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章不再“沉睡”
2019-02-13 10:22:40刘莉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刘莉婷 实习生 陈德民 时间就像沙漏中的细沙,悄悄流逝,它把岁月的书页一页页翻过,它如一位慈祥的老者,在微笑中看尽世间的沧桑。 回首过去一年,唐广利说,做了件重要的事: 时间定格在去年6月9日,一枚枚陪伴了老军人六十余载的军功章,一件件见证着中国发展壮大的老物件,一张张记录历史长河的老照片,从封存完好的匣子中,来到了三明市博物馆。在那场大型且郑重的捐赠仪式上,唐广利将老父亲唐恩和参军时所保留的十余件珍品捐赠给了博物馆。 “八年前,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我的父亲悄然离开了我们的身边。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英勇的军人。上世纪四十年代,他曾与战友们一起抵御外敌,参加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大小战役,血雨腥风征战南北。”去年12月25日,坐在市博物馆内,唐广利娓娓道来老父亲参军的故事。 1931年,唐广利的父亲唐恩和,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潘庄公社。很小就没了父母的唐恩和,跟着姑姑,干着农活,吃着百家饭慢慢长大。 1945年10月,那一年,唐恩和13岁,从小就有保家卫国军人梦的唐恩和,参军加入了中国解放军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4020部队。 参军后3年,唐广利的父亲便参加了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先后解放锦州、长春、沈阳等大城市。为纪念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向参战的第四野战军官兵颁发了解放东北纪念章。 “那一年,父亲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英勇杀敌,这让他赢得了参军后的第一个奖章——解放东北纪念章。”唐广利清晰地记得,这枚纪念章中心为东北版图和‘解放东北纪念1948’铭文,左右为齿轮、麦穗和双翼,下方为五角星,上方为八一军旗。拿到这枚奖章,父亲很是自豪。”唐广利说。 在唐广利的记忆里,父亲获得的第二枚奖章便是,1950年5月1日,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华中南纪念章”。 “这枚印章下方图案为一名英武的解放军战士高举红旗,旗上写着‘解放华中南纪念章’8个大字,纪念章的背面还刻有‘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字样。”唐广利描述道。 在随后参军的日子里,唐恩和还陆续获得了八一军功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纪念章,及齐齐哈尔机动车辆厂赠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章等。 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防空学校学习,并在国家第一支防空雷达部队工作后的唐恩和,部队转业,来到了三明,和苏联专家一起支援山区、建设三钢。 “离开部队后,唯一留给父亲的念想,就是这些彰显父亲战功的军功章、军大衣、兵役证、军腰带和老照片。父亲离开后,我的母亲一直将它们完好的封存在抽屉的匣子里。”唐广利说。 机缘巧合,去年端午节前,唐广利偶然看到市博物馆正在举办“免费鉴宝”活动。“在家里封存不如捐给博物馆,供世人参观学习。”心里萌生了这个念头后,唐广利捐赠的想法得到母亲、兄弟姐妹的支持。 随后不久,收到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邀请,唐广利参加了“鉴宝”活动,并在活动中捐出了父亲唐恩和留下的珍贵物品。 “我的母亲认为,父亲遗留下来的每一件‘老物件’都极富历史意义,不应让它们只‘沉睡’在家里的抽屉里。应该将其捐赠给博物馆,‘唤醒’它的教育价值,从而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祖国近现代的历史,告诉孩子们:和平来之不易,历史必须铭记!”唐广利笃定地说。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