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永安竹:一朝破土指云天

2019-04-22 10:22: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4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魏兴谷)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说,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永安经营竹林历史悠久,主要开发其“吃”的价值,如今还保存着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笋业同业公会旧址——笋帮公栈,开创了入股聚资、集体经营贡川闽笋干的先河。2004年,笋帮公栈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十八大以来,永安市心无旁骛培育竹资源,依靠创新为产业赋能,近两年迎来爆发期,成为国际竹藤组织唯一顶级战略合作伙伴在世界竹藤大会亮相;在西亚国家约旦首都开设竹产品体验馆;连续两年全市林竹企业税收过亿元,成为我省首个林竹产业税收突破亿元大关的县域。

以竹养林

——理念上高一头,行动上早一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而永安竹农已开始了新一年的收获。

走进永安市西南部的小陶镇,华昌竹业外排起了两条长龙。

“去年一吨毛竹620元,今年涨到700元,价格领先全国。”一车车毛竹变成人民币,竹农们笑开了花,咱林区基本都有个百把亩竹林,管理得好,熟一批卖一批,年收入十万元不成问题。

“永安的竹家具板质量好,不开裂,我们客户点名要,价格贵点也值。”由于供不应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住在镇里不走,就为排队把货运回去。

“这里的竹子大,肉厚,是上等的原材料,我这家厂一年就能‘吃’掉160万根毛竹。”去年,华昌七成的板材进入宜家,变成家具销往世界各地,来自江西的陶宗京是华昌竹业总经理,目前全家人都已迁至永安发展,看中的正是竹产业的广阔前景。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可食、可用,其代木功能也非常强大。作为我国主要竹产地,我省现有竹林面积1600多万亩,占全国1/3。地处闽江上游的永安林业资源丰富,全市379万亩森林中就有竹林102万亩,居全省前列;农民人均6.7亩,全国第一。既要为下游守住绿水青山,又要解决农民致富问题,以当地最优势资源发展竹产业是个好选择。

人均第一,效益却一般。本世纪初,永安决定把竹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引导竹农精耕细作竹林时,不少人认为,只是简单地出售原材料,一根毛竹砍下来,给个七八元钱就卖了,以后多了不怕烂山上?

2005年,永安成立全省唯一的林竹产业发展局,一方面引导林农把竹山当田耕,施肥浇水抚育竹林,一方面引进企业发展竹精深加工。也正是在那一年,陶宗京被当地农民经营良好的竹山吸引,从江西来到小陶镇,当时当地只有200多家小作坊,从事竹帘、竹香芯等初级产品加工行业,财税贡献不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小陶镇分管企业领导黎录松告诉记者,如今,小陶已成为具有全国价格话语权的竹板材生产基地。辖区内共20多家板材加工企业,集聚效应不仅把毛竹收购价推至全国领先,收益林农从周边50公里扩大到150公里。去年创造税收1500多万元,占全镇税收三分之一,吸收当地3000名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占全镇青壮年劳动力的三分之一。

“有产业,留住人,乡村振兴就有希望。”在永安市委书记蒋先东看来,这根竹子“吃”好了潜力无限。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生态环境不能丢。尽管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难关,但历任市委市政府始终咬定这根竹,将继续循环利用好占全市不到三分之一森林面积的竹林,实现产业活,养活另外超过全市三分之二的森林,通过只砍竹、少砍树、养大树,实现生态美。

以竹胜木

——借力引智实现弯道超车

对林农来说,一吨毛竹价值700元,而在有竹科技公司,身价则翻5倍。

“我们把竹子碾成竹丝,用特殊的技术和胶水做成重组竹,1立方米身价高达1万元,比红木还贵。”总经理尹毅剑说,客户开玩笑说“价格霸道”,可这就是创新的价值。

今年初,海南一个户外景区项目试用了永安的重组竹之后,马上修改方案,决定用重组竹取代钢材,原因是更美观、更牢固、更经济。

“其秘诀就在于密度,钢材的密度是7.9,而重组竹为1.25,也就是说,要达到同样的强度,只需四分之一的价格。从这个层面来讲,不仅是以竹代木,一些领域已实现以竹代钢。”尹毅剑说。

