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要闻 > 正文

品尝三明春天的味道 手工民间小吃绿绿粿

2016-04-09 15:41:39叶明华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而凉了的绿绿粿,用油小火慢煎,至两面微焦黄,更是平添香脆,别有一番滋味。

“我们本地人,一般只用艾草做绿绿粿。”邓新福介绍说,其实除了艾草,鼠曲草也能做绿绿粿。不过,用鼠曲草做绿绿粿,在当地人眼里,那是懒汉才做的事。

原来,鼠曲草相对好找,也更粘更软,舂起来省事多了。事实上,大家不爱用鼠曲草,其实还是“颜控”作怪:鼠曲草开黄花,做出来的绿绿粿会偏黄,不像艾草做出来的像玉般颜色。“不好看。吃起来味道也差很多。”据说,用鼠曲草做出的绿绿粿有青菜放锅里焖黄后的那种臭黄味,冷后再吃,还会吃出隔夜菜的味道。所以当地人基本不用鼠曲草做绿绿粿。吃绿绿粿就是“吃青”

用艾草、鼠曲草做粿,很多地方都有做,做法、叫法也各不相同,有叫艾粿、鼠曲粿,还因清明前后艾草茂盛好做粿,又叫清明粿,在一些地方,用来作祭祀亲人的供品。不久前,上海尤溪商会组织在沪尤溪乡亲到上海市宝山区淞沪抗战纪念公园,祭拜79年前在淞沪会战中为国捐躯的4300多名来自尤溪的抗日英烈,按尤溪的习俗供祭品之一,就是艾粿(爱国)。

“我们本地人,吃绿绿粿就是‘吃青’。”已85岁的三元区城南村村民姜桂仔说。

“吃青”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比“吃青”更早的是“采青”,在《诗经》《国风·周南·芣苢》篇中,描绘的就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的欢乐场景。而至今仍有的“踏青”,则是“采青”、“吃青”之后的延伸。姜桂仔的孙女婿小李是历史专业出身,对民俗文化也颇有研究。他说,这是中原文化不断南迁,传承与创新在饮食上的体现之一。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艾草特殊的气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鼠曲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艾草风功效。相关资料表明,以艾草、鼠曲草和米作为原料的青粿,目的是“以压时气”,解决历史上东晋后由北方迁徙而来至今江浙沪闽一带沿海气候湿热地区移民们水土不服和痢疾的问题。与绿绿粿有关的民俗

在三元区,有关绿绿粿还有不少民俗文化。

在以前,已订婚而尚未结婚的亲家,在农历三月,艾草飘香的季节,男方要给女方家送绿绿粿,120个-240个不等。必须要甜馅、制成圆形,一个个垒好,就像一块块上好的玉。女方父母就会把这些绿绿粿给亲朋好友分食,借以告诉大家,我家闺女已订亲不日将大婚。而收到绿绿粿的女方亲戚则就像接到通知一样,会专程请待嫁女吃顿饭。

“这些绿绿粿必须做得好看,又圆又绿,人家就会夸男方家有才,女方找了好婆家。”邓新福说,为此,有些男方家还会专门请人帮着做。不过这些老习俗城里已多不保留了,在三元区一些乡镇还有这么做的。

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这个汉族古老的节日似乎早被遗忘。但在三明的本地人还保留过“三月初三”的传统,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就是上巳节。“三月初三”可是个重要的节日。

邓新福记得小时候,在农历三月初一,小朋友就要吃用鸡蛋和醉鱼草、糯米大米磨浆烙的饼,说是吃了能驱虫,不闹肚子。农历三月初三,就是广大妇女回娘家。请女婿,舂一臼绿绿粿就是最好的招待。如何辨别真假绿绿粿

艾草到了立夏会太老,且发苦,就不适宜做绿绿粿了。所以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这绿绿粿还真只是春天的美食。

现在,春天采摘好的艾草,臼好后,用食品袋包住,放进冰箱速冻,可备一年之需。

所以走在街头,似乎四季可见绿绿粿。“绿绿粿这么难弄,哪里来那么多?”作为老三明人,邓新福表示疑问。他说,街上卖的自然不如家做,比如艾草不是用舂,而是用机器弄碎,这样植物纤维被破坏,没口感。而如果艾草量不够,绿绿粿就不香,颜色也不好看。有些不良商家会掺用色素,那更是糟糕。

“有人说,掺了青菜汁,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做绿绿粿可不能掺水,做不起来的。”邓新福说,要分辨真假绿绿粿不难:先看,有没植物纤维,没有,那就艾草量极少甚至无。再闻,有没艾草的自然植物清香,没有,或味道奇怪,那大多是掺了色素、香精之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