇的“造血工厂”,延伸产业链,提供多元创新的产品,制造长足赢利点。 如今,桂花小镇立足“桂花文化产业化”的思路,已形成“苗木交易+产品+文化旅游”的产业运营模式,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三产融合态势初现。 “中华桂花文化园现种植桂花585亩,分为丹桂、金桂、银桂、四季桂四大品种群,还有不少四季桂品种,常年可开花,赏桂不会受到季节影响。除了作为景观,桂花园还是一个大型桂花交易服务平台。桂花园在福建浦城、浙江金华、广西桂林、湖北咸宁等多处有合作基地,桂花园负责新品种培育、展示、销售,其他桂花苗木基地负责苗木栽种、批发。”蓝积玉骄傲地说,“现在,桂花园的品牌打响了,平台桥梁作用更加凸显,凡是要大批量买桂花或卖桂花的,都会来访。” 同时,桂花园还重视开发桂花系列衍生品,如桂花茶、桂花糖、桂花酒等。“园内大量的桂花足以提供原料来源。桂花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桂花,不同品种的桂花色泽、香气不同,同品种桂花采集的时间、天气以及保存方式都会影响花的品质。我们就地取材,省时省力,又有品质保证。”蓝积玉说。 不仅如此,中华桂花文化园也在研制一些市面上没有的产品。2005年,桂花园与上海香精香料研究所合作,研制桂花精油,并于浙江大学农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选育含油量较高的桂花品种,研制桂花籽油。 漫步赏花,饱览藏品,呷口桂花酒,尝颗桂花糖,临走前再带上桂花伴手礼,一天下来,游客们可获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双重满足。缘此,桂花小镇也成为一个集文化观光、生态旅游、产品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 事实证明,小小的桂花在合理探索挖掘下,足以“四两拨千斤”。郑战友说,下一步,桂花小镇将建成游客集散中心、桂花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继续打造桂花种植支撑桂花加工,桂花加工带动文旅服务,文旅服务反哺桂花种植的循环产业链,实现资源增值、文化增量、产业增效,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