这块板的研发凝聚着全行业多年来的技术积累。

竹制品在代木过程中,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但也有天生的短板:太干,遇雨水容易发霉;太湿,阳光晒久易开裂。如何把握产品的含水率是关键——永安地处南方山区,空气中含水率达20%以上,春天含水率更是高达40%以上。产品到干燥的北方和欧美国家,更易变形、开裂。

一系列难关不攻克,永安竹产业必然难以走得更远。

2013年10月,经过多方努力,全省首家竹产业研究院——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我国培养的第一位竹家具方向博士江敬艳带领的竹产业技术团队从深圳进驻永安,为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常态化服务。永安竹产业自此有了智库作后盾。

这是一个公助民办的竹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主营竹产业研究、竹产业技术开发、竹产业人才培训等业务。

“以前,政府出去招商,很难和企业实现紧密顺畅的沟通,现在由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进行具体运作,等于是通过市场化的科研机构,搭建了一个政府与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成效更明显。”永安市林竹产业发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把市场交给市场”理念的引导下,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福建分中心、“6·18”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竹天下众创空间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相继落户永安,十余个竹业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部门重点项目计划,其中3个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个相关国家标准和3项省地方标准由永安主持编制,并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竹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尹毅剑给记者展示了即将面市的装配式竹屋。得益于“技术硅谷”,竹屋所需的集装箱底板、普竹家具板、重组竹板“三大件”相继突破发霉、开裂的技术难关,被称为“新三板”,让“不需一块木头”的竹屋走向市场。

借力引智,永安竹由此身价倍增,弯道超车。据统计,去年,永安林竹总产值达192亿元,其中,竹产业总产值75.5亿元,是2012年的两倍多。

竞“竹”高端

——营造创业创新环境加快三产融合

在“新三板”几家大块头企业之外,一批竹企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让永安竹产业迸发出新活力。

节节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强,5年前对竹产业还是一窍不通。这两年,他的竹家具,“住进”位于北京国际竹藤中心的外国专家办公室,还沿着“一带一路”,卖到中东和法国。

“竹家具正在被市场接受。”许明强告诉记者,筹办之初当地就提供有专门服务——从制定企业发展规划、产品研发与设计、新生产设备的引进与生产流水线的改造、产品的销售策略与市场开拓等一应俱全。

正是看中这样的创业环境,林清植从沿海来到永安,从水产养殖跨界到竹加工。一期投资2000万元注册成立景诚竹业,从去年6月筹建到11月第一个产品下线只用不到半年。

“这里不但提供生产线、厂房规划,还指导设备安装调试。”林清植说,新产品一下线就送到永安市竹制品公共检测服务中心:除了提供竹集成材的甲醛释放量、胶合性能等测试服务,技术人员还要判断它的原材料供应商胶粘剂的环保性能指标、产品的胶合性能等物理性能,对其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让产品达到国家产品标准。

“其实,无论是增加科技投入,还是提升产品品质,在‘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条路上,靠企业单打独斗还远远不够。”“6·18”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兼秘书长刘秀说,如今市场比拼的是质量,更是文化和设计。像菜板、茶具等产品,容易被模仿,往往很快就会被拖进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目前,永安正在搭建竹家具产品设计研发支撑平台。已成功举办六届国际(永安)竹具设计大赛,其中,获奖作品市场转化近百件。由此,一个从产品设计、研发到生产的流水线让企业更快走上正轨。

放眼永安,一根根竹子,化作鲜笋和精致的竹具,从闽中山区走向世界各地。截至目前,规模以上的竹企从2012年的25家增长到51家,其中,去年税收超百万元的有12家。产品涵盖车厢底板、竹家具、竹重组材等20个系列400多个品种,年产人造板105万立方米、竹工程材27万立方米。永安境内上坪生态走廊、九龙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等竹文化旅游带基本建成,三产融合步伐蹄疾步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