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融合发展的建宁路径

2019-05-06 09:19:19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革命老区的“弯道超车”

——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融合发展的建宁路径

●三明日报建宁记者站 陈晓星

财政底子薄,贫困人口多,产业竞争力弱,环保压力大……如何克服困难,跑出发展加速度?这成为摆在建宁县面前的一道严肃命题。近年来,革命老区建宁借助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从“粗放式发展”到“可持续性发展”,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方阵,做优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借助生态环境优势,举全县之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弯道超车”。且看——

让红色更红更火热

5月4日,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内游客盈门,讲解员林晓春比平常更忙碌了。“早些年,即使在旺季,我们一天接待游客只有一两批。现在,每天都在10批以上,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5批游客。”林晓春说。

讲解员林晓春的经历,印证了建宁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建宁,是原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地处武夷山脉中段,是由闽入赣的北大门,是福建的母亲河千里闽江的正源头。在这片红土地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中,有8位在建宁战斗、生活过。

老区如何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挖掘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建宁县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反映中央苏区反“围剿”历史的纪念园,真实地再现了红军五次反“围剿”等重大历史事件。如今,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三总部”也成为了“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省重点推介红色旅游线路。2008年,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被中宣部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11月,获评三明市首个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

一花引来百花开。建宁县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内涵,让红色旅游从“有看头”到“有玩头”。在建宁县偏远的水尾村,一幢幢白色红漆的外墙民居整齐排列,村道整洁如新……这是一个充满红色文化底蕴的红军村落。

走进村里,记者看到红军兵工厂参观点热闹非凡,围满了各地来参观的人,讲解员正给大家讲解红色历史。“现在,我们的小山村人气很旺,有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讲解员谢文飞高兴地说。在节假日期间,这里每天接待的游客量都会翻番,最多的一天接待了300多人。

正在美丽“蝶变”的水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前来接受红色教育、党性教育的党员干部提供不忘初心的精神家园。水尾村党支部书记谢文雄说,水尾村地处偏远,位于两省三县交界,距建宁县城70公里,距客坊乡19公里。这里当年成了红军的后方根据地和建宁苏维埃的大本营,被称为“红色小井冈”。村里较完整地保留着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红军医院、红军银行、红军兵工厂等旧址群。

红色资源不仅具有重大政治价值、教育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品牌价值。眼下,建宁县积极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红色文化产业,重点建设西门红军莲塘、恢复红军无线电总台遗址及安装九人铜像,将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与莲文化相结合,打造融居民休闲、旅游观光、莲塘保护为一体的城区主题公园。

今年头4个月,全县游客接待量已达51.79万人次,比增20.69%;旅游收入4.05亿元,比增32.77%。

让绿色更绿更生态

巍峨的金铙山下,一座座小洋楼点缀其间。中午时分,在建宁县濉溪镇高峰村,空气中不时传来阵阵饭香,只是村里不见了袅袅炊烟。

“烟囱、灶台全封堵了。以前烧柴生火效率低,碰上阴雨天柴火湿,浓烟呛得我们一把鼻涕一把泪。”44岁的村民林华说,现在厨房改用电磁炉和燃气灶,被烟熏黑的墙壁也刷得洁白,方便又干净。

禁柴改燃是这座山区小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绿色发展的措施之一。

林华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高峰村。他说,上世纪80年代,金铙山被列入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为保护山上的自然资源,村民们陆陆续续从1000多米的山上搬到了山脚。“这周边的山,绝大部分林地都被划入生态公益林,全村林地只剩下3000亩。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不能砍。”林华说,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这里的村民们渐渐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从原来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到现在实施封山育林,生态养护。

2017年,建宁县出台《禁柴改燃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县7个乡镇开展禁柴改燃试点工作。参与禁柴改燃的农户按每户5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燃具补助,按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发放燃气补助。去年,全县共发放补助资金111.38万元,涉及1219户5665人。

如今,得益于禁柴改燃与其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措施,高峰村全村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

守护绿水青山,不仅让闽江源头人过上了生态新生活,还打造百亿龙头企业和百亿生态特色产业全产业链。眼下,落户经济开发区的省重点项目——明一国际生态高新科技园项目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完成,正进入试生产阶段。

在建宁县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正在进行无患子果皮提炼,用于制作环保日化产品。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设年处理7万吨无患子干果的综合利用加工基地,新上无患子液态生产线5条。“落户的最大原因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剑平介绍,建宁是闽江源头,生态条件好,无患子产业是新的“果子经济”,更具持续性和生命力。

眼下,建宁县特色产业正从“五子登科”到“五子兴旺”转变,县里着力抓好一个百亿元的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借助绿色优势,抓好“五子”特色产业,突出产业融合、链条延展,到2020年,力争以“五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