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农村路上年货俏

2019-02-02 14:51:19刘 薇 陈莉莉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刘 薇 陈莉莉

1月29日,永安市上坪乡荆坪村村民陈熙将50多公斤的小青柑茶整装打包,利用顺丰速运,发往北京。小青柑茶是近年来的新晋“网红”茶,在年货市场也十分走俏。近年来,农村公路不断升级,加快完善了农村物流网络,越来越多村民将农货卖出大山,卖向全国各地。

荆坪村拥有2300亩竹林、1085亩果树,是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早些年,村里连接外界的通道还是土路,掣肘于交通的不便,产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陈熙家里就开始承包经营果山,种植了1000余株芦柑。过去,道路等级较低,吨位重的车进不去,货车交会困难,村民们的水果只能小批量运出后,再盘车运输,无形中增加了果子的损耗与运输成本,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让资源变为财富,永安市交通运输局把“交通先行”作为扶贫攻坚的“开门钥匙”,不断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

2003年,荆坪村通过道路硬化,修起了5.38公里的林业公路。2010年,永安市对县道文西线永安至上坪段进行拓宽改造,大车能够沿着6.5米宽的水泥路顺畅开进山里。2017年,荆坪村利用交通精准扶贫的政策,对村道进行拓宽改造,从3.5米拓宽至4.5米。

村道一路升级,村民出行、水果运输更方便了,彻底告别了盘车时代,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还保证了水果的新鲜度,水果价格也有了保障。“现在,一辆大车至少顶以前五六辆三轮车,十几分钟就能将水果运到城里,卖上好价钱!”住在村头的老李坐在家门口,看着一车车新鲜的芦柑通过新公路销往永安城区,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农村路铺出农民致富路,荆坪村村书记陈其志对此深有感触。的确,路修好后,仅芦柑这一项,村民收入每年增加15%至20%,2017年实现了全村脱贫,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7万元。如今,在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和福建省农科院的帮扶下,荆坪村正在筹划建立精品生态农业实践基地。

近两年,在村两委引导下,陈熙又创新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利用蜜桔、芦柑梳果时废弃的小青柑,掏出果肉,填入普洱茶,经晾晒、烘干等加工制作成小青柑普洱茶,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每公斤售价200元,年产值近20万元。同时,陈熙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产增收,正值农闲的村民参与小青柑普洱茶,每天可得加工费100元至160元,每人每月净收入达四五千元。

“现在有了村淘站后,坐在家里,就能将制作好的小青柑普洱茶,通过网络面向全国销售,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陈熙感慨道。

陈发根的上坪村淘站在2016年底开业。他每天都会收到大约20多个村民的在线订单。村民们通过村淘站,可以在网上订购想买的东西,还可以出售笋干、老酒等特色农产品。春节前,不少村民找陈发根帮忙上网采购年货,村淘订单多了不少。

小小村淘站便利了村民生活,完善了农村物流网络。截至目前,永安市已设置41个阿里巴巴村淘服务站,覆盖100个建制村,降低了农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至2018年底,永安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11元,近3年来年均增长约11.6%。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