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蓉:守护“母亲”托起“新生”
2019-04-02 10:28:20刘莉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记者刘莉婷 实习生 陈德民文/图 3月22日,市第一医院住院部5楼产科,病房里不时传出新生儿“哇哇”啼哭声,医生们“连轴转”:对未分娩孕妇及分娩产妇进行床旁问诊检查、记录数据、观察情况,检查报告、写上医嘱,叮嘱产妇产后注意事项……一刻也没闲着。 傍晚5时,产科医生姚敏蓉终于有了一丝空闲。坐在医生休息室里,她望着花瓶里刚插上的一束鲜花出了神。 这束鲜花的背后,是姚医生又一次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的故事…… “两年前,我从‘死神’手里抢回一名产妇的生命。一个月后,她苏醒了,可遗憾的是,她的智力只停留在3岁的孩童水平。两年后,她的父亲送来这花,并告诉我,能看着女儿重新站在自己面前,他很感激。”姚敏蓉叹了口气,说,“要是医生能更早一些作出预判,这名产妇就能像其他妈妈一样,悉心呵护自己的孩子了……” “我要让她醒过来还要会走路” 那是2017年3月29日,当晚10时30分,姚敏蓉刚慢跑回到家,手机就响了。 “我们医院的一名产妇,产后2小时后大出血,已出现失血性休克,没有意识,心跳呼吸停止8分钟……”手机那头护士急切地描述着。姚敏蓉心头一沉,立即叫上市第一医院麻醉科、心内科、输血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赶往患者所在医院。 赶到医院时,患者虽经过心肺复苏,心跳呼吸恢复,但瞳孔散大,血压降到20/15mmhg,心率也异常低,还大量出血——能抢救回来的几率已非常低。 “不到最后一分钟,都不能放弃希望。”姚敏蓉真诚的话,赢得了产妇家属的信任,在接过手术同意书的同时,她也接过了产妇的生命。 当晚11时30分,手术室外,红灯亮起,时间滴答滴答流逝着。手术室内,医生们竭尽全力抢救着…… 3月30日清晨4时,绿灯亮起,手术结束,产妇的生命夺回来了,可情况依旧不乐观。清晨5时,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后,被转入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姚敏蓉仍不忘叮嘱医院ICU主任医师陈志慷:“一定要给我保住产妇!我要让她活下来,醒过来,我还要让她会走路。” 一个多月过去,产妇从深昏迷到浅昏迷,进而略有意识,再到完全苏醒做康复训练,但遗憾的是,产妇醒来后智力严重下降,忘记了爱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孩子。幸好这一家人相知相爱,丈夫对妻子不离不弃,父母亲也默默陪伴着她,这让姚敏蓉略感心安。 临别出院时,产妇在爱人的搀扶下,来到医生的办公室,对姚医生说:“姚主任,谢谢你。” 说起那一幕,姚敏蓉一边流泪,一边说:“只要每个人都给予一点正能量,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生命一定会得到延续……” “这是生命接力的发令声” 21年前,姚敏蓉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回到家乡任外科医生。一年后,她作为外科唯一的女医生,被调到三明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成为一名产科医生。这一待,就是20年。 刚到妇产科,她就经历了一次生死营救。 那一天凌晨,一位农村孕妇大出血,被送到医院。 “滴答,滴答”,产妇的血混着羊水,滴落在楼道里,染红了衣服,溢满了整个担架床。姚敏蓉看了,相当震惊:不好,孕妇、胎儿都有生命危险!这“滴答”声既是两条鲜活生命垂危的警报,更是生命接力开始的发令声。 “产妇全身湿冷,血压还在下降,脉搏微弱,几乎摸不到,初步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开始输血,补充凝血因子……”姚敏蓉和同事们展开生死营救。 大家经过讨论,定下抢救方案:剖宫手术抢救胎儿,切除子宫保住母亲。 手术4个小时,监护仪上数字上下浮动,大家揪着心,争分夺秒抢救。产妇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血压、脉搏恢复正常,阴道出血逐渐减少……产妇终于度过了危险期。 “凶险型前置胎盘,这样的病例少之又少,20年前,条件有限,产妇子宫切除的几率很大。现在,高危产妇有了福音,我们产科团队率先在三明地区开展了‘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前壁局部切除+子宫重建术、子宫颈内口成型术’,明显降低了产妇子宫的切除率。”姚敏蓉说。 全省联动的生命营救 担任产科医生20年,姚敏蓉的手机从来都是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2017年3月一天夜里,她接到电话:一名“熊猫血型”孕妇,孕周35周6,在泰宁县乘坐摩托车时不慎摔落,需马上进行剖宫产手术,但血站血库告急,急需调血。 “这名孕妇是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还做过剖宫产手术,原本计划送去福州手术,可救护车开到沙县,孕妇已严重失血,血压和心率都迅速下降,送往福州肯定来不及,只能中途在沙县高速转道送往我们医院。”当时的场景,姚敏蓉至今记忆犹新。 孕妇是“熊猫血型”中更稀缺的B型RH阴性血。三明血站未存这种血,姚敏蓉紧急联系卫健委负责人,请求全省紧急调血。 5分钟后,手机再次响起。 “泉州血站有储备B型RH阴性血,需医院紧急派车与泉州对接!” 沙县高速上,飞速奔驰的120救护车,紧急将产妇送往市第一医院;泉州高速上,三明派出的车辆与泉州血站车辆及时对接,将血送回。一次全省联动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营救在不断进行中。 15分钟后,孕妇送达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联系麻醉科医生紧急将孕妇送往手术室抢救,姚敏蓉一刻未停。 经过两个半小时抢救,当听到婴儿清脆的啼哭声,看到产妇监护仪上平稳的生命体征,姚敏蓉一下子放松下来,一时虚脱,瘫坐在地上。“母子平安就好!”她心里念叨着。 采访中,姚敏蓉的手机铃声仍不断响起,她守护“母亲”,托起“新生”的使命仍在延续……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