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一颗土豆的扶贫力量

2019-01-31 11:25:22陈晓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三明1月31日讯(通讯员 陈晓星)

1月30日,寒风凛冽,建宁县溪口镇枧头村的一处农田内热闹非凡,一大群人正在田里忙碌着。

这大冷天,你们在挖什么?“我们正在挖挣钱的‘宝贝’啊!”村民谢锡辉幽默地说。他口中的宝贝,指的是从北方引进的土豆。

北方土豆为何“安家”南方?原来,去年,省纪委监委下派干部曹锐到枧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了枧头村后,曹锐四处走访,他发现村里虽然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是全村6000余亩耕地,每年到了冬季基本都在“休息”。

能否找到一种经济作物,既好种,效益又好,让“闲田”复活?于是,曹锐来到省农业厅“取经”,省里的专家为村里支招:看看能否将北方的土豆引进来种植。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曹锐到县气象部门调取了十年来建宁冬季气温情况,又将枧头村的土壤带到省里进行化验,并邀请内蒙古光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马铃薯研究院专家多次前来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了该种植合作项目。

“去年来,公司为建宁基地研究制定了一套方案,我住在村里,跟踪指导耕种情况。”内蒙古光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马铃薯研究院赵秉明说。

“在曹书记的帮助下,去年,我的农场利用冬闲田,试种了260亩的土豆。”农场负责人谢锡辉说,农场与内蒙古公司签了回购订单,采取“企业+农场+贫困户”的模式进行试种,不仅销路不愁,公司还全程提供机械化和技术指导服务。

“在这干活,不累。每天可以获得120元的报酬,每个月在家门口就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说起收入,贫困户熊自棕高兴不已。

今年52岁的阮行云,是建宁县溪口镇枧头村人。去年以来,他在家门口打零工,有了稳定的收入,缓解了不少经济压力。

眼下,在溪口镇枧头村,像阮行云一样,依靠家门口务工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还有很多。这些天,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收土豆。根据采收情况,平均亩产土豆2050公斤,每亩净利润2500元以上。

种植土豆,不仅盘活了“冬闲田”,还带动了贫困户脱贫,促进了村财增收。

去年,村里经过充分考查论证,在征得村民代表同意认可后,将村里的20万元征地补偿款,用于发展土豆种植。“根据今年的产量,可为村财增加收入1.4万元。”曹锐说,今年村里将继续与内蒙古光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扩大土豆种植面积,并在全县进行推广种植,让更多的“冬闲田”复活,更多的贫困户脱贫。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