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建宁:金色小吃走俏市场

2019-03-28 10:33:55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工人们正在搅拌蒸笼上的大禾米,以保证受热均匀。

给黄元粿着色的槐米。

工人们正在忙着包装黄元粿。

●三明日报建宁记者站 肖开涯 陈晓星 黄平柳 文/图

3月18日,建宁县优之然生态农业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将刚生产出来的“黄元粿”打包装箱,通过物流销往全国各地。“我们‘黄元粿’每月销售量在1.5万公斤左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总经理陈淑芳说。

小吃展,偶遇“黄元粿”

建宁人过年,家家户户都会用石臼打黄元粿。

“小时候,我们去亲戚家拜年,一定会带上一个糖包,两根黄元粿。”陈淑芳说,亲戚来拜年,招待点心首选食材也是黄元粿。

“虽然对黄元粿充满感情,但是决定批量生产销售它,还真是巧合。”陈淑芳告诉我们,2017年,三明市明台特色小吃展上有卖黄元粿,顾客排成了两条长龙。为了吃一吃小时候的味道,陈淑芳也加入其中。“真正吃到时,有点失望。”陈淑芳说,那个黄元粿没有韧劲,用的材料也不正宗。

陈淑芳调查发现,市面上有销售黄元粿,但口感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我们客家人制作黄元粿的主料是大禾米,但它不好种,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陈淑芳说,为了减少成本,很多人开始用粳米代替大禾米,以致做出来的黄元粿失去了“灵魂”。

虽然不好吃,但还有那么多人买,说明黄元粿非常受大众喜爱。陈淑芳看准商机,和合伙人成立了建宁县优之然生态农业食品有限公司。

反复试验,试出好产品

为了做出正宗的黄元粿,陈淑芳下乡向经验丰富的村民请教制作方法,到田间地头去看大禾米的生长习性。选米、浸泡、蒸熟、捶打、成形,每一个步骤,她都认真记,生怕错过一个关键环节。

2017年7月,陈淑芳引进搅拌机、蒸煮机等设备,尝试制作黄元粿。

“本地大禾米产量不高,我就跑到江西去找。”陈淑芳说,经过反复试验,她发现将大禾米和粳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口感更佳。

着色,又遇上了难题,用于着色的野生黄栀在当地难以寻找,朋友劝她使用化学合成的人工色素,她毅然拒绝。一时间,制作过程陷入了停滞。

一次,她发现槐米与大禾米、粳米混合也能达到着色效果,就将槐米加入,充当天然色素。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手工黄元粿的口感和嚼劲,陈淑芳吃住在车间,反复调试机器,将搅拌和蒸煮的时间精确到秒,制作出的“黄元粿”香味浓郁,韧劲十足。

“小时候家里总是在冬天才会开始制作黄元粿,往往不到一周就变质了。”为此,陈淑芳引进了真空包装机,采用高温杀菌、低温生产,提高了黄元粿保质期,夏季达50天,冬季达90天,并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保证了黄元粿的充足供应。

黄元粿俏销全国各地

2018年8月,公司通过福建省SC食品认证,开始批量生产。

产品出来,刚好遇上建宁美食节,她们带着黄元粿参加,让食客免费试吃,收获大量好评。

为了将“黄元粿”打进大型商超,陈淑芳亲自带着“黄元粿”上门给建宁县6家超市采购人员品尝,经过反复磋商,与超市签订了第一笔500公斤“黄元粿”订单。

一段时间后,商超反响很好,主动找陈淑芳要求长期合作,在超市里销售黄元粿。

2018年12月,陈淑芳和福州永辉超市的采购经理林丽滨对接上了,邀请她到建宁实地考察,随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让黄元粿上架进行试销售。

眼下,黄元粿已进驻20多家永辉超市,每月销售量在2000公斤左右。目前,陈淑芳正在和永辉洽谈,准备把黄元粿铺进其他的80多家超市。

除了在商超俏销,黄元粿在线上也卖得很火爆。

3月6日,建宁公主团队正在忙着打包发货黄元粿。“我们采用饥饿销售的方式卖黄元粿,效果非常好。”建宁公主负责人艾美龄告诉我们,一个月卖两次,每次的销量在750公斤左右。

目前,黄元粿在市场上极为俏销,平常销量稳定,年底和正月销量达3万公斤。

“我们新组建了一支市场营销团队,准备扩大销路,把建宁的特色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去。”陈淑芳告诉我们。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