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徐霞客与金铙山

2019-03-01 09:58:21林 军 来源: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金铙山

林 军

我们如果在百度搜索“金铙山”,可以看到几百条相同的结果。“当年徐霞客沿着武夷山脉云游到此山时,有感于金铙山的美丽景色,当即吟诗一首:‘武夷胜景甲天下,金铙东南第一窥。云山自古多灵气,莲乡从来育人杰。’”百度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如此错误连篇的句子居然被无数游览过金铙山美丽景色的游客引用,并且记录在美篇或博客的游记中。

据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的邻秋龙先生考证,徐霞客至少五次入闽,其中第一次是1616年春季,目的地是武夷山;第二次是1620年春,经过建宁(这里的建宁指明清时的建宁府,今为建瓯市)、延平,目的地是九鲤湖。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均是赴漳州,时间是1628年、1630年、1633年秋。从经过的路线看,徐霞客五次入闽,五次都没有到过泰宁、建宁,更别说上过金铙山了。

其实,建宁人的邻居泰宁人也颇为沮丧。李剑云先生在《徐霞客与泰宁》一文中写道:徐霞客五次入闽,五次都离泰宁近在咫尺,为什么在游记中竟没有记载呢?一生爱好奇山胜水的旅游考察鼻祖,“欲尽揽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的千古第一奇人,他不可能不想去泰宁。

1628年,徐霞客第三次入闽,此行目的在于赴漳州南靖访族叔徐日升,并赴漳浦首访黄道周。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县(顺昌)临水际,邵武之水从西来,通光泽;归化(泰宁旧称)之水从南来,俱会城之东南隅。在徐霞客笔下提到的一句,泰宁是从南来的归化之水,而这一句就是徐霞客笔下的泰宁啦。泰宁的上游是建宁,徐霞客没有到过泰宁,那更别说建宁了。

明朝福州教谕周之夔曾经非常冷静地分析过泰宁的人文与自然,他写道:“(泰宁)诸山皆峻削,插天彻地玲珑,奇胜武夷。人知武夷之奇而未知杉阳(即泰宁)之奇者,武夷之奇聚,杉阳之奇分;武夷之奇露,杉阳之奇邃,非锐力尽心穷探遍历莫能知也。”泰宁藏于深山,其美分散而幽奥,奇美的景观虽然胜过武夷,探寻终究是太过艰险,阻挡了徐霞客的脚步。

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提到过建宁4次,却是在他的《江右游日记》中,“初九日……对会仙之山名迷阳洞,南即为邵武之建宁,其大山东南为泰宁……自会仙西至南丰百里,东南抵建宁县亦百里……初十日……有水自南而北,源自建宁县邱家岭,去章村南十五里,又五十五里始抵建宁云。”1636年,徐霞客来到新城(今为江西省黎川县),进行了一次为期6天的旅行,他将这次黎川旅行详细地记叙在他的《江右游日记》中。他游览了箫曲峰、应感峰,登上海拔1355米的会仙峰。并在他的游记中写下了数百字的记述:“自过脊至会仙,望之甚近,而连逾四峰皆峭削,其下乱壑纵横,汇水成潭,四下四上,又四里而登会仙绝顶,则东界大山俱出其下,为大山寥绝处。”这里,我不禁有个疑问,如果天气晴好,在会仙峰顶峰可以看到正南方向高耸入云的白石顶(金铙山主峰)吗?毕竟白石顶的海拔高出了5百多米,而且两座山峰的直线距离也只有几十公里。很遗憾,他没有继续往南前行,虽然“又五十五里始抵建宁”。也许是武夷山脉构成赣闽间的天然屏障,加上“路险林深苔滑”,穿越太过困难,所以建宁的金铙山错过了难得的扬名立万的机会,只有深藏在大山之中人未识了。

再来说说那首诗,“武夷胜景甲天下,金铙东南第一窥。云山自古多灵气,莲乡从来育人杰。”这样平淡而生硬的诗句根本不像徐大师的手笔。徐霞客的文字,与他描绘的大自然一样质朴而绮丽,有人称赞它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第二句中用了“窥”字,“窥”字的本意是指从小孔或缝里看,也指伺机图谋。这个字意有点委琐,用来形容气势不凡的金铙山,太不适合。这一句来源于对“秀起东南第一巅”这句诗句的修改。第三句的“云山”让人莫名其妙,建宁并没有云山的山名。第四句中的“莲乡”是现代建宁人对建宁县的自称。这首歪诗应该是20世纪初建宁县发展旅游后,某位建宁本地文人随意杜撰的,再结合到和金铙山相关的文章及书册中,然后广为流传。

“秀起东南第一巅”出自古代建宁人李梦花的古诗《邹家尖》:“巍巍太弋翠相连,秀起东南第一巅。绝巘不时花吐颖,层峦无限墨含烟。管将搦处批明月,毫欲湿时蘸远天。只此凌空谁可阁,芒锋直身斗牛边。”这首诗,辞藻美丽,意境高雅,读来非常享受。

徐霞客没有到过建宁,更没到过金铙山,我们只能深感遗憾,但不能不尊重史实,胡乱杜撰和修改,那是对古人的亵渎,也是对今人及后人的误导。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