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茶籽林里驻英魂

2020-06-17 10:00:49 魏兴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黎振旺,是革命烈士。永安市槐南镇大龙逢村人。75年前,他英勇就义,鲜血染红了村里的茶籽林。

“卫生员”

初夏,雨后的永安市槐南镇大龙逢村,山上茶籽林生机盎然。

1894年,黎振旺出生在这个村的五丘地自然村。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他年幼习武,还常随父亲外出打擂台,但时局动荡,黎振旺的武术生涯无法继续,生活的压力倒逼他弃武经商。

长久以来,大龙逢村村民们都以种植茶籽树,压榨茶籽油出售为生活的主要来源。黎振旺见过世面,他把村民们的茶籽油收购回来,批量销往外地,生意做得红火,成为村里响当当的人物。

可好景不长,战争的烽火在燃烧。“听我爷爷说,当时伯祖父的茶籽油在运往外地的途中经常被土匪或国民党部队的人抢劫一空,好几次血本无归,生意支撑不下去了。”大龙逢村村民、黎振旺的侄孙黎联涌回忆爷爷对他讲伯祖父的革命故事。

在黎振旺的故居,黎联涌将爷爷讲的故事重新讲述了一遍。

他说,伯祖父的茶籽油生意经营不下去了,只能成天呆在家中。1942年的一天,48岁的伯祖父黎振旺目睹了村里路过一支举着红旗的队伍,他早就听说这支队伍是穷苦人家自己的队伍,他喜出望外,赶紧迎上这支队伍,得知这是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其中一位叫陈郁文的队员在躲避国民党追捕时身负重伤,无法跟随部队行动,黎振旺将他收留在家中,用自家产的茶籽油为他疗伤。

过了几日,陈郁文的伤势稍有好转。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搜捕,黎振旺把他安排在家对面山头的一个天然石洞里,每天坚持送饭菜,定期用茶籽油消毒伤口,直到伤口痊愈后,送他上路去寻找部队。之后,在这个洞穴中,黎振旺“接待”过来往的游击队员数次,受伤的游击队员都用过黎振旺从家里带来的茶籽油疗伤。后来,人们将黎振旺称为游击队的“卫生员”,这个藏身的洞穴也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红军洞”。

“后勤保障员”

槐南镇是永安最偏远的乡镇,就在这个小镇有全国单体交易最大的古银币交易市场。每逢墟日,全国各地古银币商赶到这里抢商机,这里古银币文化历史悠久,还流传着一段红军“银缘”故事。

1934年,40岁的黎振旺听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返回永安途中,在槐南筹措银元,槐南人纷纷响应,共捐出5000多枚银元支援红军,黎振旺也慷慨解囊,捐出自家收藏的银元。

黎联涌说,一向仗义的伯祖父深受村民的爱戴。“红军洞”接待游击队员数次后,途经的游击队决定在大龙逢村建立信息联络地,并委任黎振旺为当地的联络员。在担任联络员期间,黎振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此后,有了党员身份的黎振旺经常为游击队带路、送信,提供食宿,帮助藏身。

据《永安市老区发展史》记载,1943年,闽中工委书记林大蕃等在大龙逢村开展地下工作时,开会地点都交给黎振旺去选择,自己的家、邻居的家、土地庙、“红军洞”……在保护好游击队员的同时,黎振旺又多了一个身份——游击队的“后勤保障员。”

血染茶籽林

1945年,大龙逢村茶籽林来了3个做长工的大田人,时间长了,村里保护共产党队伍的故事,他们都听说了,并使起了坏心眼,为了个人私利,他们去给国民党通风报信。

同年3月16日,黎振旺身份暴露,被国民党逮捕。为了逼出游击队的名单,国民党对他进行了刑讯逼供,鞭子抽他身、辣椒水灌他嘴……百般折磨让黎振旺吃尽了苦头,但他没有屈服。

国民党没有在黎振旺身上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最终决定枪毙黎振旺,就在村里的茶籽林执行枪决,随着一声枪响,黎振旺的鲜血染红了这片茶籽地。

槐南镇文化站站长罗志杰在整理黎振旺烈士的生前事迹时了解到,黎振旺就义时,村民们都流着泪前去送行,后人还为他建了一座烈士墓。

据《永安市革命遗址通览》记载,1983年8月,这座黎振旺烈士墓被槐南镇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槐南镇在这里建立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魏兴谷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