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潘铭云:34年成就全国技术能手

2019-03-28 10:40:41王晶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王晶

去年11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彰300名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三明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数控镗工、高级技师潘铭云榜上有名,是三明唯一的获奖者。

2015年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34年兢兢业业,潘铭云获得了不少荣誉。

潘铭云说:“我热爱化机这片蓝天,愿意在镗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继续耕耘!”平凡中有着他不平凡的人生追求。

34年坚守

1985年7月,潘铭云从化机技校毕业,进入三明化机一金工车间。他在车工基础上自学《高级镗工工艺学》,在师傅指点下,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落地镗床基本操作技术。进厂半年,师傅去北京培训,他勇挑重任,独立操作设备,一举拿下新产品63.5〞轮胎硫化机底座、横梁、连杆、曲柄齿轮等主大件试制加工,提前“出师转正”,成为骨干。

上世纪90年代,公司新购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东芝数控镗铣床,无人敢碰,他主动请缨学习操作。日方专家来安装调试,他全程跟班,默默学习记录,英文说明书看不懂,就买来英汉词典逐条对照翻译,逐项摸索学习,3个月后就基本具备了独立操作能力。技术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编的程序不尽人意,他就学习自主编程,查找学习相关软件知识,虚心向技术员求教,慢慢摸索试验,终于掌握了数控编程方法。底座、横梁、墙板等主大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硫化机整机精度,公司决定主大件全部由数控镗加工。他编制出220多个零件加工程序,为保质保量高效加工提供了重要支撑。

打造“免检”产品

为了不让公司的利润在手中流失,他想尽办法改进工艺,修改程序,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潜能,单台底座加工从32小时缩短至22小时,墙板加工从16个小时缩短至6个小时,主大件全部自产,每年节约费用创造效益20多万元。

2009年,公司新购1台价值600万元的大型数控镗铣床,控制系统是西班牙发格软件。他接手调试设备,很快上手,并编制出主要零件加工程序,原计划半年投入使用的设备缩短至1个月投产。

2012年,公司研发出65〞液压轮胎硫化机,其主要零件“左右侧板”为焊接结构件,总长5.8米,宽度1.2米,总重量3.8吨,加工难度大,工艺复杂,需要加工六个面的形体尺寸,大、小孔达127个,孔距误差必须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比头发丝还细小。他仔细研究图纸,大胆改变加工工艺,编制相应程序,制作定位工装,严格控制加工精度,顺利完成零件加工。

2014年,公司研发出122〞工程胎硫化机,该产品底座高3.6米,宽4米,总重达到35吨,是个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形位精度要求极高。按原有工艺需要分四次装夹,三次翻身,效率慢,易变形。他对原工艺进行了改进,将四次装夹改为二次装夹,减少了重复上架和翻身次数,减少了加工变形,大大提高工效,还保证了产品质量和装配精度,降低了成本。

34年来,潘铭云坚守岗位,累计完成工时42万小时,超定额350%,他加工的产品质量高,被检验员列为“免检”产品。

培养新一代能手

作为技术能手,他用心培养年轻的技术骨干。2015年8月潘铭云劳模工作室正式运行,主要开展机加工的镗、车、铣、刨、钻、钳等专业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他编写了《镗工技能实训教材》,成为年轻技师的“学习宝典”,他的徒弟中有四人已成为车间生产骨干,一人已是镗床组班长、高级技师。

潘铭云劳模工作室还承担着公司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重任。工作室已完成小改小革技术创新24项,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带动职工实施技术革新项目65件,总结先进操作法52项,提出合理化建议93个、实施合理化建议63个,产生经济效益8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