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记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方秋轩

2019-07-11 09:44:36江月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司法为民 守正创新 清正廉洁

--记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方秋轩

东南网三明7月11日讯(通讯员 江月兰)“6月25日,我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活动,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备受鼓舞。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当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刚刚载誉归来的方秋轩激动地告诉记者。

方秋轩,女,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3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2008年至今担任明溪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所长。在她的带领下,城关司法所先后获评“福建省先进调委会”“三明市优秀司法所”;她个人先后获评“三明市金牌调解员”“三明市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等称号。今年6月,她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她是目前全省政法系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公务员,也是目前三明市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公务员。

践行宗旨 司法为民

“为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是方秋轩不变的情怀,秉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理念,努力当好辖区群众的贴心人。担任城关司法所长11年来,她走遍城关乡辖区内9个建制村88个村民小组,摸清各村底数,了解80%以上村民的家庭情况。她每年平均接待来访群众100余人次,参与纠纷调解200余件,受理来访电话1000多个,用法律武器和耐心说理教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司法干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神圣使命和担当。

2017年6月的一天中午,方秋轩正准备下班回家,迎面走进3个怒气冲冲的群众,说要调解纠纷。方秋轩热情地把他们请进调解室,经调查得知,6月5日,城关乡王桥村的宁化籍烟农周某发现烟地里的烟叶少了,怀疑是相邻烟田的杨某所为,上门辱骂杨某,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经民警调解得以平息。第二天清晨,周某和杨某在地里干活时,又为头天的事发生争吵,愤怒的杨某顺手拿起烤烟房旁的一根木棍使劲挥向周某,导致周某右手拇指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周某住院15日,杨某被拘留。周某出院后,和他家人到司法所要求开展调解。方秋轩召集双方会面,周某提出要求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10万元,杨某家人情绪激动,在争吵中双方又大打出手,方秋轩和同事用身体挡在中间,及时制止他们的过激行为。历时半个月,方秋轩来回奔波在两家之间,摆事实,讲依据,耐心劝说,经过5次当面调解,双方终于自愿达成书面协议,写下谅解书,检察院依法不再追究杨某刑事责任。

2018年8月,杨某的儿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第一时间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方秋轩,一同分享她的喜悦。

“真的很感谢方所长帮我处理了那件事!如果我被判刑坐牢,我这个家就完了。儿子没人照顾,学业肯定受影响,就不可能考上大学。”杨某如是说。

近10年来,她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援助800余件,调处率达100%,成功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0余起,排除重大安全风险隐患3起,帮助、救济社区服刑人员和困难群众5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

敢于实践 守正创新

她实施爱心解矫,常常入户走访,了解社矫对象的学习、生活和生产需求,开展心理疏导,消除自卑感,助力社矫人员寻住房、找工作、帮创业。2017年以来,她先后组织建立了2个安置帮教基地,实现安置帮教10人,实施法律精准扶贫33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2次,协调帮助困难服刑人员办理低保,助力培育淮山种植大户、水稻种植科技示范户、技术创新领头人等12人。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方秋轩主动开展对标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多元化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新机制,创立“成轩调解室”,创新实施“1234”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努力推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创新融合发展。当好法律政策的宣传员,联合多部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专题普法讲座,创新推行“335”菜单制普法宣传教育,组建女子普法宣传队、社区矫正人员义务普法志愿服务队,推出“以案说法”“现身说法”等模式,开展送法“进企业、进校园、进乡村、进农户”等活动。针对青少年群体,精心设计《成长之路与法同行》漫画图,发放给学生、教师和家长,依托开展“小手牵大手带法回家”等教育活动,全面开展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教育。利用各村的宣传栏大力宣传法制知识,并编印《法律服务指南》《入户宣传单》《法治园地》等普法宣传资料,推动基层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实效。近年来,她为全县中小学生、农村群众和县乡村干部开展法治讲座300余场,受众达1.4万人次。

她还结合明溪社区矫正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出社区矫正“12345”工作法,科学有效地助力88名社矫人员成功解矫,该工作法在全省得到推广,并得到司法部的批复肯定。

在方秋轩眼里,爱与包容,是帮助矫正对象重拾信心、重建生活的重要一步。

15岁的小鑫因打架斗殴,犯了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他到司法所报到时,头戴小红帽,身穿长袖长裤,总是低着头,不愿与人交流,显得很自卑。他有严重抵触情绪,每次学习、劳动,他总是迟到。在走访中,方秋轩得知小鑫6岁时,母亲到意大利务工,他跟着父亲和奶奶长大,奶奶特别宠他,任他随心所欲,而父亲总是埋怨和责备,对儿子感到极其悲观失望。

爱是最好良药。6月1日是小鑫的生日,方秋轩精心挑选了一个生日蛋糕,通过邮政快递送到他家。小鑫收到蛋糕,立即高兴地打电话感谢远在意大利打工的妈妈。妈妈却告诉他,生日蛋糕不是她送的。

“当我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时,他兴奋地问生日蛋糕是不是我买的?他还弱弱地问我可以当他的妈妈吗?当我说可以时,他立即挂断电话。5分钟后,小鑫出现在我眼前,这回没戴小红帽了。当时,我坚信小鑫一定会被感化的。”方秋轩回忆。

为了更好地关心和引导小鑫,方秋轩自费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经过一年多的倾心帮教,小鑫终于脱去戴着的小红帽,爱与他人交流了,还主动把母亲为他买的手机交给她保管。得知小鑫还想读书,她立即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并助力他重返校园。如今,他在福州一大酒店西餐厅当领班。

一心为公 清正廉洁

“我把多数时间花在司法调解中,成功地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我感到特别欣慰;但是我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亲人,我内心也深感愧疚。”方秋轩说。

2017年的一天,她的丈夫从3米多的屋顶摔下来,导致脊椎骨粉碎,当时她在忙于工作,没能第一时间接听丈夫的求救电话,是朋友帮忙把丈夫送到医院。丈夫手术完的第三天,因为有5位生活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没走访慰问,她把丈夫托付给女儿和大姑子,带着愧疚的心情走出了病房,继续进村入户走访。在丈夫卧床的6个月里,她没请假过一天,始终坚持在调解纠纷、法治宣传等工作一线。

“这几年,我跟着方所长调解纠纷,感受到她对当事人和信访人很热情,有耐心,有爱心。她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成轩调解室”首席调解员陈洪禄感慨地说。

方秋轩一心为公,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她把个人得到的一项项荣誉归功于集体,视为党和人民对她的信任,化作攻坚克难、为民服务的不竭动力。她生活俭朴,常把节省下的经费用于爱心帮扶贫困群众,还把每年单位工会发放的福利悉数带去慰问贫困群众。不少贫困群众和解矫人员得到她的倾情帮助后,送上一些自家农产品略表谢意,她每次都坚决拒收。有时在民事纠纷和意外事故调处时,相关当事人送上礼品,请她“高抬贵手”,每次她都义正言辞地拒绝。客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起调解事件,以事实为依据,用法律为准绳,让当事人双方心服口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人民公仆的崇高形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