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聚焦华丽蜕变 关注“四篇文章”

2019-09-20 09:55:59罗鸣灶 周志鸿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聚焦华丽蜕变 关注“四篇文章”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明专场新闻发布会侧记

波澜壮阔七十载,激情奋进新时代。

9月19日10时,福州,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明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这里举行。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福建日报、香港商报等境内外40多家媒体的近百名记者齐聚一堂,聚焦三明华丽蜕变,关注三明“四篇文章”。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三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指导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要牢记重要嘱托,做实‘四篇文章’,把对习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加快新三明建设的责任和担当。”市委书记林兴禄在作新闻发布时表示。

在记者提问环节,林兴禄和市长余红胜,坦诚作答。一问一答间,清晰地勾勒出一幅红色三明、工业三明、绿色三明、文明三明的生动画卷。

建设红色三明

“风展红旗如画”。

三明地处闽西北,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毛泽东同志赋词盛赞三明为“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苏区。

沐浴春风,苏区蝶变。

从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三级跳,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再到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三明脱贫奔小康取得新成就。其中,经济总量从建国初期的1.03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2353.72亿元、增长2273倍。

加快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于中央苏区三明而言,更是如此。

100个红色故事的发掘梳理,2544场(次)的红色故事宣讲,激励了三明干部群众的红色担当,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助推着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

三明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比赛也引起了央媒的关注。“组织红色故事宣讲的初衷是什么?”人民日报记者提问。“三明红色底蕴深厚,为中国革命作出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知名度不够。我们把‘风展红旗如画’当成三明的红色品牌,以此来讲我们的故事,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激励红色担当。”林兴禄说。

“‘风展红旗如画’,很形象地展现了三明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史,三明现在正挖掘这段历史,把红色故事讲好,为加快发展增强了红色动力。”福建日报驻三明记者站站长方炜杭表示,将加大对三明红色文化的宣传报道力度,助力三明打好打响“风展红旗如画”品牌。

建设工业三明

解放初期,三明工业“一穷二白”。

新中国建设时期,省委决定在三明建设省级重工业基地,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钢铁、水泥、重型卡车等生产企业,形成了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四大主导产业。

三明先有工业后建城市,由工业发展、因工业辉煌。

1957年开始“小三线”建设,现在形成了11个门类、37个行业的综合工业体系,钢产量占全省1/4、载重汽车产量占全省1/5。这是重要的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去年工业总产值4485亿元。

新形势,新使命。如何发挥三明老工业基地优势,推进“老树发新枝”?

林兴禄给出的答案是:“一企一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按照优惠与贡献对等原则,与三钢、翔丰华等49家龙头企业签订“一企一策”扶持政策或备忘录,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新增建设项目44个、总投资282.9亿元,新策划产业链项目30个、总投资123.1亿元。

“一业一策”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出台支持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前7个月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6%、17.3%,投资分别增长41.7%、31.6%。

真招商招真商。坚持合规又合算,立足新区位、新资源、新消费,瞄准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前7个月全市新增落地亿元以上项目95个、总投资231亿元。

激发企业家活力。表彰10名突出贡献企业家和41家突出贡献企业、地方财政贡献大户企业,形成全社会尊重优待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建设绿色三明

绿色是三明的底色。

毛泽东同志在三明写就的“路隘林深苔滑”“赣水苍茫闽山碧”等生动词句,是三明林深水美的真实写照。

目前,三明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78.14%,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

7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画好“山水画”,做足山水林田文章,通过持续深化林改,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我们牢固树立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发挥三明林深水美人长寿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以生态产业化补强第三产业短板。”林兴禄如是说。

产业要发展,项目是支撑。

发展康养旅居、生态研学、医养结合、森林体验等康养业态,三明正加快推进大田赤头坂等7个市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大田桃源最氧睡眠小镇获“中国睡眠康养示范基地”称号。

“着力打通绿水青山转换金山银山通道,全力打造全省生态经济重要增长极。重点是推进‘生态’变‘业态’、推进‘资源’变‘资产’、推进‘土货’变‘名货’,推进绿色生态的产业化,来着力打造全省生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就新华社记者关注的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胜势,余红胜给出了明确路径。

“三明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绿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林舟,曾经到三明采访过多次。他说,三明正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有利于激活绿色新动能,增添发展新活力。

建设文明三明

文明,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综合魅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解决群众反映的“脏乱差”问题入手,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抓手,持续开展“满意在三明”系列活动,创造了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连续两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成为以“满意在三明”闻名全国的文明城市。

进入新时代,三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民惠民、共建共享,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再提升。

加快补齐教育短板。调整优化市区教育布局,出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4条措施,以应急工程方式,加快沪明小学等17个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

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抓好1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工程,推进柴火间拆除、加装电梯、拆墙透绿、小区绿化美化等,加强基础设施管养、物业管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建成“e三明”政务服务平台。连接医保、社保、公积金办理等51项便民服务,开通教育学历证明等21项全程网办事项。同时,开通“随手拍”功能,让“群众随手拍,政府赶紧办”,注册用户45.5万人,受理办结群众反映事项2万余件,让群众成为城乡治理的主人翁。

“欢迎你们也扫描二维码,下载体验‘e三明’。”林兴禄向在场的新闻界朋友发出“推荐”。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一项项具体举措,描绘着三明发展的动人场景。90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提问不断,回答从容,听者专注。

发布会结束时,林兴禄说,三明“风展红旗如画”,三明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枝”,三明林深水美人长寿,三明文明城市展现新风采。感谢新闻界的朋友对三明的关注支持,欢迎大家到三明走走看看,多多宣传报道三明。

林兴禄话音刚落,会场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中,既包含新闻记者对三明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的赞赏,又包含他们对新三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的期盼……

(三明日报记者 罗鸣灶 周志鸿 刘岩松 李远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