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证券化冰封八年重启 中行招行抢登头班车
2016-05-20 17:31:03孟凡霞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戛然而止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昨日,中国银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双双发布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两期项目发行日均定于5月26日。在经济增速放缓、银行饱受坏账困扰之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将能够拓宽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与融资方式,加快处置效率。 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告显示,中国银行发行的“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3.01亿元;招商银行发行的“和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2.33亿元。从规模上来看,两家银行的首款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均不大,这也与此前业内预期的“小规模试水”相符。 从资产池的配置来看,两款产品均包括优先档和次级档,其中,中誉一期优先档占比78%,次级档占比22%;和萃一期优先档和次级档比例分别为80.69%和19.31%。 在入池资产上,以中誉一期为例,该产品涉及42个借款人的72笔贷款。借款人分布在山东省共9个地区,涉及批发业、其他金融业、道路运输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20个行业。根据预期,这批信贷资产回收时间为2015年至2020年,其中2015年12月预计回收占比达到37.22%。另外,虽然设计的贷款资产均为不良资产,但其中大部分贷款在风控结构上都具有保证+抵押。 所谓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就是银行把不良资产打包,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现金。自我国2005年启动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共有4单,规模总计100多亿元。随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层在2008年叫停了不良资产证券化。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季上升。截至201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总计已达到1.27万亿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率普遍下滑,国有银行甚至逼近零增长,从利润计提拨备无疑将更加降低净利润规模。如何消化快速增长的不良贷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具有扩大银行处置不良贷款途径和丰富证券市场品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提高流动性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投资者对不同风险等级证券投资的需求。包括不良资产在内的证券化产品本质上实现了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对接,从中长期看有利于推动我国融资结构从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转变。 虽然不良资产证券化已正式重启,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资产证券化的效用有限,初期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可能不会很大。此前,国务院批准6家商业银行500亿元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额度,也表明监管层对该业务重启的态度比较谨慎。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也曾表示,不应夸大不良资产证券化效果,并强调风险自担。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市场不成熟、成本较高、定价难等问题,资产证券化这一模式在短期内不会成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主流模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