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将乐:西湖村的知青缘

2019-05-27 10:00:20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记者 刘岩松 曾凤清 三明日报将乐记者站 沙观球

走进将乐黄潭镇西湖村,村口牌坊上还挂着“西湖美酒迎亲人,五七知青进家门”的欢迎标语,语言质朴但透着热情,那是前些天村里举办纪念知青下乡50周年活动时留下的。

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知青的元素,知青亭、知青苑、知青电影院、墙上的知青标语……风雨50年,西湖村的知青烙印不曾磨灭——

激情岁月烙下知青印

“别人问我们是哪里人,回答都是五七人。”今年79岁西湖村村民杨宜安说,“五七”是五七农场的五七,农场在当时十里八乡都家喻户晓。但在知青来之前,西湖村由于缺少田地且无水灌溉,农民的收成并不好,水稻产量低,只能种一些红豆、花生、绿豆。当时的顺口溜“西湖十样收,没米过中秋;黄潭三样收,有米到福州。”就反映了当时西湖村的收成差的状况。

1969年,第一批知识青年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西湖村下乡插队,和村民成立了五七农场改变了西湖村当时没田、没水的状况。

“我们来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平整土地。”曹传周是将乐县的本地知青,回忆起当时刚到西湖村的感受,就是石头多、茅草多、坟墓多。大家都打趣说“老虎吃猪看不见”,所以刚到黄潭村大家就开始着手平整土地,用肩挑、用板车拉,晚上月亮好的时候加班干,很快整出10块,加上新修的水渠就有水田了,然后种上新品种水稻,1970年的产量就有57万斤,比原来的十几万斤有很大突破,解决了大家吃的问题,同时还开始种果树和养猪,大家都干得风风火火。

黄潭镇周边竹子资源丰富,1971年,西湖村成立了筷子厂,从周边把竹子扛回来,锯成竹坯,引进技术人员教知青们做筷子。1973年,又建了糖厂,在知青的帮助下那个年代下的西湖村有了很大的变化,五七农场也办得有声有色。

忆苦思“甜” 找到新路子

“知青对我的价值观影响很大。”将乐县红糖技术协会会长肖六金说,小时候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家里条件相对较差,有一个叫陈建新的知青从福州带回一罐包菜种子给父亲,通过卖包菜苗当时赚了180多元,相当于半年的收入,这对当时还小的肖六金影响很大,原来田里也能搞出大名堂。

2000年开始,肖六金在西湖村的自家地上搞起了实验田,给农科院做水稻新品种抗病性鉴定实验,在与省里的专家沟通的时候,聊到了将乐的特产。像龙池砚、西山纸这些比较小众的特产并不是大家最喜欢带回去的,反而是不起眼的红糖大家比较喜欢带一些回去。头脑活络的肖六金便萌生了制作红糖的想法。

黄潭镇盛产甘蔗,2000多年前,闽人在此以蔗制糖,进贡给闽越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皇糖”,黄潭镇由此得名。对于肖六金来说种植甘蔗和熬制红糖都不陌生,如何提高红糖的产量和品质才是首要问题。

肖六金从广西引进了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甘蔗,产量一下就上去了,熬出的红糖第一年就卖了4万多元。目前还完成了“将乐红糖”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进入福建100个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商品和福建百佳旅游商品,将乐县红糖技术协会就是注册过程中,为达到统一的行业标准成立的。在知青的帮助下,红糖产品还对接了福州永辉超市,销路越来越好,通过电商平台,红糖在网上也是卖得有声有色。

产业振兴 建设新农村

红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西湖村甘蔗的种植,就甘蔗种植,产值超过50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1.2万元,有力地促进村财、村民增收,西湖村还力争在明年初实现散户甘蔗种植区集中成片,统一托管、统一包装,按需种植,按面积扣除成本,分配收益。

西湖村还组织成立了黄潭镇农业合作联合社,将西湖现有的数个农副产品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生产个人统一加入联合社,邀请农科院的博士成立工作站,解决技术问题,保证农产品质量,同时依托镇电商平台、联合社,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今年,西湖村利用当年知青开垦出来,但已荒废的100多亩荒田种植百香果,由于百香果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截至目前,已经挂果,长势喜人,并计划3年内架设百香果分选厂房、果酱分离流水线、果脯制作生产车间,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农民可通过土地流转、分红等方式每年增收2万多元。

今年,5月5日福建省知青历史文化第三博物馆,在西湖村奠基,这给了西湖村发展知青文化旅游的新契机,现已逐步开始打造知青民宿、知青图书馆、知青公园等项目,特色乡村旅游蓄势待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