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清流这个农机种田新农民 泉州汕头显身手

2019-04-11 10:27:01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巫善生操作叉车搬运秧苗叠盘。

●三明日报清流记者站 巫建辉 杨颖 文/图

春耕时节,清流县里田乡优明家庭农场场主巫善生又操作起了他的“十八般兵器”,3月25日,他在水稻播种流水线上一边进行水稻工厂化育秧作业,一边介绍,“现在我一小时育的秧苗可供40亩地种植,机械化种植不仅产量没下降,还极大降低人工成本,既挣钱,又不辛苦。”

巫善生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闯出一条致富路,成为当地农机创业带头人。

回乡做个懂技术的农民

巫善生,26岁,清流县里田乡田坪村人。

父母都是农民,承包了200多亩农田种水稻,家里的农机设备只有一部老式拖拉机和一台小型收割机,劳动力远远不够。2014年,在漳州就读体育专业的巫善生,选择了辍学回家。

回村不久,便以父亲名义注册“优明家庭农场”,开始创业。

“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农忙时每天要请十几个工人帮忙,一年下来,扣除工人工资,挣不到多少钱,一家人还非常辛苦。”面对传统经营模式,巫善生很不满。

一次经乡里推荐参加县农业技术培训会,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让他眼前一亮。他主动报考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系统学习农业技术,3年来边学边种,2018年获得函授大专文凭。

机插育秧成为省里示范点

几年下来,巫善生成了当地农机种田的行家。

“原来200多亩地,插秧时请十几个人,半个多月才能完成,现在用高速插秧机,两个人4天左右就能插完。”2015年,巫善生买来第一批插秧机,随后又说服父亲买来大型收割机,淘汰旧的农机设备。“大型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50-60亩的水稻,效率是原来的2倍多,很好地解决了成熟水稻不能及时收割的问题。”

在巫善生带动下,父母也认识到农机设备的重要性。2015~2017年他家投入100多万元,购买拖拉机、插秧机、喷雾机、收割机、吸粮机、烘干机、无人飞机等农机设备,注册了“鸿文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引进日本水稻播种流水线,实现了打田、播种、插秧、撒肥、防治、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运作。

2017年,优明家庭农场被省农业厅、财政厅授予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2018年,他扩大机械化水稻种植面积,承包村里农田500多亩,并承接村民烟后稻种植400多亩,全年利用机械化种植水稻面积近千亩,净收入50多万元。

农机业务做到泉州汕头

种好地,还要懂销售和经营,把农产品卖出好价格,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作为新型农民,巫善生深知这一点。

他一方面成立家庭农场,注册“米初见”品牌,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小区,开设了4家体验店销售自家大米。另一方面,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同多家休闲农庄合作,他负责生产,农庄负责销售。每年组织一批农庄客户,免费为其提供吃住,到大米产地考察体验。大米得到了客户认可,批发价一公斤12元,客户抢着订。

打好自有品牌,他又拓宽服务范围,做大农机服务的“蛋糕”。

通过调查,他发现周边乡镇机械化程度还较低。于是,他为农户和农场提供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加工销售等服务,还采取土地托管方式,机械化管理村民土地,并统一回收水稻。他的水稻收割、无人机防治等业务已做到龙岩、泉州、汕头等地。

业务做大了,找帮手却成了巫善生头疼的事。“从事农业的大都是40岁以上农民,要找到几个愿意从事农业又懂技术的年轻人非常困难,但许多机械化操作只有年轻人能胜任,特别是无人机防治。”巫善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帮手一道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