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能:领跑“智能”制造的大国工匠
2019-04-24 09:25:57王晶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王晶 4月9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公布“大国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篇”评选结果,推出40名“大国工匠”,全国劳模、福建天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三明化机)总装车间副主任、钳工高级技师林志能获此殊荣。 林志能在轮胎硫化机产品开发、总装调试、现场改进等方面潜心钻研34年,颇有建树。这些年,公司开发试制液压硫化机新产品,“双轮”牌子午线轮胎硫化机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跻身世界橡胶机械强手之林,林志能作出突出贡献,他先后荣获“省优秀人才”“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成为业内知名的技能大师。 善解难题赢得客户 1985年7月,林志能毕业于三明化机技校钳工专业,分配到三明化机总装车间当硫化机装配钳工。进厂两年,他已能熟练安装各种规格硫化机,快速解决现场难题,成为车间骨干,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 技术上是行家里手,工作中攻坚克难,林志能一次次展示出自己的水平,为公司赢得了客户。1996年,公司拿下美国固特异轮胎公司46\"轮胎硫化机订单,由于美国标准和技术要求与我国轮胎硫化机的标准不同,一切得从零开始。林志能带领钳工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探讨技术难题,逐项解决了机械手限位、卸胎机构进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产品运行精度得到美国客户的认可和好评。他多次受公司委派,远赴重洋为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日本横滨轮胎公司、印尼佳通轮胎公司等国际轮胎巨头解决硫化机安装、调试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并帮助用户解决大修方案,使得一批老旧设备“起死回生”,外商厂家为之叹服,对他啧啧称赞。 2013年,他帮助莆田佳通轮胎改进密封结构和材料,解决了中心机构密封圈易磨损泄漏的技术难题,佳通轮胎当即向三明化机下了增订60多台硫化机订单,价值数千万元。去年底,在外派为杭州中策轮胎公司安装调试硫化机时,他与调试人员加班加点,完成了主机、管路、电气安装调试和设备外观布局等工作,并整改多个项目,使整机在维修和安全可靠性能方面进一步提高,用户非常满意,发来表扬信。 勇于创新赶超一流 2011年,公司试制投产105\"大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硫化机。该机安装空间小,精度要求高,传统方法采用逐个零件安装,耗时耗力。林志能带领工作室团队认真消化吸收图纸技术工艺要求,精确计算各项安装尺寸链,大胆创新,采用部件预装+整体吊装的集成安装方法,由原来三人一天装一台,变为现在两人半天装两台,工效提高数倍,且精度完全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这一方法被总装钳工们称为“智能”(志能)安装法,由公司推广应用在88\"——122\"大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硫化机总装工艺上。 2015年,公司销售出一批65\"液压硫化机,用户使用发现管路抽气效率低,甚至抽气不完全,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降低了轮胎产量。林志能带领团队将原先的两个蒸锅共用一组抽真空管路改为两组抽真空管路,减少胶囊放气时间,满足了用户工艺要求和工艺流程的安排。改进后,经用户测试,轮胎硫化机辅助生产时间每天缩短1小时,硫化机整体效率提升8.6%,单台日产量由22条胎提高24条胎,单条生产线1年多产轮胎8500条,能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硫化机相媲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34年实践,林志能对硫化机的功能、结构已烂熟于心。2017年,他与工作室成员罗平、杨斌认真分析硫化机各部件安装调试时间,发现原有管路系统设计不合理,既繁琐又污染环境,经过改造,优化管路系统,提高效率,缩短了安装时间,保护了车间环境,每年节约成本20余万元。这一创新在当年福建省百万“五小”创新大赛上荣获三等奖。 2018年,他发现胶囊硫化机普遍存在几大缺陷:强度和刚性低,外观不整齐;主活塞的圆度和粗糙度低,导致密封圈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密封性能不佳;主油缸压盖容易断裂,使用寿命短。他和同事许国柱大胆整改,在主活塞和主油缸压之间设置密封圈;对侧板采用焊接式结构,两边各增加一块L型加强板;主活塞外圆采用镀铬抛光处理,提高了圆度和表面光洁度,降低主活塞和主油缸压之间的磨损;主油缸压盖的材质换成zG230450钢,避免了容易断裂的缺点。经过“洗心革面”,胶囊硫化机具有结构强度高、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这项实用新型专利在2018年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技能大师带出精英团队 公司于2010年成立了林志能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13人,协同技术中心开展新产品研发试制,组织技术攻关,现场解决产品安装、调试、验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林志能还长期参与公司开展的“名师带徒”活动,通过技术讲座、技能演示、经验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给徒弟与同事们悉心传授自己的装配钳工技巧和操作经验。别人都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却说:“企业给我提供了舞台,我只是尽能力回馈给公司,不让技术断代、队伍青黄不接。”这些年,他先后培养出高级技师3名,技师6名,中级工和高级工30多名。 多家外资、民营企业想高薪聘请他当技术指导,他都婉言谢绝。他说:“公司培养了我,只要公司需要我,我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