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三明综合新闻> 社会 > 正文

尤溪“卢部”浴血淞沪会战4300多名子弟为国捐躯

2015-09-07 09:39:54张德遴 邱慧敏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林少钦、林少勇兄弟保存的祖父林景泉照片。

拼死血染苏州河

1937年11月,杨作源率312团突围苏州河那一战,也是卢部在淞沪战场的最后一役。

当时,卢部在沪战场的一个团与四个营,只二百多名残兵,团长杨作源带领,配合杭州补进之新兵四百名,共六百余官兵,坚守阵地。

由于京沪交通线已被日寇切断,当局见势不妙,只好电令上海南翔司令顾祝同集中兵力,冲过苏州河向南京总部退却。

那时,上海战场虽说尚有十二个军的残余部队,但顾祝同连一个先锋队都组织不起来。最后,顾找卢,由卢部残部杨作源团充当先锋队。

在采访期间,杨国铭还转述了杨忠国对此役的回忆。杨忠国,当时是杨作源团的后勤负责人,上世纪60年代去世。杨忠国生前回忆起团部作战,曾泪流满面地说:“我们士兵很勇敢,士气很高,但装备跟不上。”

上战场前,杨作源做了最后一次动员令:“有国才有家,不能让日本鬼子侵占,要寸土必争,哪怕前面就是枪林弹雨,也得往前冲!”杨忠国也参加了那次战前动员令,当时所有士兵,除手执武器以外,背上还绑着一把大砍刀。

动员令过后,杨忠国回到离前线10公里开外的后勤部里,仍能听到刺耳的枪炮声。据杨忠国回忆,当晚,他们团就偷袭敌营,杀了不少敌人。大家士气很高,不理会日本人的诱降,仍然往前冲,冲破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于是,日本人的坦克开过来,压死了不少人。

快冲到第二道防线时,日军飞机临近扫射,重炮轰击,加上坦克,根本对付不了。全团官兵壮烈殉国,杨作源牺牲时年仅39岁。

后来,从苏州河畔附近逃难而来的居民告诉杨忠国:“你们整团都没了。赶紧跑,不然就要当俘虏了。”于是,杨忠国给了逃难的市民一些盘缠,换上了便衣,“走了几天几夜,才离开上海战区”,“走小道翻山丘,用一个多月才回到尤溪老家”。

林少钦、林少勇兄弟回忆说,他们的爷爷林景泉当时就是312团的营长,也是在那时牺牲的。他们小时候曾见过写有“抚恤令”的资料,可惜后来遗失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